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干货] 【DTSE Tech Talk 精选问答】NO.54丨揭秘高可靠高性能的亿级物联网平台发展历程
    对话华为20年资深测试老兵,从手工测试到自动化测试,到实现测试服务化的成长过程,揭秘亿级物联网平台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发展历程。直播链接:cid:link_0Q: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验证物联网平台在极端环境(如强干扰、弱信号等)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A:我们构建了网络时延、丢包等故障注入能力,仿真网络亚健康,集成到可靠性自动化框中例行检证Q:对于质量保障的看法和实践经验是什么?A:测试活动是质量保障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工程能力,提升测试活动的效率及全面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牵引,每年都会分析测试策略、测试设计、测试执行、专项测试等活动的效率薄弱环境,针对性地设计工程能力,比如直播中描述的,就是性能、可靠性测试效率低的一个改进实践活动。Q:在物联网平台的安全性设计中,如何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威胁?A:华为云秉承“将公司对网络和业务安全性保障的责任置于公司的商业利益之上”。针对层出不穷的云安全挑战和无孔不入的云安全威胁与攻击,华为云在遵从法律法规业界标准的基础上,以安全生态圈为护城河,依托华为独有的软硬件优势,构建面向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完善云服务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性是华为云与您的共同责任。华为云:负责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提供安全的云。华为云的安全责任在于保障其所提供的 IaaS、PaaS 和 SaaS 类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涵盖华为云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设施和运行其上的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这不仅包括华为云基础设施和各项云服务技术的安全功能和性能本身,也包括运维运营安全,以及更广义的安全合规遵从。租户:负责云服务内部的安全,安全地使用云。华为云租户的安全责任在于对使用的 IaaS、PaaS 和 SaaS 类云服务内部的安全以及对租户定制配置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网络、虚拟主机和访客虚拟机的操作系统,虚拟防火墙、API 网关和高级安全服务,各项云服务,租户数据,以及身份账号和密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配置。Q:是否可以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在大型软件系统测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A:大型软件系统的微服务多,各微服务的数据也多,原始的DFX测试,是通过各种手工数据采集,通过EXL表汇聚后,人工进行分析,效率低。把性能采集到的数据,建模成测试报告格式,通过对报告中各个指标做基线,测试数据与基线比对,就可以实现自动化Q:测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A:效率的核心还是工程能力,不能过度依赖人员能力,工程能力决定了团队的效率的底线,人员能力决定的是队团的上限,测试人员一定要有开发能力和规划能力,不然只会被牵着鼻子走,成为打下手的角色;测试人员要懂代码,能写代码,当你了解产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就会有更好的思路对其进行验证了Q:如何促进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A:规划好测试岗位,如测试经理、TSE、TE、田主等岗位,把测试各种活动划分到不同岗位,制定好各项工作的准责与输出件,确保大家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目标Q:华为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实现亿级物联网平台在资源调度、任务分配、负载均衡等方面的优化?A:性能测试采用分层看护的方式:一、性能调优,重点关注性能目标的达成,主要在产品初期及有重大特性合入时,通过手工测试,自动采集数据的方式开展;二、完成性能调优后,使用性能数据建模的方式,采集指标、建立基线,自动例行看护指标有没有劣化。