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2021年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前言未来,通过将5G、AI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整合,AIoT时代有望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供应链物联网等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即融合AI(人工智能)技术和IoT(物联网)技术,一般会经历自动化、设备连接、智能采集、信息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测的路径,实现从万物互连到万物智联的转变。未来,通过将5G、AI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整合,AIoT时代有望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供应链物联网等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人工智能物联网按市场结构可分为三大类: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在这三大类结构下,还可细分为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 一、消费物联网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手机解决方案是消费电子物联网应用场景下落地较早的细分领域。一方面,终端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和拍摄功能的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优质摄像头模块、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升,促使人工智能赋能的设备解锁、计算摄影(具备智能光线拍摄、智慧美颜、背景虚化和智能场景识别等功能)以及身份核验解决方案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备解锁领域,人脸解锁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方式,而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高的屏下指纹识别方式则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解锁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电容电阻指纹识别技术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适用范围广、综合竞争力强的光学指纹识别将逐渐成为屏下指纹解锁解决方案的主流。2020年光学屏下指纹手机出货量为8390万台,预计2021年光学屏下指纹手机出货量可达到14150万台。二、城市物联网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的另一大核心场景,是指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集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模式。预计人工智能物联网会通过新增场景部署和已有网络的替换升级在城市及建筑管理领域快速渗透,提升政府城市治理能力,助力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国智慧城市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为11100亿元,2020年达到149000亿元,2016年至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4%。预计2021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285202亿元。2、智慧建筑智慧建筑场景包括了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各类细分场景。智慧社区场景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社区各类重要活动场所进行智能化升级,涵盖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领域,典型的应用包括人员出入管理、车辆智能管理、远程智能化监控、社区安全管理以及社区基础设施管理。2020年中国智慧社区市场规模达到5405亿元,预计随着“互联网+”等政府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2021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智慧园区场景主要是在生产园区、物流园区、办公园区、商业园区等园区内,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对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和园区资源管理进行智能化升级,对安全隐患进行感知管控,典型的应用包括访客管理、车辆管理、员工出入、人员轨迹、班车信息等。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以及园区发展趋势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未来我国园区智慧化建设需求会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3163亿元,预计2021年将进一步达到3387亿元。三、供应链物联网1、智慧物流供应链物联网把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是AIoT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790亿元增至2020年的5710亿元,2016至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6%。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既促进了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又对智慧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可达6830亿元2、智能制造供应链物联网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与《********》提出的“智能制造”理念高度契合。受我国工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加之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日益迫切,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2233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21346亿元。未来,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进程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赋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预计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将达到23969亿元。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累先发优势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扶持政策,人工智能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助力数字新基建,赋能中国实体经济,创造巨大市场价值。中国在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等领域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已形成独特优势,成功的商业化案例众多,使得人工智能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在部分领域能向全球市场输出相关技术及知识。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2、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优势凸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发展相辅相成中国在通信标准上经历了从全面落后到突破反超的历程,在5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国积极建设通信基础设施,人均移动基站数约达美国的5倍;另一方面,中国三大运营商与华为、**等企业参与了5G标准的制定,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比达到3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5G为AIoT进一步深入诸如家居、工业、城市建设等复杂的下游场景提供了网络基础,推动万物智联的实现。3、庞大的数据规模奠定基础,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场景扩展潜力大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以海量数据作为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端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数据量方面,中国网民规模位列全球第一。庞大的网民数量代表了巨大的数据规模,也同时意味着国内企业将面对更为丰富的数据使用环境。海量数据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也为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不断扩展更多维度的应用场景提供可能。4、下游应用场景丰富,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国内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化进程及“新基建”的步伐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需求旺盛,国内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商业化程度比肩欧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消费物联网领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设备解锁、计算摄影等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可通过与中国手机制造商密切合作,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日益扩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物联网领域的市场空间。在城市物联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园区场景的管理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资源的有效调度,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在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智能机器人未来几年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尤其对仓储、物流、供应链有更高的自动化需求,这将促进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应用的进一步拓展。转载:物联网之家网
  • [行业资讯] 揭开工业物联网 (IIoT) 的神秘面纱
