- 简介:中国1km土壤特征数据集(2010)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调查的中国1:1000000比例尺土壤图和8595个土壤剖面图,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区域土地和气候模拟标准,开发了一个多层土壤粒度分布数据集(砂、粉土和粘土含量)。采用多边形链接方法,结合土壤剖面和地图多边形之间的距离、剖面的样本大小和土壤分类信息,推导出砂、粉土和粘土的含量分布图。该数据集分辨率为1公里,可用于区域范... 简介:中国1km土壤特征数据集(2010)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调查的中国1:1000000比例尺土壤图和8595个土壤剖面图,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区域土地和气候模拟标准,开发了一个多层土壤粒度分布数据集(砂、粉土和粘土含量)。采用多边形链接方法,结合土壤剖面和地图多边形之间的距离、剖面的样本大小和土壤分类信息,推导出砂、粉土和粘土的含量分布图。该数据集分辨率为1公里,可用于区域范...
- 简介:中国逐月降水量数据集(1901-2021)是根据CRU发布的全球0.5°气候数据集以及WorldClim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集,通过Delta空间降尺度方案在中国地区降尺度生成的。使用了496个独立气象观测点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可信。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0.0083333°(约1km),降水单位为0.1mm,包含全国主要陆地(包含港澳台地区),不含南海岛礁等区域。https:... 简介:中国逐月降水量数据集(1901-2021)是根据CRU发布的全球0.5°气候数据集以及WorldClim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集,通过Delta空间降尺度方案在中国地区降尺度生成的。使用了496个独立气象观测点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可信。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0.0083333°(约1km),降水单位为0.1mm,包含全国主要陆地(包含港澳台地区),不含南海岛礁等区域。https:...
- 简介:中国1km分辨率月最低温和高温度数据集(1901-2020)是根据CRU发布的全球0.5°气候数据集以及WorldClim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集,通过Delta空间降尺度方案在中国地区降尺度生成的。使用了496个独立气象观测点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可信。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0.0083333°(约1km),时间为1901.1-2020.12,数据单位为0.1℃。包含全国主要陆地... 简介:中国1km分辨率月最低温和高温度数据集(1901-2020)是根据CRU发布的全球0.5°气候数据集以及WorldClim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集,通过Delta空间降尺度方案在中国地区降尺度生成的。使用了496个独立气象观测点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可信。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0.0083333°(约1km),时间为1901.1-2020.12,数据单位为0.1℃。包含全国主要陆地...
- 简介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月尺度温度和降水数据集,基于中国及周边国家共1153个气温站点和1202个降水站点数据,利用ANUSPLIN软件插值,重建了1951−2011年中国月值气温和降水量的高空间分辨率0.025°(~2.5km)格点数据集(简称LZU0025)。LZU0025可作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区域气候变化和精准农业气候的基础数据。基于ANUSPLIN插值后的月值气象要素.nc文件包括... 简介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月尺度温度和降水数据集,基于中国及周边国家共1153个气温站点和1202个降水站点数据,利用ANUSPLIN软件插值,重建了1951−2011年中国月值气温和降水量的高空间分辨率0.025°(~2.5km)格点数据集(简称LZU0025)。LZU0025可作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区域气候变化和精准农业气候的基础数据。基于ANUSPLIN插值后的月值气象要素.nc文件包括...
- 简介: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面臭氧数据集(2013-2020,日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太阳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为主要预测因子,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13年至2020年全国无缝隙地面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O3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17.1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0 km,单位为µg/m3。前言... 简介: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面臭氧数据集(2013-2020,日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太阳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为主要预测因子,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13年至2020年全国无缝隙地面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O3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17.1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0 km,单位为µg/m3。前言...
-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面二氧化硫数据集(2013-2020,日/月/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考虑了空气污染的时空异质特性,从大数据(如地基观测、卫星遥感产品、大气再分析和模式模拟资料等)中生产得到2013年至2020年全国无缝隙地面SO2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4,均方根误差RMSE为10.07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0km。https://ww...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面二氧化硫数据集(2013-2020,日/月/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考虑了空气污染的时空异质特性,从大数据(如地基观测、卫星遥感产品、大气再分析和模式模拟资料等)中生产得到2013年至2020年全国无缝隙地面SO2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4,均方根误差RMSE为10.07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0km。https://ww...
- 简介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由一分子碳和一分子氧组成。它是一种有毒气体,在高浓度下容易危及人体健康,可以影响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一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通常由机动车辆、燃烧化石燃料的工业过程和家庭烹饪所产生。在室内空气中长期超标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和室内积聚。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 简介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由一分子碳和一分子氧组成。它是一种有毒气体,在高浓度下容易危及人体健康,可以影响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一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通常由机动车辆、燃烧化石燃料的工业过程和家庭烹饪所产生。在室内空气中长期超标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和室内积聚。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地...
-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PM2.5数据集(2000-2021,年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模式资料填补了卫星MODIS MAIAC AOD产品的空间缺失值,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00年至2021年全国无缝隙地面PM10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均方根误差RMSE为21.12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km,单位为µg/m...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PM2.5数据集(2000-2021,年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模式资料填补了卫星MODIS MAIAC AOD产品的空间缺失值,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00年至2021年全国无缝隙地面PM10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均方根误差RMSE为21.12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km,单位为µg/m...