此活动可通过综合话务模型和单业务性能两个活动例行看护Q:在测试方面采取了哪些特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没有一些关键指标或技术用于评估和保障平台的质量?A:当前的研发流程普遍强调高效、快速,不论是多迭代开发模型还是devops流程,月度制定测试策略及月度评估风险都是必要的,及时应对研发过程的风险,调整测试活动,可以让策略更具备可执行性与评估有效性;产品的指标主要是业务SLA,如TPS、时延,以及资源占用情况,如CPU、内存、磁盘、数据库等Q:如何确保测试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否有相关的技术和架构考量?A:测试服务也是一个产品,也需要有测试活动看护,确保运行稳定;推荐通过灰度发布的方式提供新特性,如果新特性有问题,可以快速回退,不影响日常的测试工作Q:在实现自动化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是否有一些最佳实践或工具推荐?A:性能、可靠性复用功能的自动化脚本,这是一个比较省人力的实践,但这比较考验测试架构师的能力,华为测试团队也有比较强的研发能力,现在也以服务的方式在华为云上提供使用,请参考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cloudtest/index.htmlQ: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对亿级物联网平台进行大规模压力测试,以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A:性能测试采用分层看护的方式:一、性能调优,重点关注性能目标的达成,主要在产品初期及有重大特性合入时,通过手工测试,自动采集数据的方式开展;二、完成性能调优后,使用性能数据建模的方式,采集指标、建立基线,自动例行看护指标有没有劣化。此活动可通过综合话务模型和单业务性能两个活动例行看护Q:为啥要区分微服务和云服务的性能可靠性呢?对外体现云服务不可以么A:如果只是考虑通过测试发现问题的角度,的确只做云服务性能测试就足够了,但因为测试手拿着产品数据,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提升性能问题的解决效率,也是测试可以带来的价值,通过微服务的性能测试报告,可以协助开发快速对性能问题定界定位Q:物联网平台自动化测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A:首先需要有两个岗位,一是测试架构岗位,负责自动化框架制定,需要重点关注测试各项活动的能力复用,不能让测试人员各自为政,引入五花八门的测试工具开展测试,这样会导致严重的浪费;二是测试执行人员,及时分析测试工程能力需求,与测试架构师讨论自动化方案;这两个岗位配合好了,可以提升自动化效率。自动化的顺序建议是功能->性能->可靠性,因为功能可以为性能提升基础脚本,性能可以为可靠性提供背景流量。Q:针对高可靠性需求,物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选型有哪些?A:华为云基础底座已提供了多AZ、容器、网格、数据库、消息中间件等服务,这些服务本身有专职团队在运维,可以提供高可靠性能力Q:能举例说明一下目前IOT应用场景及其表现出来的特性A:可以参考IOT的产品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bestpractice-iothub/iot_bp_0022.htmlQ:平台是如何进行设备管理和配置的,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通信?A:可以参数IOT平台不同设备接入的实践案例,了解详细的设备管理、配置方案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bestpractice-iothub/iot_bp_0022.htmlQ:IOT 采用消息中间件是固定的吗A:IOT主要使用的消息中间件有KAFKA、PULSAR、AMQP,会按不同的业务特点进行选择Q:调用数据库的时延是通过哪个组件实现的A:通过切面技术对数据库组件进行监控,统计调用时延Q:老师说的10秒作为一个周期,上传统计数据,那10秒内的数据存在设备端还是服务端A:10秒上报的是各微服务接口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上报前,是存在微服务的内容中的,因为只是统计数据,内存占用非常小Q:华为云是否有对应的测试服务,用于测试性能和可靠性A:华为云的testservice可以提供性能测试: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cloudtest/index.html 华为云的MAS可以提供混沌故障注入: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mas/index.htmlQ:最终通过哪些指标,来判断这个系统是OKA:产品的指标主要是业务SLA,如TPS、时延,以及资源占用情况,如CPU、内存、磁盘、数据库等Q:如何降低染色技术对性能的影响?A:不过度采集数据,只对核心的、异步的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发现某业务SLA不达标,则对此业务进行染色,协助问题分析;性能场景下,不采集消息体内容,只对数据进行统计,如微服务1秒内收到10个请求,那就只上报10这个统计值,而不上报10个消息体Q:在物料或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进行亿级连接的性能测试,有没有好的模拟和替代验证方案A:可以在微服务内部署AGENT的方式,对各种录制的流量进行回放;AGENT是使用切面技术实现Q:设备负载一般保持在多少比较合理A:建议一倍规格下50%左右,过高无冗余,过低有浪费Q:在面对网络不稳定或设备故障时,平台有哪些容错和恢复机制?A:平台提供了离线数据缓存能力,可以在设备上线后把数据下发给设备Q:平台是如何实现设备间的实时通信和协同工作的?A:IoT平台提供了规则引擎能力,可以实现数据与设备之间的联动,详情可参考: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iothub/iot_01_0022.htmlQ:流量回放如何处理响应或者请求中需要修改的信息A:测试服务提供了界面,可以对回放流程中的所有消息体进行编辑,包含引入变量Q:测试开发工程师,既要懂测试,又要懂代码开发,如何兼顾?A:通过写测试服务代码,对被评估对象进行评估,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手工测试Q:调用连技术,对性能的影响如何降低?A:不过度采集数据,只对核心的、异步的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发现某业务SLA不达标,则对此业务进行染色,协助问题分析;性能场景下,不采集消息体内容,只对数据进行统计,如微服务1秒内收到10个请求,那就只上报10这个统计值,而不上报10个消息体Q: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平台是如何进行高效存储和查询的?A:华为云提供的RDS、DDS等数据库,支持高效的数据处理Q:平台支持哪些种的通信方式?wifi、蓝牙、网络?A:IOT支持的接入协议可参考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iothub/iot_01_01271.htmlQ:这个系统有结合AI吗A:有的,可以参考案例描述: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bestpractice-iothub/iot_bp_0224.htmlQ:300台设备,要实现您这样的自动化测试,大概需要多少台服务器,具体是什么样的配置A:300台设备的模似,只需要一个性能测试执行机,当前执行机最小配置是2U4GQ:流量回放如何处理响应或者请求中需要修改的信息A:测试服务提供了界面,可以对回放流程中的所有消息体进行编辑,包含引入变量Q:缓存故障,一般会导致数据丢失。为什么redis和mongo能互相替代?他们的数据是实时同步的吗A:不是全部数据都缓存,需要支撑核心业务的数据会进行缓存,如租户的鉴权数据,不需要每次业务都去查鉴权数据,可以缓存到REDIS中,每10分钟去更新一次就可以了。如果REDIS故障了,可以把这个数据缓存到MONGO中。REDIS和MONGO互替是一种BYPASS思路,需要结合微服务支撑业务的实践,做一定的设计,而不是全量数据同步。Q:故障是如何注入到微服务中的,通过什么proxy桥接吗?A:对的,通过proxy打通测试服务与容器网络的通信Q:自动生成的自动化测试的脚本是用python写的吗A:我们这边的实践是全部用JAVA,如果你对PYTHON更熟练,也可以用PYTHONQ:华为如何利用测试服务化来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对于质量保障的看法和实践经验是什么?A:测试服务化的目地是可以提供接口启动不同的测试活动,并自动输出测试报告,这样可以方便与流水线进行对接Q:故障注入有哪些类型?A:故障注入的目标是仿真云服务运行环境异常,有虚拟机(包含了虚拟机CPU、内存、磁盘、网络等资源)、容器(包含了虚拟机CPU、内存、磁盘、网络、协议组件等资源)、依赖云服务(包含数据库、消息中间件、鉴权等云服务)、整局故障(AZ下电、REGION重启等)Q:作为开发者在物联网平台测试中如何借鉴和引入行业内先进的测试理念和技术?A:华为云有较多较好的测试实践,并以云服务方式开放出来供大家使用。华为云的testservice可以提供功能、性能测试: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cloudtest/index.html 华为云的MAS可以提供混沌故障注入: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mas/index.htmlQ:怎么获取丢包率?能详细说一下吗A:通过切面技术,对微服务流量入口方法,针对染色数据进行调用统计打点,对微服务流量出口方法,也针对染色数据进行调用统计打点。从而形成微服务入口、出口流量的数量统计,如果微服务出现了丢包,说明微服务丢数据了,也可以对比两个微服务的统计数据,从而得出微服务间是否有传输丢失Q:在面对不同通信模组和网络质量差异的情况下,平台如何设计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以确保网络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效率?A:针对低功耗、小带宽要求的设备,我们会建使用DTLS+进行加密通信,这样可以简化协议交互流程,减少功耗与带宽开销Q:是否可以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在大型软件系统测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A:最主要还是通过数据监控被测系统,拿到越多数据,就可以对被测系统评估得越充份,通过切面技术,对微服务进行方法级的数据获取,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建议可以了解一下切面技术,通过这个点,来拓展数据获取思路Q:测试开发工程师,既要懂测试,又要懂代码开发,如何兼顾?A:通过写测试服务代码,对被评估对象进行评估,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手工测试Q:在确保物联网平台高性能的同时,如何控制成本?A:对平台进行性能测试时,我们会关注资源开销情况,对开销过高或过低,我们都会关注,开销过高,会通过云服务及微服务性能测试报告分析优化点;开销过低,我们会建议通过微服务合并的方式,减少微服务容器过多带来的无效开销。