    在进入工业物联网 (IIoT) 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物联网 (IoT) 的整体定义。简单来说,物联网(IoT)是指数十亿个连网设备,它们现在利用互联网与其他设备、网络和云连接并通信。这些设备可以包括适配器、传感器、恒温器、活动跟踪设备、心脏监护仪等等。物联网的广阔前景包括互联医疗、互联汽车、智能建筑、智慧城市、交通、农业和制造业等。 工业物联网主要侧重于制造业,尽管该术语也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允许制造商在制造流程的各个部分安装传感器,以不断报告生产力,并提供有关维护和其他分析数据的更新。工业物联网可以定义为“具有数据分析的机器对机器通信,使智能工业运营能够实现改进和智能连接、提高运营效率、节省成本、节省时间和增强安全性。” Gartner将工业物联网定义为“一套集成的软件功能,可在资产密集型行业内改进资产管理决策。工业物联网平台还为工厂、基础设施和设备提供操作可见性和控制。” 据该公司称,到 2025 年,50% 的工业企业将使用工业物联网平台来改善工厂运营,高于 2020 年的 10%。据Gartner称,IIoT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PTC、**、微软、GE Digital、软件公司、Litmus、IBM、Oracle、Altizone、Exosite和许多其他公司。 以下是工业物联网中的一些应用示例: 机器故障:在物联网出现之前,管理层必须通过查看输出或四处巡查来确定机器是否出现故障或工作不正常。借助工业物联网传感器,他们可以立即获得这些信息,从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并提高生产力。 主动维护:借助工业物联网,信息可以在维护到期或出现异常之前传达给服务器,这使得公司更容易主动升级或维护设备以避免故障。 工具跟踪:寻找工具可能会浪费大量时间。博世通过其 Track and Trace 程序出色地在工具上引入了传感器的概念,以允许快速跟踪工具,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物联网在提高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效率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油井和钻井平台上安装传感器,远程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监控操作。他们还会收到任何中断的警报。 采矿:在采矿过程中,传送带和设备对于将岩石和材料运送到数公里以外的地方进行加工至关重要。如果传送带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在整个传送带和相关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并采取快速行动来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工业物联网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超过 2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将使其成为一个 1 万亿美元的市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如何,运营效率、成本节约、生产力提高和客户服务的好处都显然不容忽视。对于工业领域的任何公司来说,采用工业物联网不仅是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将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转:物联网之家网
  • [行业资讯] 物联网设备安全至关重要
    在您的组织开始在业务运营中积极使用该技术之前,保护您的物联网 (IoT) 设备至关重要。 物联网设备安全与组织为保护其云数据库和其他网络而采取的端到端网络安全措施同等重要。那么,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来保护物联网项目中的所有设备? 端到端物联网安全工具可确保所有设备(每一个)都受到保护,免受外部网络安全威胁。端到端物联网安全,也称为端点物联网安全,对于确保物联网网络中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至关重要。众所周知,随着时间推移,物联网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并且随着不同行业中物联网应用的数量,以及物联网网络中连网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威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要在组织的物联网网络中实现更高级别的端到端安全性,您可以使用以下工具: 物联网防病毒工具 物联网防病毒工具的工作机制与常规工具略有不同。物联网设备,如监控摄像头、恒温器和智能电视,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运行防病毒软件。因此,与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提供威胁防护的普通防病毒应用程序不同,基于物联网的防病毒工具通过深度数据包检测(评估和过滤物联网网络流量)、入侵预防(防止未经授权的实体进行不必要的网络入侵)和异常检测(检测和解决可疑事件)在网络层面持续监测威胁,从而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网络防护。 智能防火墙 智能防火墙是硬件工具,与常规软件驱动的防火墙应用程序不同。与物联网防病毒类似,智能防火墙也会不断监测网络流量,以检测恶意威胁或其他可疑活动。一旦检测到,此类防火墙会在让物联网网络管理员察觉威胁之前阻止威胁。智能防火墙在现代组织中非常普遍。也许最重要的是,此类硬件工具不需要进行繁重的培训和练习,因为大多数设置都是预先配置的。因此,一旦该工具集成到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中,它就可以执行其工作。 物联网认证 这些工具可以应用于网络用户,在密码、多因素身份验证(MFA)、数字证书和生物识别的帮助下对单个物联网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可以在最少甚至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物联网网络执行身份验证。 在选择网络安全工具或服务时,您必须确保它们涵盖物联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换句话说,您必须确保它们提供端到端的物联网安全性。任何不符合该要求的网络安全工具都不足以保护您的物联网网络。(编译iothome)
  • [问题求助] 华为IOT平台产品接入
        目前需要用到华为云,我是做一个控制柜,需要一个IOT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传输模块用得是NB-IOT,单片机通过AT指令控制NB-IOT进行传输,我目前在IOT平台看到了各个具体协议得得端口号,但是没有具体得IP,我想知道具体得IP是多少呢,通过什么方式官方能给一个具体得答复呢,电话咨询好像不是搞技术得都不知道,问了也白问。
  • [技术干货]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一场农业革命
    导读: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研发的重要内容。文/何冰(作者单位: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预言:“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一预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农学方面。有关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一场农业革命,这场革命将给中国农村带来一个全新的局面。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研发的重要内容。农业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改变传统农业劳动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必将成为未来智能机器人产业落地的重要领域。农业智能机器人可以智能除草、灌溉、施肥和打药。智能机器人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和判断出那些是杂草需要清除,哪里需要灌溉,哪里需要施肥,哪里需要打药,并且能够立即执行。因为能够更精准施肥打药,所以大幅度降低化肥及农药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这其中既有耕作、播种和采摘等智能机器人,也有智能探测土壤、探测病虫害、气候灾难预警等智能识别系统,还有在家畜养殖业中使用的禽畜智能穿戴产品。这些应用正在帮助我们提高产出、提高效率,以推动高质量农业发展取得更大进步。除了智能机器人、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穿戴产品,还有更多的农业物联网设施,比如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控、无人机航拍、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设施能够为农业管理提供海量的实时数据,那么如何把这些海量的数据及时的变成有价值的信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要做的事情。在农业生产发展中, 物联网设施的广泛应用, 已经成为一种未来趋势。人机共融,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重要的一环。技术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农业智能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农业机械,将突破瓶颈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未来农业智能机器人新技术研究包括深度学习、新型材料、人机共融、触觉反馈、模式识别等技术。然而,人工智能与农业技术深度融合目前在我国还面临着多重挑战。由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应用于农业技术还处于基础阶段;另外,农业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还不成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等。这要求有关部门从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技术供给、产业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无论是农业智能机器人还是农业智能识别系统,其智能水平并不高,只能说是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智能水平将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毫无疑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我国农业领域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场革命很可能带来的、更多的是那些我们无法预知的新突破。
  • [技术干货] 【技术长文】物联网学习路线图
    物联网技术近几年在我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物联网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由此学习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在学习物联网时很多人都容易忽略这样一件事——从未准备一份详尽的物联网学习路线图,基于此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份物联网学习路线图,以供大家学习。阶段一:嵌入式基础课程1. Linux C语言的学习2. Linux C语言高级的学习3. 数据结构全攻略 阶段二:嵌入式应用层核心课程1. 嵌入式Linux下文件I/O精讲2. Linux并发程序设计3. Linux网络编程必修篇4. 嵌入式数据库之sqlite35. 在线词典综合实战阶段三:嵌入式底层核心课程1. 精通ARM体系结构及接口技术(基于4412开发板)2. 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移植3. 嵌入式内核及驱动开发初级4. 嵌入式内核及驱动开发高级课程 阶段四:Android系统开发1. stm32 嵌入式系统设计2. 原理图及电路设计 阶段五:物联网高级开发内容1. Zigbee系统开发2. 蓝牙4.0 BL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3. RFID开发与应用4. 物联网拓展与实践 学习物联网我们都应该准备一份详尽的物联网学习路线图,这份学习路线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习,这就好比我们不管做什么之前都应该先做一份详尽的计划,跟着计划走并适当的调整计划,我们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素材来源:华清远见成都中心整理发布:墨竹公子