-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PM10数据集(2000-2021,年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模式资料填补了卫星MODIS MAIAC AOD产品的空间缺失值,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00年至2021年全国无缝隙地面PM10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均方根误差RMSE为21.12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km,单位为µg/m3。... 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PM10数据集(2000-2021,年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模式资料填补了卫星MODIS MAIAC AOD产品的空间缺失值,结合地基观测、大气再分析和排放清单等大数据生产得到2000年至2021年全国无缝隙地面PM10数据。数据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均方根误差RMSE为21.12 µg/m3。主要范围为整个中国地区,空间分辨率为1km,单位为µg/m3。...
- 简介中国气温数据产品包含1979-2018年期间中国的近地表气温数据(单位为摄氏度),时间分辨率为每日,空间分辨率为0.1º。本产品集成了再分析数据(ERA5、CMFD)、遥感数据(MODIS)、原位数据等多个数据源,通过结合温度策略区分晴空和非晴空天气条件而获得。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ERA5和CMFD均为气象数据。ERA5是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全球地面和大气逐小时... 简介中国气温数据产品包含1979-2018年期间中国的近地表气温数据(单位为摄氏度),时间分辨率为每日,空间分辨率为0.1º。本产品集成了再分析数据(ERA5、CMFD)、遥感数据(MODIS)、原位数据等多个数据源,通过结合温度策略区分晴空和非晴空天气条件而获得。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ERA5和CMFD均为气象数据。ERA5是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全球地面和大气逐小时...
- 简介中国植被生物量分布图集由航天宏图实验室提供,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和植被指数(MCD43A4、MCD12Q1),与美国农业部FIA项目提供的地上生物量数据结合进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各种植被类型的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为R2=0.72,RMSE=33.90 Mg/ha。将模型应用到中国地区,产生了覆盖全国的500米分辨率的年度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和相关图集。对... 简介中国植被生物量分布图集由航天宏图实验室提供,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和植被指数(MCD43A4、MCD12Q1),与美国农业部FIA项目提供的地上生物量数据结合进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各种植被类型的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为R2=0.72,RMSE=33.90 Mg/ha。将模型应用到中国地区,产生了覆盖全国的500米分辨率的年度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和相关图集。对...
- 简介:中国总初级生产力月度合成产品(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由航天宏图实验室提供,根据NASA MODIS数据(MOD17A2H.061)通过航天宏图 Smoother计算得到的平滑后GPP产品,解决了影像云雾覆盖、像元异常值等问题。对处理后的覆盖中国区域的影像结果镶嵌,生成了分辨率为500米的月度合成产品。该数据可用作数据模型的输入,计算陆地能量,... 简介:中国总初级生产力月度合成产品(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由航天宏图实验室提供,根据NASA MODIS数据(MOD17A2H.061)通过航天宏图 Smoother计算得到的平滑后GPP产品,解决了影像云雾覆盖、像元异常值等问题。对处理后的覆盖中国区域的影像结果镶嵌,生成了分辨率为500米的月度合成产品。该数据可用作数据模型的输入,计算陆地能量,...
- 简介植被蒸腾是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输送至叶片,然后在叶片表面蒸发,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的过程。这是一种重要的水循环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植被蒸腾的过程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通过细胞间隙和导管输送至叶片。在叶片表面,水分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释放到大气中。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植物保持水分平衡,还能够影响大气环... 简介植被蒸腾是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输送至叶片,然后在叶片表面蒸发,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的过程。这是一种重要的水循环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前言 – 人工智能教程植被蒸腾的过程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通过细胞间隙和导管输送至叶片。在叶片表面,水分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释放到大气中。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植物保持水分平衡,还能够影响大气环...
- 简介中国土壤有机质数据集分辨率为30弧秒(赤道处约1公里),包括以下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根系丰度、总氮(N)、总磷(P)、总钾(K)、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可交换H+、Al3+、Ca2+、Mg2+、K+、Na+、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深度、砂、淤泥和C。铺设部分、岩石碎片、体积密度、孔隙、结构、稠度和土壤颜色。土壤性质的垂直变化由8层记录,深度为2.3 m(即0-... 简介中国土壤有机质数据集分辨率为30弧秒(赤道处约1公里),包括以下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根系丰度、总氮(N)、总磷(P)、总钾(K)、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可交换H+、Al3+、Ca2+、Mg2+、K+、Na+、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深度、砂、淤泥和C。铺设部分、岩石碎片、体积密度、孔隙、结构、稠度和土壤颜色。土壤性质的垂直变化由8层记录,深度为2.3 m(即0-...
- 简介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多时相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经过多年的积累而建立的覆盖全国陆地区域的数据库。该数据集包括1970年代末期(1980年)、1980年代末期(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2020年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000米,数据生产制作是以各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前一年数据成果基础... 简介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多时相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经过多年的积累而建立的覆盖全国陆地区域的数据库。该数据集包括1970年代末期(1980年)、1980年代末期(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2020年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000米,数据生产制作是以各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前一年数据成果基础...
上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