Q:如何解决物联网平台的海量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难题?A:几个比较经典的实践:1、微服务业务无状态化处理,借助华云CCE扩容微服务实例,提升平台的设备接入能力以及并发处理能力;2、使用华为云KAFKA作为微服务间数据总线,微服务通过异步流程处理业务,减少因业务响应时延过大,导致微服务线程占用时长过长,降低业务处理效率的风险,同时可以快速先响应,再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可以通过异步查询,或者结果订阅的方式获取;3、通过REDIS缓存依赖数据,避免多实例高频调用依赖服务接口做数据查询,减少数据查询开销和微服务性能负担Q:TraceId在微服务之间是怎么传递的A:HTTP、KAFKA等协议可以通过把traceid放到头域进行跨微服务传递,微服务内部,可以通过threadlocal变量做线程间传递Q:在华为实现测试服务化的过程中,哪些关键技术和架构调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如何评价这些变革对于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的影响?A:我们的实践中,最关键的技术,我觉得是把切面技术应用到了微服务数据采集上,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采集到微服务方法级数据,可以协助我们做更详细的数据分析;另外,我们还把采集到的数据做到了可回放,这让我们可以用少量物料就开展微服务级性能、可靠性测试;数据越多,对我们的评估肯定会越准确,且可以协助开发进行更准确的问题定位Q:测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A:效率的核心还是工程能力,不能过度依赖人员能力,工程能力决定了团队的效率的底线,人员能力决定的是队团的上限,测试人员一定要有开发能力和规划能力,不然只会被牵着鼻子走,成为打下手的角色。Q:调用链染色技术,对性能有影响,如何降低这个影响?A:不过度采集数据,只对核心的、异步的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发现某业务SLA不达标,则对此业务进行染色,协助问题分析;性能场景下,不采集消息体内容,只对数据进行统计,如微服务1秒内收到10个请求,那就只上报10这个统计值,而不上报10个消息体Q:能否详细描述华为从手工测试转向自动化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在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哪些策略或实践最为有效?A: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测试人员不论水平高低,都可以写自动化脚本。我们的实践是核心测试人员,有能力写代码的测试人员,把自动化功能模块化,可以通过界面拖拽的方式,编辑自动化流程,降低自动化门槛Q:什么叫数据染色?是打印日志吗A:数据染色,是对外部接口带上trace id,并且这个trace id可以在全业务流程上传递,这样可以通过各微服务对trace id的感知,上报染色数据的相关数据,如消息体、接口调用时延等Q:随着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平台是如何进行水平扩展和弹性伸缩的?A:我们是通过测试执行机容器化,横向扩容容器的方案,提升测试执行机整体性能Q: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平台采用了哪些加密和认证机制?A:主要有DTLS、DTLS+、MQTTS,更详细介绍可参考产品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roductdesc-iothub/iot_04_00115.htmlQ:在测试过程中是如何去定位测试BUG发生的位置的A:可以通过调用链和日志进行问题定界定位Q:如何模拟千万级设备连接测试?A:我们是通过性能测试执行机容器化,横向扩容容器的方案,提升测试执行机整体设备模拟性能Q:华为云IoT支持多少通讯协议的接入?