  • [技术干货] 【技术长文】IOT | 物联网入门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思考:1.你理解的物联网是什么?— 比如共享单车,智能手环,智能家居等等…2.你能想到几个相关的概念?— 物联网,组网,通信…3.如果让你来设计物联网,你会考虑几个问题?— 硬件的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系统,设备联网,信息通信等等…4.你从一个场景下设计物联网的实现步骤和规划?— 设备的通信方式,联网的方式,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数据平台的监控…5.还有哪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物联网的安全(如何抵御ddos攻击),如何防硬件破解,数据平台的并发访问等等…分享:1.IOT是什么?物联网(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时间与空间),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相关概念A.组网NB-IOT/LoRa/Zigbee无线组网方案对比物联网设备节点组网存在2种组网方式:无线组网和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我们常见到的有Zigbee,LoRa, NB-IOT等,其中Lora/NB-IOT属于LPWAN技术,LPWAN技术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少等特点。NB-IoT有个明显的优势是数据采集后可直接上传到云端,不需要通过网关,简化了现场部署。通常要部署一个网关需要考虑位置,周围信号影响,考虑因素较多。现在把这个三个无线组网方案做一个较全面对比,以供在做方案选择时候做参考:3.平台系统设计步骤A.物联网云平台系统设计关键要点:a.设备接入网络方案b.设备间通信c.如何搭建起一个物联网系统框架?它的技术架构又是怎么样?d.物联网终端软件系统架构?e.物联网云平台系统架构?f.物联网数据的用途a. 设备接入网络方案只有设备接入到网络里面,才能算是物联网设备。这里涉及到2个关键点:接入方式以及网络通信方式。i.设备接入方式:当前有2种接入方式直接接入:物联网终端设备本身具备联网能力直接接入网络。比如 在设备端加入NB-IOT通信模组,2G通信模组。网关接入:物联网终端设备本身不具备入网能力,需要在本地组网后,需要统一通过网关再接入到网络。 比如终端设备通过zigbee无线组网,然后各设备数据通过Zigbee网关统一接入到网络里面。常用到本地无线组网技术有Zigbee,Lora,BLE MESH, sub-1GHZ等。在物联网设备里面,物联网网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处在本地局域网与外部接入网络之间的智能设备。主要的功能是网络隔离,协议转化/适配以及数据网内外传输。一个典型的物联网网关架构如下:b.网络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网络主要存在2种方式:1.移动网络(主要户外设备用) : 移动网络2G/3G/4G/5G/NB-IOT等2.宽带(主要户内设备用) : WIFI,Ethernet等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后如何开展M2M,M2C通信?物联网设备终端接入网络后,只是物联网应用的开始。 设备接入网络后,设备与设备之间需要互相通信, 设备与云端需要互相通信。 只有互通,物联网的价值才展现出来。 既然要互通,则需要一套物联网通信协议。只有遵循该套协议的设备相互间能够通信,能够交换数据。常用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有哪些?主要有如下协议:MQTT,COAP等,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基于消息模型来实现的。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云端之间通过交换消息来实现通信,消息里面携带了通信数据。c.如何搭建物联网系统框架和设计技术架构?物联网终端设备软件系统架构常见系统框架的总结下来主要存在如下2种:不带RTOS的(通常处理的业务场景较单一)和带RTOS的(处理复杂的业务场景,场景里面通过需要多个事务并行协同完成工作)不带RTOS设备终端系统框架:带RTOS设备终端系统框架:RTOS是什么?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有了它,在终端设备里面可以并行运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负责一个事务。通过并行化运行,响应实时性及效率就得到提升。RTOS实时操作内核一般包含的重要组件如下:任务调度任务间同步与通信内存分配中断管理时间管理设备驱动以任务调度组件举例: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任务是CPU上最小运行单元。通常一个稍微复杂点IOT APP是由多个任务协同完成。比如有的任务负责处理用户事件输入以及UI显示,有的任务负责处理数据通信,有的任务负责业务逻辑处理。既然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任务在跑,而CPU资源确是单一的,这样导致每个时刻只能由一个任务在CPU上跑。 因此为了每个任务都能够在CPU上有运行机会,就涉及到了任务调度概念。 任务调度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那一般是按照哪些规则来的?我们常见的调度方式有3种: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一个是基于时间片调度的,一个是把优先级和时间片结合在一起调度。以优先级调度举例,在定义任务的时候,给每个任务分配一个优先级,在运行的时候,高优先级的任务都会优先被运行。 直到没有高优先级任务后,低优先级任务才会被运行。假如低优先级任务获得CPU资源后,这是如果有高优先级任务就绪怎么办呢?两种处理方式:继续运行抢占式。高优先级抢占CPU资源进入运行状态。其他组件就不一一列举了。d.物联网云平台系统架构物联网云平台系统架构主要包含四大组件:设备接入设备管理规则引擎安全认证及权限管理设备接入设备接入主要都干些什么呢?1.包含多种设备接入协议,最主流的是MQTT协议。有些云计算厂商也在MQTT协议上精简协议变成独有的接入协议。2.并发连接管理,维持可能是数十亿设备的长连接管理。如果应对数十亿的设备连接管理?目前开放出来的MQTT代理服务器大都是单机版,最多也就是并发连接十几万设备。因此如果要管理数十亿的连接,需要用到负载均衡,用到分布式架构。在云平台需要部署分布式MQTT代理服务器。设备管理一般以树形结构的方式管理设备,包含设备创建管理以及设备状态管理等等。根节点以产品开始, 然后是设备组,再到具体设备。主要包含如下管理:产品注册及管理产品下面的设备增删改查管理设备消息发布OTA设备升级管理等规则引擎物联网云平台通常是基于现有云计算平台搭建的。 一个物联网成熟业务除了用到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功能外,一般还需要用到云计算平台提供功能,比如云主机,云数据库等。用户可以在云主机上搭建web 行业应用服务。规则引擎主要作用是把物联网平台数据通过过滤转发到其他云计算产品上。 比如可以把设备上报的数据转发到table store数据库产品里。规则引擎一般使用方式:类SQL语言,通过编写SQL语言,用户可以过滤数据、处理数据,并把数据发到其他云计算产品,或者其他云计算服务。安全认证及权限管理物联网云平台为每个设备颁发唯一的证书,需要证书通过后才能允许设备接入到云平台。云平台最小授权粒度一般是做到设备级。我们所说的证书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产品级证书,一种是设备级证书。产品级证书拥有最大的权限,可以对产品下所有的设备进行操作。设备级证书,只能对自己所属的设备进行操作,无法对其他设备进行操作。因此每个接入云平台的设备都在本地存储一个证书(其实存在形式是一个KEY,有多个字符串构成)。每次与云端建立连接时,都要把证书带上。以便云端安全组件核查通过。参考华为物联网设计架构图f.物联网数据延伸应用?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和 数据**有了大量的物联网设备数据后, 针对数据,人类可以去挖掘里面的规律,挖掘里面的商业价值,对设备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等等。对于物联网数据应用,分几个层次来讲:1. 基础应用:监控通过物联网收集到设备数据后, 如果设备数据状态超过预设的状态则自动第一时间报警,管理员第一时间开展处理,可以通过远程操作,下达命令。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进阶应用: 报表统计通过统计方法, 对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按不同维度分析出不同报告。然后以图表或者大屏方式展现在管理员面前。 管理员可以快速直观的了解到整个物联网设备运行状况。3.高级应用: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这部分需要从数据里面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出来。比如通过一段时间时间设备数据的连续跟踪分析并结合人类过往的设备运维经验,通过机器学习方式预测设备发生故障概率,以及发生故障后可能的引起原因,并给出维修方案。刚才举的例子,是物联网高级应用里面的冰山一角。 通过引入现在火热的AI技术。 物联网就能变成智能物联网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人与设备可以自由对话,设备与设备之间也能够对话并自动做出最优决策。综合所述,物联网的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联网应用工业4.0, 智慧城市, 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物流 … …5. IOT相关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物联网2.AdminIOTIOT网站论坛1.中国物联网2.中国电子网-iot3.物联网4.物联网世界5.第一物联网6.CSDN-iot7.51CTO-iot云计算产品相关大数据计算产品, 云基础服务(高性能服务器,云数据库,云网络)等1.华为IOT2.阿里云IOT-所至不止于感知3.百度天工-物联网平台4.AWS-IOT Device Manager5.博世-智能家居、智能互联领域6.IBM WASTON 物联网云平台7.Cisco 物联网云平台8. SAP云平台9. Microsoft Azure IoT Hub10.Oracle物联网云平台11.Google Cloud12.树根互联————————————————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李俊超」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junchao1/article/details/100880055
  • [技术干货] 【技术长文】物联网来源
    物联网来源Mark Weiser(1952-1999) 前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    1991年在权威杂志《美国科学》发表文章预测: 计算机将最终“消失”,演变为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存在时,就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的境地。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基本定义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理解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技术(RFID、传感器、GPS、摄像机、激光扫描器……)、各种通讯手段(有线、无线、长距、短距……),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一体化的一种网络。“物”的范围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3、要有CPU;4、要有操作系统;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物联网三个重要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比如 装载在高层建筑、桥梁上的监测设备; 人体携带的心跳、血压、脉搏等监测医疗设备; 商场货架上的电子标签;2、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核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装置、WSN 网络、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 与移动网络,网络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在这些技术当中,又以底层嵌入式设备芯片开发最为关键,引领整个行业的上游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例如摄像、条码、磁卡、IC卡等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非接触操作,长距离识别(几厘米至几十米),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应用便利无机械磨损,寿命长,可工作于各种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数据安全方面除电子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读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实现安全通信和存储IPV6物联网的前提是必须为物品赋以独一无二的地址现有标准IPv4只支持大概40亿(232次方)个网络地址,平均每个人不到1个,人都不够分的。IPv6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的更新版      Pv6支持2^128(约3.4 ×1038)个地址,这等价于在地球上每平方英寸有4.3×1020地址(6.7×1017地址/mm2)      丰富的地址资源使得物联网成为可能。WSN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应用。WSN/ZigBee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各个要素通过一个统一的协议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就是ZigBee。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包含传感器节点,按计算能力可分为普通节点和汇聚节点等; 传感器节点包含了具有采集环境数据功能的感应器和具有联网功能的电子元件; 节点间能够通过特有无线通信方式互联(如:ZigBee)。物联网应用示意图 影响物联网发展的五大因素 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 --安全因素的考虑会影响物连网的设计,避免个人数据受窃听受破坏的威胁。除此之外,专家称物联网的发展会改变人们对于隐私的理解,以最近的网络社区流行为例,个人隐私是公众热议的话题。公众信任 ---信息安全目前是广大群众对物联网的主要关注点。如果物联网的设计没有健全的安全机制,会降低公众对此信任。所有在设计物联网之初,就有必要考虑的安全层面。标准化 ---标准化无疑是影响物联边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 RFID,WSN 等技术领域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往往不能实现互操作。标准化将合理使用现在标准,或者在必要时创建新的统一标准。研究发展 ---物联网相关技术仍处在不成熟阶段,需要各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科研,技术转化。系统开放--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商业模型运作和各种利益投资。对物联网技术系统的开放,将会促进应用层面的开发和各种系统间的互操作性。————————————————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高级技工】」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079656/article/details/86537808