和OceanConnect的关系是什么?A:IOT支持的接入协议可参考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iothub/iot_01_01271.html,OceanConnect是华为云IOT以前的一个品牌名称,现在统一为华为云IoTQ:华为云物联网平台在服务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时,是如何进行个性化定制和优化的?A:华为云IOT与各行业已有或新进入的IT伙伴,共同使能行业智能升级,同时,华为云IOT会把行业实践经验总结到行业平台套件中,如工业物联网平台、智慧交通平台等,提升行业智能化效率Q:Iot数据质量把控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性机制如何实现A:IOT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可参考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roductdesc-iothub/iot_04_00115.htmlQ:染色数据的特质是什么?A:数据染色,是对外部接口带上trace id,并且这个trace id可以在全业务流程上传递,这样可以通过各微服务对trace id的感知,上报染色数据的相关数据,如消息体、接口调用时延等Q:您们的iot云系统,能不能和其它电云系统,互为冗余运行A:华为云IOT支持数据订阅,其他电云系统可以通过数据订阅的方式,获取华为云IOT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其他电云系统也可以将数据推送到华为云IOT系统,从而实现数据的互备想要了解更多华为云IoT 相关知识,欢迎观看DTSE Tech Talk 系列技术直播
  • [技术干货] 【DTSE Tech Talk 精选问答】NO.53丨CCE Autopilot:华为云容器全面进入“自动驾驶”时代
    华为云容器已全面进入“自动驾驶”时代! CCE Autopilot为你带来基于Serverless基础设施的企业级Kubernetes集群服务,集群节点全托管,无需配置和运维基础设施,运维效率提升90%。提供应用智能调度,极致弹性等管理编排能力,帮你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高效构建业务。直播链接:cid:link_0Q:采用CCE Autopilot后,对于成本控制有哪些积极影响?A:降低节点管理和资源碎片带来的成本Q:CCE Autopilot是否兼容其他主流的云原生技术如Istio、Prometheus等?A:兼容operator,只是DS场景有一定改造Q:用户如何通过CCE Autopilot获取详尽的集群监控信息和日志记录?A:支持,但集群管理日志不对外体现。Q:CCE Autopilot是否支持多种计算实例类型的混合部署?A:支持,AP不限制业务类型Q:在使用CCE Autopilot时,用户如何监控和管理资源的使用情况?A:兼容prometheus生态,支持工作负载维度的监控Q:如果需要与其他云服务集成,CCE Autopilot提供了哪些接口或协议?A:标准的K8S接口+CCE自研接口可供集成Q:CCE Autopilot是否支持与其他云服务或平台的集成?A:标准的K8S接口+CCE自研接口可供集成Q:CCE Autopilot对于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有何显著提升?A:客户不感知硬件资源,由华为云托管维护Q:华为云容器是否提供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功能?A:支持DEW插件和K8S secrets对象Q:CCE Autopilot 如何与现有 IT 系统和管理工具进行整合?A:标准的K8S接口+CCE自研接口可供集成Q:在 CCE Autopilot 中,如何进行应用的健康检查和自动恢复?A:支持K8S标准的probe健康检查机制Q:Pod在CCE Autopilot中是如何进行扩缩容的?A:支持指标、时间段等扩容策略Q:Node在CCE Autopilot中是如何被纳入管理范围的?A:Autopilot基础设施托管,包含master和nodeQ:安全方面,CCE Autopilot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CCE Autopilot 的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如何?A:Autopilot兼容helm、operator和标准的K8S接口可供对接使用Q:CCE Autopilot如何保证资源的安全性与隔离性?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如果资源池水位不足,CCE Autopilot会如何响应?A:本次分享的水位控制主要针对预热场景,如果水位过低影响资源弹性速度Q:Eval-policy worker在资源池水位评估中起到什么作用?A:用于水位策略的制定,支持多策略权重配置,更好的调整水位控制策略Q:评估资源池水位时考虑了哪些因素?A:支持多策略权重配置,更好的调整水位控制策略Q:CCE Autopilot的资源池水位评估是如何进行的?A:支持多策略权重配置,更好的调整水位控制策略Q:CCE Autopilot资源池与其他服务是如何集成的?A:Autopilot兼容helm、operator和标准的K8S接口可供对接使用Q:是否支持与大数据处理框架的集成?A:Autopilot兼容helm、operator和标准的K8S接口可供对接使用Q:对于计划使用CCE Autopilot资源预热功能的客户,有哪些建议和经验分享?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如何利用CCE Autopilot的资源预热功能提高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在使用资源预热功能时,用户需要关注哪些最佳实践?