  • [技术干货] 【技术干货】基础——IOT(物联网)的七大通信协议
    在物联网协议中,我们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输协议,一类是通信协议。传输协议一般负责子网内设备间的组网及通信;通信协议则主要是运行在传统互联网TCP/IP协议之上的设备通讯协议,负责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及通信。                                          ​其中物联网的通信环境有Ethernet, Wi-Fi, RFID,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 6LoWPAN(IPV6低速无线版本),Bluetooth, GSM, GPRS, GPS, 3G, 4G等网络,而每一种通信应用协议都有一定适用范围。AMQP、JMS、REST/HTTP都是工作在以太网,COAP协议是专门为资源受限设备开发的协议,而DDS和MQTT的兼容性则强很多。  互联网时代,TCP/IP协议已经一统江湖,现在的物联网的通信架构也是构建在传统互联网基础架构之上。在当前的互联网通信协议中,HTTP协议由于开发成本低,开放程度高,几乎占据大半江山,所以很多厂商在构建物联网系统时也基于http协议进行开发。包括google主导的physic web项目,都是期望在传统web技术基础上构建物联网协议标准。  HTTP协议是典型的CS通讯模式,由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向服务器请求XML或JSON数据。该协议最早是为了适用web浏览器的上网浏览场景和设计的,目前在PC、手机、pad等终端上都应用广泛,但并不适用于物联网场景。在物联网场景中其有三大弊端:  (1) 由于必须由设备主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难以主动向设备推送数据。对于单单的数据采集等场景还勉强适用,但是对于频繁的操控场景,只能推过设备定期主动拉取的的方式,实现成本和实时性都大打折扣。  (2) 安全性不高。web的不安全都是妇孺皆知,HTTP是明文协议,在很多要求高安全性的物联网场景,如果不做很多安全准备工作(如采用https等),后果不堪设想。  (3) 不同于用户交互终端如pc、手机,物联网场景中的设备多样化,对于运算和存储资源都十分受限的设备,http协议实现、XML/JSON数据格式的解析,都是不可能的任务。IOT的七大通信协议:1. REST/HTTP(松耦合服务调用)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是基于HTTP协议开发的一种通信风格。适用范围:REST/HTTP主要为了简化互联网中的系统架构,快速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松耦合,降低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延迟。因此适合在物联网的应用层面,通过REST开放物联网中资源,实现服务被其他应用所调用。特点:(1)REST 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原则的应用程序或设计就是RESTful。(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在请求之间是无状态的。(3)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状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各种资源,它向客户端公开,每个资源都使用 URI 得到一个唯一的地址。所有资源都共享统一的界面,以便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状态。(4)使用的是标准的 HTTP 方法,比如:GET、PUT、POST 和 DELETE。 REST/HTTP其实是互联网中服务调用API封装风格,物联网中数据采集到物联网应用系统中,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可以通过开放REST API的方式,把数据服务开放出去,被互联网中其他应用所调用。2. CoAP协议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限应用协议,应用于无线传感网中协议。适用范围:CoAP是简化了HTTP协议的RESTful API,CoAP是6LowPAN协议栈中的应用层协议,它适用于在资源受限的通信的IP网络。特点:  (1)报头压缩:CoAP包含一个紧凑的二进制报头和扩展报头。它只有短短的4B的基本报头,基本报头后面跟扩展选项。一个典型的请求报头为10~20B。  (2)方法和URIs:为了实现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CoAP支持GET、PUT、POST和DELETE等方法。CoAP还支持URIs,这是Web架构的主要特点。 (3)传输层使用UDP协议:CoAP协议是建立在UDP协议之上,以减少开销和支持组播功能。它也支持一个简单的停止和等待的可靠性传输机制。  (4)支持异步通信:HTTP对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不适用,这是由于事务总是由客户端发起。而CoAP协议支持异步通信,这对M2M通信应用来说是常见的休眠/唤醒机制。  (5)支持资源发现:为了自主的发现和使用资源,它支持内置的资源发现格式,用于发现设备上的资源列表,或者用于设备向服务目录公告自己的资源。它支持RFC5785中的格式,在CoRE中用/.well—known/core的路径表示资源描述。  (6)支持缓存:CoAP协议支持资源描述的缓存以优化其性能。协议主要实现:  · libcoap(C语言实现)  · Californium(java语言实现)  CoAP和6LowPan,这分别是应用层协议和网络适配层协议,其目标是解决设备直接连接到IP网络,也就是IP技术应用到设备之间、互联网与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因为IPV6技术带来巨大寻址空间,不光解决了未来巨量设备和资源的标识问题,互联网上应用可以直接访问支持IPV6的设备,而不需要额外的网关。3. MQTT协议(低带宽)MQTT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由IBM开发的即时通讯协议,相比来说比较适合物联网场景的通讯协议。MQTT协议采用发布/订阅模式,所有的物联网终端都通过TCP连接到云端,云端通过主题的方式管理各个设备关注的通讯内容,负责将设备与设备之间消息的转发。适用范围:在低带宽、不可靠的网络下提供基于云平台的远程设备的数据传输和监控。特点:  (1) 使用基于代理的发布/订阅消息模式,提供一对多的消息发布  (2) 使用 TCP/IP 提供网络连接  (3) 小型传输,开销很小(固定长度的头部是 2 字节),协议交换最小化,以降低网络流量  (4) 支持QoS,有三种消息发布服务质量:“至多一次”, “至少一次”, “只有一次”协议主要实现和应用:  (1) 已经有PHP,JAVA,Python,C,C#等多个语言版本的协议框架  (2) IBM Bluemix 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其 IoT FoundaTIon 服务,这是一项基于云的 MQTT 实例  (3) 移动应用程序也早就开始使用MQTT,如 Facebook Messenger 和com等  MQTT协议一般适用于设备数据采集到端(Device-》Server,Device-》Gateway),集中星型网络架构(hub-and-spoke),不适用设备与设备之间通信,设备控制能力弱,另外实时性较差,一般都在秒级。4. DDS协议(高可靠性、实时)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for Real-Time Systems),面向实时系统的数据分布服务。适用范围:分布式高可靠性、实时传输设备数据通信。目前DDS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民航、工业控制等领域。特点:  (1) 以数据为中心  (2) 使用无代理的发布/订阅消息模式,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  (3) 提供多大21种QoS服务质量策略协议主要实现:  · OpenDDS 是一个开源的 C++ 实现  · OpenSplice DDS  DDS很好地支持设备之间的数据分发和设备控制,设备和云端的数据传输,同时DDS的数据分发的实时效率非常高,能做到秒级内同时分发百万条消息到众多设备。DDS在服务质量(QoS)上提供非常多的保障途径,这也是它适用于国防军事、工业控制这些高可靠性、可安全性应用领域的原因。但这些应用都工作在有线网络下,在无线网络,特别是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没有见到过实施案例。5. AMQP协议(互操作性)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先进消息队列协议,用于业务系统例如PLM,ERP,MES等进行数据交换。适用范围:最早应用于金融系统之间的交易消息传递,在物联网应用中,主要适用于移动手持设备与后台数据中心的通信和分析。特点:  (1) Wire级的协议,它描述了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格式,以字节为流  (2) 面向消息、队列、路由(包括点对点和发布/订阅)、可靠性、安全协议实现:  · Erlang中的实现有 RabbitMQ  · AMQP的开源实现,用C语言编写OpenAMQ  · Apache Qpid  · stormMQ6. XMPP协议(即时通信)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一个开源形式组织产生的网络即时通信协议。适用范围:即时通信的应用程序,还能用在网络管理、游戏、远端系统监控等。特点:  (1) 客户机/服务器通信模式  (2) 分布式网络  (3) 简单的客户端,将大多数工作放在服务器端进行  (4)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XML的数据格式  XMPP是基于XML的协议,由于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在互联网及时通讯应用中运用广泛。相对HTTP,XMPP在通讯的业务流程上是更适合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者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解决设备通讯时的业务通讯流程,相对开发成本会更低。但是HTTP协议中的安全性以及计算资源消耗的硬伤并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7. JMSJMS (Java Message Service),即消息服务,这是JAVA平台中著名的消息队列协议。Java消息服务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个Java平台中关于面向消息中间件(MOM)的API,用于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发送消息,进行异步通信。Java消息服务是一个与具体平台无关的API,绝大多数MOM提供商都对JMS提供支持。JMS是一种与厂商无关的 API,用来访问消息收发系统消息,它类似于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这里,JDBC 是可以用来访问许多不同关系数据库的 API,而 JMS 则提供同样与厂商无关的访问方法,以访问消息收发服务。许多厂商都支持 JMS,包括 IBM 的 MQSeries、BEA的 Weblogic JMS service和 Progress 的 SonicMQ。 JMS 能够通过消息收发服务(有时称为消息中介程序或路由器)从一个 JMS 客户机向另一个 JMS客户机发送消息。消息是 JMS 中的一种类型对象,由两部分组成:报头和消息主体。报头由路由信息以及有关该消息的元数据组成。消息主体则携带着应用程序的数据或有效负载。根据有效负载的类型来划分,可以将消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携带:简单文本(TextMessage)、可序列化的对象 (ObjectMessage)、属性集合 (MapMessage)、字节流 (BytesMessage)、原始值流 (StreamMessage),还有无有效负载的消息 (Message)。协议对比:协议应用的侧重方向  MQTT、 DDS、 AMQP、XMPP、 JMS、 REST、 CoAP这几种协议都已被广泛应用,并且每种协议都有至少10种以上的代码实现,都宣称支持实时的发布/订阅的物联网协议,但是在具体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时,需考虑实际场景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以智能家居为例,说明下这些协议侧重应用方向。智能家居中智能灯光控制,可以使用XMPP协议控制灯的开关;智能家居的电力供给,发电厂的发动机组的监控可以使用DDS协议;当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时,电力线的巡查和维护,可以使用MQTT协议;家里的所有电器的电量消耗,可以使用AMQP协议,传输到云端或家庭网关中进行分析;最后用户想把自家的能耗查询服务公布到互联网上,那么可以使用REST/HTTP来开放API服务。物联网协议的选择  发布/订阅服务更适合物联网环境下通信  DDS、MQTT、AMQP和JMS都是基于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订阅框架具有服务自发现、动态扩展、事件过滤的特点,它解决了物联网系统在应用层的数据源快速获取、物的加入和退出、兴趣订阅、降低带宽流量等问题,实现物的联接在空间上松耦合(双方无需知道通信地址)、时间上松耦合和同步松耦合。  服务质量(QoS)是物联网通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服务策略的帮助下,DDS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网络带宽、内存空间等资源的使用,同时也能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数据的生存时间,通过灵活使用这些服务质量策略,DDS不仅能在窄带的无线环境上,也能在宽带的有线通信环境上开发出满足实时性需求的数据分发系统。————————————————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口袋里のInit」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angguchao/article/details/101756484在物联网协议中,我们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输协议,一类是通信协议。传输协议一般负责子网内设备间的组网及通信;通信协议则主要是运行在传统互联网TCP/IP协议之上的设备通讯协议,负责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及通信。                                          ​上图为物联网联接的问题空间,其中物联网的通信环境有Ethernet, Wi-Fi, RFID,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 6LoWPAN(IPV6低速无线版本),Bluetooth, GSM, GPRS, GPS, 3G, 4G等网络,而每一种通信应用协议都有一定适用范围。AMQP、JMS、REST/HTTP都是工作在以太网,COAP协议是专门为资源受限设备开发的协议,而DDS和MQTT的兼容性则强很多。  互联网时代,TCP/IP协议已经一统江湖,现在的物联网的通信架构也是构建在传统互联网基础架构之上。在当前的互联网通信协议中,HTTP协议由于开发成本低,开放程度高,几乎占据大半江山,所以很多厂商在构建物联网系统时也基于http协议进行开发。包括google主导的physic web项目,都是期望在传统web技术基础上构建物联网协议标准。  HTTP协议是典型的CS通讯模式,由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向服务器请求XML或JSON数据。该协议最早是为了适用web浏览器的上网浏览场景和设计的,目前在PC、手机、pad等终端上都应用广泛,但并不适用于物联网场景。在物联网场景中其有三大弊端:  (1) 由于必须由设备主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难以主动向设备推送数据。对于单单的数据采集等场景还勉强适用,但是对于频繁的操控场景,只能推过设备定期主动拉取的的方式,实现成本和实时性都大打折扣。  (2) 安全性不高。web的不安全都是妇孺皆知,HTTP是明文协议,在很多要求高安全性的物联网场景,如果不做很多安全准备工作(如采用https等),后果不堪设想。  (3) 不同于用户交互终端如pc、手机,物联网场景中的设备多样化,对于运算和存储资源都十分受限的设备,http协议实现、XML/JSON数据格式的解析,都是不可能的任务。IOT的七大通信协议:1. REST/HTTP(松耦合服务调用)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是基于HTTP协议开发的一种通信风格。适用范围:REST/HTTP主要为了简化互联网中的系统架构,快速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松耦合,降低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延迟。因此适合在物联网的应用层面,通过REST开放物联网中资源,实现服务被其他应用所调用。特点:(1)REST 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原则的应用程序或设计就是RESTful。(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在请求之间是无状态的。(3)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状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各种资源,它向客户端公开,每个资源都使用 URI 得到一个唯一的地址。所有资源都共享统一的界面,以便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状态。(4)使用的是标准的 HTTP 方法,比如:GET、PUT、POST 和 DELETE。 REST/HTTP其实是互联网中服务调用API封装风格,物联网中数据采集到物联网应用系统中,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可以通过开放REST API的方式,把数据服务开放出去,被互联网中其他应用所调用。2. CoAP协议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限应用协议,应用于无线传感网中协议。适用范围:CoAP是简化了HTTP协议的RESTful API,CoAP是6LowPAN协议栈中的应用层协议,它适用于在资源受限的通信的IP网络。特点:  (1)报头压缩:CoAP包含一个紧凑的二进制报头和扩展报头。它只有短短的4B的基本报头,基本报头后面跟扩展选项。一个典型的请求报头为10~20B。  (2)方法和URIs:为了实现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CoAP支持GET、PUT、POST和DELETE等方法。CoAP还支持URIs,这是Web架构的主要特点。 (3)传输层使用UDP协议:CoAP协议是建立在UDP协议之上,以减少开销和支持组播功能。它也支持一个简单的停止和等待的可靠性传输机制。  (4)支持异步通信:HTTP对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不适用,这是由于事务总是由客户端发起。而CoAP协议支持异步通信,这对M2M通信应用来说是常见的休眠/唤醒机制。  (5)支持资源发现:为了自主的发现和使用资源,它支持内置的资源发现格式,用于发现设备上的资源列表,或者用于设备向服务目录公告自己的资源。它支持RFC5785中的格式,在CoRE中用/.well—known/core的路径表示资源描述。  (6)支持缓存:CoAP协议支持资源描述的缓存以优化其性能。协议主要实现:  · libcoap(C语言实现)  · Californium(java语言实现)  CoAP和6LowPan,这分别是应用层协议和网络适配层协议,其目标是解决设备直接连接到IP网络,也就是IP技术应用到设备之间、互联网与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因为IPV6技术带来巨大寻址空间,不光解决了未来巨量设备和资源的标识问题,互联网上应用可以直接访问支持IPV6的设备,而不需要额外的网关。3. MQTT协议(低带宽)MQTT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由IBM开发的即时通讯协议,相比来说比较适合物联网场景的通讯协议。MQTT协议采用发布/订阅模式,所有的物联网终端都通过TCP连接到云端,云端通过主题的方式管理各个设备关注的通讯内容,负责将设备与设备之间消息的转发。适用范围:在低带宽、不可靠的网络下提供基于云平台的远程设备的数据传输和监控。特点:  (1) 使用基于代理的发布/订阅消息模式,提供一对多的消息发布  (2) 使用 TCP/IP 提供网络连接  (3) 小型传输,开销很小(固定长度的头部是 2 字节),协议交换最小化,以降低网络流量  (4) 支持QoS,有三种消息发布服务质量:“至多一次”, “至少一次”, “只有一次”协议主要实现和应用:  (1) 已经有PHP,JAVA,Python,C,C#等多个语言版本的协议框架  (2) IBM Bluemix 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其 IoT FoundaTIon 服务,这是一项基于云的 MQTT 实例  (3) 移动应用程序也早就开始使用MQTT,如 Facebook Messenger 和com等  MQTT协议一般适用于设备数据采集到端(Device-》Server,Device-》Gateway),集中星型网络架构(hub-and-spoke),不适用设备与设备之间通信,设备控制能力弱,另外实时性较差,一般都在秒级。4. DDS协议(高可靠性、实时)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for Real-Time Systems),面向实时系统的数据分布服务。适用范围:分布式高可靠性、实时传输设备数据通信。目前DDS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民航、工业控制等领域。特点:  (1) 以数据为中心  (2) 使用无代理的发布/订阅消息模式,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  (3) 提供多大21种QoS服务质量策略协议主要实现:  · OpenDDS 是一个开源的 C++ 实现  · OpenSplice DDS  DDS很好地支持设备之间的数据分发和设备控制,设备和云端的数据传输,同时DDS的数据分发的实时效率非常高,能做到秒级内同时分发百万条消息到众多设备。DDS在服务质量(QoS)上提供非常多的保障途径,这也是它适用于国防军事、工业控制这些高可靠性、可安全性应用领域的原因。但这些应用都工作在有线网络下,在无线网络,特别是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没有见到过实施案例。5. AMQP协议(互操作性)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先进消息队列协议,用于业务系统例如PLM,ERP,MES等进行数据交换。适用范围:最早应用于金融系统之间的交易消息传递,在物联网应用中,主要适用于移动手持设备与后台数据中心的通信和分析。特点:  (1) Wire级的协议,它描述了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格式,以字节为流  (2) 面向消息、队列、路由(包括点对点和发布/订阅)、可靠性、安全协议实现:  · Erlang中的实现有 RabbitMQ  · AMQP的开源实现,用C语言编写OpenAMQ  · Apache Qpid  · stormMQ6. XMPP协议(即时通信)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一个开源形式组织产生的网络即时通信协议。适用范围:即时通信的应用程序,还能用在网络管理、游戏、远端系统监控等。特点:  (1) 客户机/服务器通信模式  (2) 分布式网络  (3) 简单的客户端,将大多数工作放在服务器端进行  (4)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XML的数据格式  XMPP是基于XML的协议,由于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在互联网及时通讯应用中运用广泛。相对HTTP,XMPP在通讯的业务流程上是更适合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者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解决设备通讯时的业务通讯流程,相对开发成本会更低。但是HTTP协议中的安全性以及计算资源消耗的硬伤并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7. JMSJMS (Java Message Service),即消息服务,这是JAVA平台中著名的消息队列协议。Java消息服务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个Java平台中关于面向消息中间件(MOM)的API,用于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发送消息,进行异步通信。Java消息服务是一个与具体平台无关的API,绝大多数MOM提供商都对JMS提供支持。JMS是一种与厂商无关的 API,用来访问消息收发系统消息,它类似于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这里,JDBC 是可以用来访问许多不同关系数据库的 API,而 JMS 则提供同样与厂商无关的访问方法,以访问消息收发服务。许多厂商都支持 JMS,包括 IBM 的 MQSeries、BEA的 Weblogic JMS service和 Progress 的 SonicMQ。 JMS 能够通过消息收发服务(有时称为消息中介程序或路由器)从一个 JMS 客户机向另一个 JMS客户机发送消息。消息是 JMS 中的一种类型对象,由两部分组成:报头和消息主体。报头由路由信息以及有关该消息的元数据组成。消息主体则携带着应用程序的数据或有效负载。根据有效负载的类型来划分,可以将消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携带:简单文本(TextMessage)、可序列化的对象 (ObjectMessage)、属性集合 (MapMessage)、字节流 (BytesMessage)、原始值流 (StreamMessage),还有无有效负载的消息 (Message)。