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如何评估资源预热功能的投资回报率和成本效益?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CCE Autopilot的资源预热功能是否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在使用Autopilot时,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是否支持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水线的集成?A:Autopilot兼容helm、operator和标准的K8S接口可供对接使用Q:如何保障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隔离性?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在使用资源预热功能时,如何降低运维成本和复杂性?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CCE Autopilot的资源预热功能是如何实现的?A:资源预热功是CCE Autopilot管理面特性,用户不直接感知。预热是弹性加速的手段之一。Q:CCE Autopilot的安全策略有哪些?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CCE Autopilot支持哪些CI/CD工具集成?A:Autopilot兼容helm、operator和标准的K8S接口可供对接使用Q:CCE Autopilot的数据存储方案是什么?A:CCE Autopilot支持pv/pvc/storageclass/configmap/secret/emptydir等K8S存储配置Q:CCE Autopilot支持哪些存储选项?A:CCE Autopilot支持pv/pvc/storageclass/configmap/secret/emptydir等K8S存储配置Q:使用CCE Autopilot进行容器管理时,有哪些安全特性?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CCE Autopilot是否集成了华为云的其他服务,如存储、网络、监控等?A:存储已和SFS等集成,网络已和ELB/VPC等集成,运维已和LTS/AOM集成Q:在CCE Autopilot中,如何保障Kubernetes集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Q:CCE Autopilot如何确保容器的安全性和隔离性;它采用了哪些安全机制来防止容器之间的攻击和数据泄露?A:Autopilot是单租服务,不会与其他租户共享节点和集群资源。且同时支持K8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想要了解更多华为云CCE Autopilot相关知识,欢迎观看DTSE Tech Talk 系列技术直播
  • [技术干货] 【DTSE Tech Talk 精选问答】NO.52丨下一代积木式智能组装编排,集成开发效率10倍提升
    想了解最新的低代码集成开发趋势和新一代技术吗?本期直播将解读iPaaS领域最新技术动向,介绍华为云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ROMA Connect,理论+实战揭秘新一代组装式融合集成平台架构和核心技术。ROMA Connect融入低代码开发和组装式交付理念和最新的AI技术,预置丰富的连接器和模板,低门槛起步托拉拽编排,基于自然语言生成集成流,集成开发效率10倍提升,加速企业流程数字化和应用创新。直播链接:cid:link_0Q:在数据传换方面,华为云ROMA Connect提供哪些解决方案?A:提供组装式编排开发数据转换的能力,支持数据筛选、数据拆分、数据转换、数据排序、数据映射等多种预置数据处理器Q:集成平台如何应对数据量和并发量的增长?A:具备弹性扩容能力,按需扩展实例规模,增加数据处理能力和集成并发能力Q:ROMA Connect是否提供API管理功能?它如何处理API的安全性和性能问题?A:提供API管理能力,支持API鉴权管理和流控策略,并支持扩容增加更高的API并发量Q:组装式融合集成平台架构与传统的集成平台有何不同?A:组装式集成平台架构上支持海量的异构连接,并通过API或事件封装业务能力,通过组装编排的方式完成集成Q:什么是“断点调试”,在华为云ROMA Connect中如何应用?A:通过设置类似代码调试的“断点”的方式,给集成流设置“断点”,进行断点调试,查看单步的上下文信息,诊断问题Q:如何通过华为云ROMA Connect实现多语言SDK的支持?A:ROMA Connect支持Java、Pyphon、Go等多语言SDKQ:如何通过华为云ROMA Connect连接数据库/仓/湖和EDI协议?A:ROMA Connect预置数据库/仓/湖和EDI协议等连接器,并支持自定义开发新增连接器Q:如何理解算力以RCU单元化管理的意义?A:RCU(ROMA计算单元)统一了集成组件运行时,算力以RCU单元化管理,用户灵活按需分配算力,灵活分配给不同的集成能力,并灵活扩容,统一计费Q:在积木式组装中,如何实现多区域销售信息的同步和查询?A:产品预置多区域销售数据处理模板,分别调用区域A和区域B的RESTful API接口,查询销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销售数据排序结果Q:在华为云ROMA Connect中,如何自定义连接和事件协议?A:通过自定义连接器功能,导入Open API标准的文件,创建一个自定义的Open API连接器Q:在设备集成方面,华为云ROMA Connect提供哪些功能?A:设备集成提供MQTT、ModBus等标准协议,安全接入海量设备,设置数据转发规则,设备和应用之间双向同步Q:华为云ROMA Connect中的策略路由和秒级流控是如何实现的?A:在APIC中设置路由和流控策略实现Q:华为云ROMA Connect如何支持开放连接设备协议和自定义连接?A:ROMA Connect支持MQTT、ModBus等设备连接协议,并通过自定义连接器的方式做自定义扩展Q:如何平衡低代码开发的灵活性和规范性?A:制定低代码开发规范和评审发布机制,建议对低代码开发的组件以标准的API规范开放接口,提升可复用性Q:低代码集成开发对开发人员的技能要求有哪些变化?A:低代码集成开发对编程语言的掌握的要求更低,更关注于核心业务逻辑,起步门槛更低Q:ROMA Connect 如何实现低代码开发和组装式交付结合?A:在ROMA Connect中,低代码开发和组装式交付的方式是融为一体的,基于预置或自定义的连接器组件,在图形化托拉拽编排的过程中实现组装式交付Q:低代码集成开发如何降低开发成本?A:低代码集成开发减少了开发环境搭建成本,设计即开发,通过屏蔽环境差异实现一次开发多环境成功部署,减少了不同环境差异引起的反复调试成本Q:低代码平台如何帮助全民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A:低代码平台预置了丰富的连接器和处理器等,通过托拉拽编码的方式即可开发出所需的集成应用,并支持可视化断点调试、一键部署等,提供开发效率和质量Q:ROMA Connect如何融入低代码开发理念?A:ROMA Connect提供100+连接器和200+模板,通过低代码托拉拽编排的方式进行集成开发Q:低代码集成开发对非技术背景的开发者友好吗?A:非技术背景的开发者是各自领域的业务专家,由于低代码技术的学习和使用门槛较低,业务领域专家可以快速学习上手低代码开发,发挥业务专家的领域优势Q:低代码开发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A:吸引业务团队的领域专家参与到数字化应用建设中来,提升应用对业务需求的满足度,缩短上线开发周期,推动更广泛的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Q:如何使用 ROMA Connect 进行托拉拽编排?A:基于组合应用模板或者全新创建组合应用,托拉拽添加连接器、处理器,点选配置,调试和发布部署应用Q:ROMA Connect是否支持自定义连接器和模板的开发?A:支持,可以导入Open API描述创建自定义连接器,把创建的组合应用发布为模板Q:ROMA Connect如何支持版本控制和代码回滚?A:支持版本管理,可以创建维护多版本,并可以回滚到某个之前的版本Q:AI 技术在集成开发中的应用有哪些?A:AI技术在集成开发中的应用可以非常广泛,例如可以提升开发者交互体验,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搭建开发脚手架,提示开发内容,智能诊断调试Q: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在当前技术趋势中的地位如何?A:iPaaS是新一代云化环境下的集成平台技术,融合了容器化、Serverless、低代码等技术,兼容更多的集成技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演进能力,AI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开发效率Q:ROMA Connect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集成开发效率?A:ROMA Connect提供智能助手,用户输入一段文字描述,ROMA可以把自然语言描述做分析理解生成集成业务流,这个过程是实时交互的,通过提示语、关键字预测,提高输入效率Q:基于自然语言生成集成流对系统环境有哪些要求?A:基于自然语言生成集成流对用户系统环境没有特别要求,自然语言的分析处理等工作在ROMA Connect云端完成Q: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低代码集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如何?A:人工智能在低代码集成开发中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大幅降低集成开发脚手架的搭建过程,并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及时给出提示意见,以及帮助开发者完成部分集成业务逻辑的创建Q:华为云ROMA Connect如何实现智能融合集成?A:ROMA Connect提供一站式集成平台,支持丰富的集成连接器和集成模板,融合消息、API、数据、设备多种集成模式,智能助手辅助完成集成业务流搭建和开发调试Q:预置连接器和模板对集成开发者有哪些优势?A:预置的连接器和模板大幅降低了开发的起步成本,无需从零开始查找和建立对集成对接的连接,托管给连接器管理维护集成对象资源,不同场景的模板给开发者提供了集成参考和集成脚手架Q:如何将华为云ROMA