协议对比:协议应用的侧重方向  MQTT、 DDS、 AMQP、XMPP、 JMS、 REST、 CoAP这几种协议都已被广泛应用,并且每种协议都有至少10种以上的代码实现,都宣称支持实时的发布/订阅的物联网协议,但是在具体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时,需考虑实际场景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以智能家居为例,说明下这些协议侧重应用方向。智能家居中智能灯光控制,可以使用XMPP协议控制灯的开关;智能家居的电力供给,发电厂的发动机组的监控可以使用DDS协议;当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时,电力线的巡查和维护,可以使用MQTT协议;家里的所有电器的电量消耗,可以使用AMQP协议,传输到云端或家庭网关中进行分析;最后用户想把自家的能耗查询服务公布到互联网上,那么可以使用REST/HTTP来开放API服务。物联网协议的选择  发布/订阅服务更适合物联网环境下通信  DDS、MQTT、AMQP和JMS都是基于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订阅框架具有服务自发现、动态扩展、事件过滤的特点,它解决了物联网系统在应用层的数据源快速获取、物的加入和退出、兴趣订阅、降低带宽流量等问题,实现物的联接在空间上松耦合(双方无需知道通信地址)、时间上松耦合和同步松耦合。  服务质量(QoS)是物联网通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服务策略的帮助下,DDS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网络带宽、内存空间等资源的使用,同时也能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数据的生存时间,通过灵活使用这些服务质量策略,DDS不仅能在窄带的无线环境上,也能在宽带的有线通信环境上开发出满足实时性需求的数据分发系统。————————————————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口袋里のInit」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angguchao/article/details/101756484
  • [技术干货] 【技术长文】别再说要做物联网工程师了
    上午十点,我接到一位工程师朋友的电话,这个工程师是唐山地区一位电器工程师,电话问我说:“张老师,我特别想学习物联网技术,你们能不能把我培养成物联网工程师?”  听了他的这个问题后,我很是惊讶,我们目前依靠政府,已经把物联网的概念炒作到让人容易浮躁的程度,不得不说也是我们中国式物联网产业的一个弊端。  笔者这样认为,所谓的物联网工程师其实是不存在的,但又是存在在很多技术领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分析后相信大家对它应该有了认识:所谓的物联网工程师实际是物联网技术领域中的一块技术人员而已,万万不可为了概念,而不了解概念的本质。我们说物联网技术,其中的技术几乎全部都是基于之前信息技术产业的一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物联网的终端会用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比如射频技术、RFID、无线网络技术、定位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之前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之所以有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因为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比如日本,据说甚至每一棵葱上门都有传感器,随时随地我们都可知道葱的数量、分布、位置等信息,到了有了这些应用后,大家给予新的概念,曰:物联网。  所以笔者建议,国家的物联网产业的投入非常大,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凡是国家力推的事情,大多都会有不错的发展势头,从而说明未来对于这块的技术人才的需求确实会增加,但我们要理智的了解所谓的物联网工程师的岗位。也就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在物联网技术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来学习、就业、发展。举个例子说,这位唐山的电气工程师朋友,其实比较适合做物联网技术里面的嵌入式方面的开发,因为他对PLC、单片机、ARM以及C语言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掌握。如果单纯的要做物联网工程师,物联网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技术都要学,那恐怕是不现实的,因为物联网技术中的每块技术都有着极为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每块都掌握从人的智力、体力、时间上来看是不现实的,哪一块如果掌握精通了,都是非常有潜力的。  总结一下,也就是:物联网学习不要像他的泡沫概念一样太过虚,而要理智、清晰的认识他,根据它其中的技术领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一块自己擅长的技术来学习,从而进入这块领域工作,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做了物联网工程师;而非将所有的物联网技术都掌握,这是没必要,也是不现实的。希望这些物联网学习的警示能够对于有这块想法的朋友一些帮助。————————————————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akatope」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katope/article/details/6505723
  • [技术干货] 【技术长文】物联网专业真的很坑吗?浅谈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大家好,我是无际。最近几年,我基本都在从事物联网产品的开发,我做的主要是硬件端,也就是单片机开发。我见证了物联网这几年的发展,也享受了物联网真正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我也相信物联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篇文章我将为大家剖析普通人如何切入物联网,耐心看完,一定能让你的认知刷新一个等级,从此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傀儡。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有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就去了解了一下,发现在某乎上大多数都是喷这个专业坑的。人啊,最怕就是人云亦云,有时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他们混得怎么样,多找几个综合对比,比你看任何文章都要来得靠谱!我仔细看了一些回答者以及一些评论者,基本可以判断,这些人要么是在校学生,要么就是外行人。真正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都在研究怎么做产品,怎么融资,怎么闷身发财。一、电子展让我学到很多在2014年的时候,当时在一家公司做物联网产品线的项目经理兼研发,经常会参加一些展会,以便自己熟悉行业的人都在做什么产品。当时去上海参加了CES的电子展会,现在还保留着在外滩看夜景时拍的照片,真怀念当初的青春和羞涩。大家现在知道那些发展得还不错的平台和公司,其实在那个时候还是个小公司。也正是抓住了物联网这波红利,一飞冲天,特别是现在的物联网云平台。他们快速起飞的秘诀呢,就是不断路演,然后融资。其实当时的所谓物联网产品真的很鸡肋。拿当时wifi插座来说,就开关这么简单的功能,我要先花几分钟配置wifi让插座连上家里的wifi,连上以后打开app,等app连上服务器以后才能控制。有时出问题搞个10几分钟都开不了一个插座,还不如自己走过去手动打开关闭来得快,碰到这种情况你可能会崩溃想把它砸了。我记得当时做wifi插座的时候,不管是wifi模块厂家,还是云平台,都是求着一些传统硬件厂家去使用他们模块和接入他们平台的。当时传统硬件接入平台也不用license费用的,不像现在每接入一个硬件设备到他们平台都要3-10块钱不等。当时大家都在做实验,即便只是一个wifi插座,远程控制开关这么简单的功能,很多都做不稳定。我当时做得也非常痛苦,对这种产品又爱又恨,我们硬件端基本已经很成熟了,因为产品都是经过大批量验证,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wifi模组给产品赋能实现远程控制而已。但是中间涉及的环节太多,坑也多,有碰到因为协议不成熟导致不稳定的,也有因为app有问题导致不稳定的。所以做物联网产品是整个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不给力,你的努力可能都会白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所谓的远程控制产品都是鸡肋的原因。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研发和产品验证,我基本上也熟悉了硬件端实现物联网整个通讯流程和协议,后面也和一家企业联合从零搭建了物联网云平台。随着后面对接的平台越来越多,发现各大平台的通讯协议,其实都是相互模仿改进的。二、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物联网专业很坑?说了这么多,如果你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你可能会觉得很懵,我说得这些怎么我都没接触过?难道我是读得假专业?你有这种问题实在太正常了,不是你学的假专业,而是学校学的太杂了。比如说C/C++、java、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等等。所学这些很多完全是不同产业链,不同行业方向的知识,这样学,你根本不知道物联网专业出来是干嘛的,跟四不像似的。很多人学完出来甚至连自己找什么职位都不知道,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所以觉得这个专业坑。如果你单靠学校学出来找工作,未免太牵强了,物联网涉及的领域和行业太多了,要先定位好方向,然后针对性深造。想从事物联网行业,我认为嵌入式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记得在2014年,也就是物联网开始火爆的时候,大量的人都涌去学java做app,当时需求量也确实很大。当时做产品经常要和app工程师联调,有时候一个功能怎么做都做不稳定,我都觉得他们技术很水,但是工资都比我们做单片机开发的要高几千块。那段时间让我非常郁闷,我和很多从业人员一样,一遍靠着这个行业吃饭,一遍骂着这个行业辣鸡,软硬件都要懂,工资还比做app的低这么多。不过最近两年我和一个做app的朋友对比,发现做app也没以前这么香了,反而是做嵌入式的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很多已经超过app。嵌入式也分很多方向的,主流的是就是单片机开发或者嵌入式linux开发。所以,如果你想从事物联网这个行业,一定把方向定得越细越好,比如说我只做单片机开发。然后用单片机技术去从事物联网的产品开发,这样你才能真正切入物联网这个行业。比如说无线通讯技术(315/433/868M、Lora、Zigbee、蓝牙、nb-iot、wifi等等).这些无线通讯技术怎么应用到我们产品上呢?比如说我们无际单片机编程带领学员做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传感器和主机之间采用433M实现星型拓扑的无线通讯,无线数据采用软件编码和解码的方式进行传输。主机再通过wifi模块与云平台连接,实现远程监控,这就是一套典型的物联网产品。通过这种项目切入物联网是最接地气的,只有当你做过这样的产品,你才会深刻理解自己学的东西到底有啥用。三、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从目前看的话,虽然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我认为依然算得上是蓝海行业。因为目前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东西,没有基础铺垫,即便你知道未来一定会这样去发展,你当下也实现不了。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团、滴滴,包括很多线上的生意,如果线上支付没出来,这种些肯定也很难做起来,因为没有支付工具的基础铺垫。我经常说,我们未来的生活场景就是物联网技术的体现。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物联网到底有啥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便利。下面我还是通过大家肯定接触过的一个例子来讲解: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并且也确实解决了我们短途出行的效率,这个不可否认。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个体的出行效率提高了,那必定会提高整体的效率,其中能产生的潜在价值细思极恐。还有其他的智慧停车场之类的物联网应用就不说了,相信经常开车出行的朋友都试过自主扫码付费出停车场,真的是太方便了。所以,物联网目前的应用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只要能让人类更进步的技术我都认为是趋势。而现在物联网仍然处于蓝海阶段,还有很多技术瓶颈尚未解决,lora、nb-iot之类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物联网某个环节的痛点。等真正实现万物互联那一天,估计就没我们啥事了。当然,如果你能在红利前期布局好,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沉淀几年,别人想超越你也是没那么容易的,这才是核心竞争力。————————————————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无际单片机编程」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82452/article/details/119324514
  • [技术干货] 【技术装载】鸿蒙系统全面解析,诞生背景、技术细节生态圈一文看懂
    转载于:https://tech.ifeng.com/c/86rM7vwU4hy华为6月2日正式发布的鸿蒙系统无疑占据了最近热点话题的C位,虽然不全是赞美的声音,但这种努力打破美国垄断,挑战谷歌、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垄断地位的尝试必将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一、鸿蒙时代背景鸿蒙产生的时代背景,总体来说有六个:1、数字化的时代背景:数字化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操作系统;2、IoT 与 5G: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3、中国面临“卡脖子”的挑战:独立自主的研发操作系统是迫切的需求;4、人工智能的兴起:AIoT场景天然要求多设备智能协同,需要一个适用于各类型机器的操作系统;5、大数据与云计算:TB、PB级的大数据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多机互联的操作系统;6、全球信息安全面临挑战: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频发高发趋势,需要一个足够安全的系统进行保障。到鸿蒙的出现,操作系统已经经历了四代:分别是Unix、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和鸿蒙/Fuchsia。Fuchsia是由Google自主开发的基于Zircon微内核的开源系统,它可以运行在手机、电脑、智能家电等硬件产品上。谷歌公司对Fuchsia的预期发展是让它取代Android和 Chrome OS ,统一两者成为一个操作系统。和安卓相比,鸿蒙与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发,安卓是基于宏内核结构设计,而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结构设计。鸿蒙系统使用C和C++编写,不需要虚拟机这一中间过程,因此运行效率更高。和iOS相比,iOS和鸿蒙都是致力于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iOS底层是基于Unix的,并且是闭源的,鸿蒙是基于Lmux的, 是开源的。▲全球操作系统格局2012年,华为出于对谷歌如果对其断供就会难以维持生产的顾忌,开始布局自有分布式操作系统。2019年5月15日,华为被列入了所谓“实体清单”,谷歌Android 服务GMS对华为禁供。5G迅猛发展,物联网时代来临,多年前的布局使华为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时期。二、鸿蒙开源与技术细节总体来说,鸿蒙的技术现阶段优势在于开放,但劣势是生态。系统在分布式部署、时延和流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最大短板生态。构建一个成熟的生态是鸿蒙能否生存下去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技术上,鸿蒙系统使用微内核架构。内核是操作系统内最基础的构件,因此内核的设计对于操作系统的外部特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常见内核结构可以分为宏内核、微内核、混合内核、外内核等。微内核是较新内核结构,但是它拥有着众多宏内核不具有的优良特性,吸引了很多研究者。微内核架构包含两类组件:核心系统和插件模块。核心系统负责通用功能,不因为业务的变化而变化。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而改动和扩展。微内核架构模式可以将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作为插件添加到核心应用程序,从而提供应用的可扩展性、功能分离性和独立性。微内核架构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敏捷度高、易部署、可测性高、功能表现优秀、可扩展性强和不易开发。鸿蒙架构的另一个很大优势是依靠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设备虚拟化、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等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类、多数量的设备之间硬件的互助和资源共享。鸿蒙系统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链接要求,可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广泛的终端设备, 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中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在技术特性上,鸿蒙有着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特点。在鸿蒙OS的框架层提供了用户程序框架、Ability框架和UI框架。它们可以支持多终端设备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的复用,这样应用跨设备的开发效率也就得到了提框架层升。另一个特点是统一OS,弹性部署。鸿蒙os通过组件化和小型化的设计方法,使得针对各种类型的设备可以按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鸿蒙支持多种组件配置方案:1、支持各组件的选择,组件并不是必须被部署,可以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件;2、支持组件内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选择性的给组件配置功能集;3、支持组件内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选择性的给组件配置功能集。除了微内核,鸿蒙的另一大卖点是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可以方便安卓APP移植到鸿蒙系统。方舟编译器是华为自主研发的编译器平台,它将以前边解释边执行的低效运行方式转变为将Java、C、C++等代码一次编译成机器码的高效运行方式,同时也实现了多语言的统一。华为官方数据表明,方舟编译器能提升24%的操作系统流畅度、44%的系统响应能力和60%的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三、鸿蒙产业链与生态圈华为当前的业务可分为四大领域: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云服务四大业务领域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拼接成华为生态战略布局版图。鸿蒙系统的生态可以概括为1+8+N。1+8+N战略的核心是1 , 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作为鸿蒙生态的核心部分,凭借华为海思自研的麒麟芯片,为其他设备终端提供相应的通信支撑。正是因为万物互联的场景中手机的重要性,华为始终以全球手机市场第一作为目标。8是指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这8项将由华为公司亲自研发和参与市场,并且会追求市场领先地位。N是摄像头、扫地机、智能秤等外围智能硬件,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慧出行五大场景模式。这些领域是与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在合作过程中,鸿蒙生态将会提供HiLink协议标准,HiAI组件,Lite OS等技术平台,同时将鸿蒙操作系统开源。1、鸿蒙OS + 智慧屏2019年8月,全球第一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荣耀智慧屏正式发布。荣耀智慧屏作为当时首个搭载鸿蒙系统的终端产品,突破了传统电视的概念,搭载有鸿鹄818智慧芯片等三颗华为自研芯片和升降式AI摄像头,内置华为系统级视频通话功能,开创了大屏和手机的新交互方式,除了可联控智能家居,还能实现智慧双投、魔法闪投、魔法控屏等功能。2、鸿蒙OS + 智能座舱2021年4月,华为的鸿蒙OS智能座舱正式发布。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是面向车的操作系统,与手机同平台。鸿蒙OS智能座舱搭载有一芯多屏、多用户并发、运行时确定性保障、分布式外设、车载网络、多部件等多种应用,提供差异化启动恢复、极速启动、多用户切换、声场控制、多部件协同等功能。鸿蒙OS智能座船可以及时升级应用,基于其HMS-Automotive平台,开发者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应用体验,实现人、车、家的全场景协同。同时面向车载场景增量还开发有HOS-A子系统,可实现账号、多模输入、用户程序框架、元能力框架、多媒体、公共通信、车机业务启动恢复等功能,使得自动驾驶、导航、视频、音乐和通话等业务能够在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无缝切换,让智能驾驶变得简单、有趣、享受。发布会现场透露,目前智能驾驶生态平台已获得30+硬件生态、50+应用生态合作伙伴支持,未来鸿蒙OS将继续加大与汽车及应用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力度,与产业链一起打造智能驾驶的极致体验。3、鸿蒙OS + 智能家电2020年7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智慧家居领域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 。2021年4月,作为首批支持鸿蒙系统的家电产品,美的家用智能蒸烤箱S5mini正 式上市,该智能蒸箱搭载了华为鸿蒙系统,同时搭配了鸿蒙系统的一碰连特性,可以快速完成配网。配网成功后,手机会自动跳转到鸿蒙系统内置的轻量化产品页面,用户可以在页面中获取跟产品搭配的定制食谱,根据菜谱准备食材,即可一键启动机器、机器自动烹饪。
  • [技术干货] 物联网技术如何增强智能水质管理解决方案
    淡水泉水正在以无法控制的速度稀释,因此跟踪和保持水源处于最佳状态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手动进行水质评估存在许多障碍。水质随着有毒物质的污染而不断下降。 水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污染是继水资源枯竭之后的第二大水质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根据全球健康与污染联盟的数据,不纯净水的消耗导致约 15% 的死亡。 水质和水资源短缺将是即将到来的重要全球问题之一。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如此迫切,以至于正在进行许多实验以保持水质并减少水浪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可能的答案。 基于这些技术的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提高水的纯度水平。 基于物联网的创新水质管理可以识别水中存在的有毒物质。 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具有显着增强水质管理过程的功能:数据驱动的方法、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物联网水质管理测试 4 个因素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管理服务应测试盐度、酸度或碱度、总溶解固体和浊度,以确保对人类使用安全的水平。盐度。盐度是水中盐分的浓度,以每千单位的份数表示。进行整个化学分析过程以手动绘制水中的盐含量,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酸度或碱度。监测水的 pH 值是最常进行的水质测试之一。水的 pH 值不足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管理水的 pH 值变得至关重要的原因。总溶解固体。 TDS 测量是用于识别水中总溶解固体的过程。有些固体对生物体非常危险,并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因此,监测和维持水中 TDS 水平对于解决水质问题至关重要。浊度。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被定义为浊度,这会显着降低水质。嵌入光电二极管和红外 LED 的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可以监测水的浊度水平。可以采用智能水质管理系统的领域智能水质系统在医疗保健设施、供水设施、农业、废水管理、制造业和水产养殖业中最为有用和有效。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医疗保健设施需要 100% 纯水,以确保患者安全和免受感染。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还需要完全不含任何有毒元素的水,以进行无错误的实验并产生真正的结果。水务公用事业。为家庭供水和其他生活用途供水的水垄断企业必须确保水不受污染且营养丰富。为了使水不含任何有毒物质,他们可以实施在行业层面获得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管理解决方案。农业。在农业中保持水质和节水对于绝对优质的作物生产尤为重要。悬浮有有毒元素的水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健康。这些不健康的作物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废水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可用于在废水转移到淡水体之前对其进行处理。必须监测所有重要参数,例如温度、Ph、浊度和废水的 TDS 水平,并且不含有毒物质和污垢。制造业。各个工厂和制造单位在水体中排放化学物质,即使有严格的规定。这种排放会影响从这些身体中消耗水分的生物体的健康。因此,行业必须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实时水监测解决方案,以保持水体的水质并符合政府法规。水产养殖。当有害气体和其他有毒元素的浓度上升过多时,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安全生存条件变得顽固。智能水监测产品有助于监测和维护水参数,如温度、Ph 水平和溶解氧水平,并分析破坏性元素的存在。使用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管理解决方案的好处智能水质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改进流程和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通过实时监控水,可以增加行业的整体收入,并降低水成本。 预测性维护是物联网最突出的功能之一,也可以显着提高工作场所和其他网络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技术干货] 当代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和访问管理挑战
    来源:千家网2021-09-13导读企业面临的与物联网身份管理相关的挑战是什么。By Deepak Gupta 您知道吗?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预计将从76亿台膨胀到241亿台。这无可否认地描绘了未来属于互联设备。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生范式转变并为日常任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铺平道路的时代。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更智能的世界并不意味着更智能的安全性。厂商在设计最愉悦的用户体验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安全性,这无疑给消费者和厂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数以百万计的物联网设备每天都会收集大量数据,其中包括有关个人日常活动的信息,因此网络犯罪分子可以迅速进行偷偷摸摸并利用用户的身份。此外,更具挑战性的是不同小型设备的无害本质,使它们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绕过任何脆弱的安全层来访问敏感的消费者数据。毫无疑问,物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让我们深入探讨在现代物联网环境中需要立即关注的各种身份和访问管理挑战。身份保护由于到 2030 年全球物联网收入预计将超过 1.5 万亿美元大关,身份保护成为当下的需要,并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它们的用例如何,一些物联网设备都会从周围环境中积累敏感信息,从而带来更高的风险。尽管智能设备中包含的信息本身并不危险,但其深度肯定会让消费者和组织陷入困境。这些信息可以快速描绘用户的一切,这有助于犯罪分子掌握所有必要的事实来利用他们的身份。此外,娱乐设备收集大量信息,甚至观看用户。这增加了身份盗用和滥用的机会。这些系统的安全性与数字身份相关联,这意味着强大的身份和访问管理 (IAM) 机制应该成为所有物联网设备和网络的组成部分,以减轻任何风险。因此,与隐私相关的问题可能导致身份受损,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智能家居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球智能家居数量约为2.5989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4.782亿。随着全球对智能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多,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智能家居可能会提供无限可能,但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更容易出现风险。让我们了解为什么智能家居是网络安全专家关注的问题。由于家中的每台设备都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入口点,因此它们可能对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造成严重威胁,因为大多数设备并不依赖最佳安全机制。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智能门锁、自动灯还是娱乐设备,所有可以远程访问的东西通常都是网络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此外,通过应用程序和计算机接口控制的设备同样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攻击者利用用户已经登录的用户身份。可以通过向当前网络和设备添加多层安全性来避免这些类型的安全漏洞,只要有人尝试未经授权的访问就会启动。这意味着应该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多因素身份验证 (MFA) 和自适应身份验证,以确保足够的安全性。脆弱的灾难恢复系统供应商和物联网消费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连接设备的灾难恢复机制不佳。在提前识别各种风险点时,物联网系统无法提供完美的体验。这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因为在网络中的这些互连设备中无法保证恢复。这意味着,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关键信息有可能永久丢失。此外,没有强大的数据恢复机制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财务损失并最终损害其品牌声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系统与严格的访问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预测各种可以避免的数据风险。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由基于机器学习的架构生成的记录来降低风险,这进一步有助于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顺利恢复。企业在利用物联网设备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体验之前,需要有一个结构良好的数据恢复计划,因为保护敏感的消费者数据应该是重中之重。安全访问控制许多企业和个人利用智能访问控制系统,通过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尽管它是一种在网络中授权员工或个人的非常方便的方式,但无疑会导致网络犯罪分子不必要地偷偷摸摸地通过设备寻找漏洞。每年都有数百万条记录因为人为错误而暴露,这可能是组织内部访问控制系统不佳的结果。尽管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最终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性,但不知何故,这还不够,尤其是当强大的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机制不支持连接的设备时。这意味着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连接的设备来窥探网络,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冒充授权用户。安全架构师必须准确地平衡安全性与身份验证方法,并且必须考虑添加基于风险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方法以创建更强大的防线。最后的想法不可否认,增加强大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安全威胁大幅增加的数字世界中。考虑到物联网生态系统,身份和访问管理应该放在首位,因为网络罪犯总是出于各种自私的原因寻找利用消费者身份的机会。此外,开始数字化转型之旅的企业在利用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之前,必须考虑依赖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和足够的安全策略。
  • [技术干货] 2021 年物联网 (IoT) 安全市场
    物联网 (IoT) 安全是企业安全需要处理的全新球类游戏。它涉及保护数百亿台设备,每台设备都代表组织系统的入口。然而,尽管物联网带来了明显的安全噩梦,但人们强烈希望充分利用其业务和管理潜力。例如,世界各国政府正在与物联网供应商合作,将连接的传感器和设备作为智慧城市项目的一部分。制造商在其运营中连接不同的系统,以提供更精细的流程、输出和产品。消费者也配备了物联网传感器,可以执行诸如提醒他们订购某些杂货之类的任务。连接设备数量的激增正在推动物联网创新。物联网增加了潜在威胁根据物联网 (IoT) 安全产品市场报告,移动网络连接渗透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安全威胁和整体风险。这种感知到的威胁正在推动物联网 (IoT) 安全产品市场,从现在到 2030 年,该市场正以每年 15% 的强劲速度增长。“由于对智能汽车、智能电表和机器对机器 (M2M) 通信等互联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物联网的需求正在显着增加——这些因素正在增加对物联网 (IoT) 安全产品市场的需求, ”报告说。具体到应用,智能电网部分预计将见证这十年中的最高增长率。智能电网的需求量很大,是美国能源部正在进行的效率计划的一部分,并得到公用事业、IT 供应商和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在许多方面,物联网安全产品的发展速度使整个物联网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虽然在消费产品中安装智能传感器发生在安全保障措施之前,但企业市场更加谨慎和要求更高。物联网安全软件解决方案的成熟将深刻影响企业对M2M通信和车对车(V2V)通信的验收应用。巨大的市场潜力安全市场的优势是巨大的。毕竟,在 2017 年超过 1000 亿美元之后,全球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已经超过 2000 亿美元。据 Statista 称,到 2025 年,市场价值可能高达 1.6 万亿美元。如果物联网安全甚至占据 5%,这对初创公司和传统安全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福音。然而,必须认识到,与传统的it安全相比,物联网需要不同的技术、程序、协议和标准。例如,在许多消费设备中没有双因素身份验证。想象一下,你必须登录你的冰箱,然后收到一条短信,并输入一个代码来获取橙汁。肯定是不可行的。类似地,在许多企业应用程序中,双因素身份验证可能会对车间生产率造成太多的障碍。也许首先进行了身份验证,然后用户就可以自由操作,而无需承担进一步的安全负担。这些细节必须在安全与功能的正确平衡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健康担忧以医疗保健为例。医疗保健行业是物联网无疑具有真正前景的另一个领域。但转向物联网以提高医疗设备的连接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好的方面来说,患者和提供者可以获得更高效的管理、更快的数据访问、更好的分析和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但是,必须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来阻止黑客入侵。此类措施必须保护患者数据和患者健康。但你最不想要的就是护士在一个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紧急等待获得药物。同样,平衡是关键。物联网安全供应商有责任与医疗保健行业和一般 IT 参与者合作,发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最佳作用的规则和程序。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需要改变运营基础。传统上,供应商注意到一个问题并对其进行数月或数年的研究,然后将其推向市场。但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步伐和市场需求值得更密切的合作。当您进入高度专业化的应用领域时,例如医疗保健、汽车、电信或制造,IT 和安全人员必须认识到一个基本要素:他们可能是作为一门通用学科的安全专家,但在涉及这些专业领域的运作模式。因此,他们必须与每个垂直领域的用户密切合作,以开发与持续运营相吻合的安全解决方案。
总条数:6824 到第
上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