Connect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文化和战略中?A:建议在企业技术战略规划中思考集成架构成熟度和演进路线图,建立匹配业务蓝图规划和业务架构的集成架构原则、规范、最佳实践,以及对应的赋能体系Q:如何确保华为云ROMA Connect与企业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和平滑过渡?A:建议和应用现代化6R相结合,采用双模式集成平台,在现有系统上云和改造的过程中,将集成迁移至由ROMA Connect平台承载,旧集成平台逐步日落Q:ROMA Connect是否提供了培训和认证计划?A:提供培训服务以及企业应用集成平台工作级开发者认证Q:如何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使IT和OT数据无缝连接?A:采用IT和OT融合集成策略,通过设备集成方式集成海量OT设备,设备数据实时上报,IT应用消费设备数据,并通过消息集成等方式下发指令给OT设备,实现融合创新想要了解更多华为云ROMA Connect相关知识,欢迎观看DTSE Tech Talk 系列技术直播
  • [数据库] 【云数据库RDS】DRS数据同步延迟 原始值 > 600,000 ms
    问题现象:DRS数据同步延迟 原始值 > 600,000 ms  解决办法:数据同步延迟的原始值大于 600,000 毫秒(或 600 秒)意味着数据同步服务的延迟较高。这种高延迟可能会对数据同步的实时性和一致性产生影响。如果您需要实时的数据同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延迟:1、网络优化:确保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并根据需要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2、数据库性能调优:对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确保数据库能够处理高负载,并提高数据复制的速度。  
  • [存储] 【对象存储服务 OBS】通过临时URL上传图片报错403没权限
    问题现象:使用临时URL进行上传对象(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sdk-java-devg-obs/obs_21_0901.html#section6)时,上传报错提示403没有权限: 解决办法:1、检查桶策略 授权操作中是否选择PutObject动作(可用作PUT上传,POST上传,上传段,初始化上传段任务,合并段)  反馈:桶策略中已选择允许PutObject动作后,上传成功,但上传obs中的图片无法查看且比原始文件大一些。2、Content-Type请求头必须要设置,且生成时设置的值要和请求临时URL时Content-Type值一致,且通过临时URL上传对象,上传文件时请求体类型需要选择binary(文件大小不会改变),不可以用form-data(文件会变大且无法打开)。
  • [应用中间件] 【分布式缓存服务Redis版】分布式缓存服务的所有可用区获取不到,通过IAM接口查询到的所有可用区与分布式缓存服务控制台可选的可用区不完全匹配。
    问题现象:分布式缓存服务Redis版中没有找到可以查询服务所支持的所有可用区API,通过IAM的查询区域列表API查询的的可用区并不能跟分布式缓存服务Redis版控制台创建实例时的可用区匹配,如:下图中查出的华北-北京金融二,在创建分布式缓存服务时并无法选择到。解决办法:方案一:使用IAM服务查出的可用区域并不是所有都适用于分布式缓存服务,所以会有不一致,您可以使用分布式缓存服务提供的查询产品规格(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api-dcs/ListFlavors.html#ListFlavors__response_FlavorAzObject)接口查询出分布式缓存服务支持的可用区。其中区域可以通过IAM的查询区域列表接口查询: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api-iam/iam_05_0001.html(IAM查出的是所有的区域,有些是未对外部开放的,会导致有些区域用来查询时会报错,这是可以预知到的问题,可以在代码中针对改异常处理跳过), 方案二:用查询可用区信息接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api-dcs/ListAvailableZones.html 即可。其中的区域可以直接从地区和终端查询页面获取,在代码中定义一个区域数组遍历。 
  • [存储] 【对象存储服务 OBS】OBS endpoint怎么购买?obs.cn-southwest-2.myhuaweicloud.com endpoint页面提示'未找到服务'
    问题现象:OBS endpoint怎么购买?obs.cn-southwest-2.myhuaweicloud.com endpoint页面提示'未找到服务'购买页面: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vpc/?agencyId=0e9eaba248314778aec89cf440a55c06&locale=zh-cn&region=cn-southwest-2#/ep/create解决办法:OBS的终端节点不需要单独购买,只需要购买终端节点对应的区域(cn-southwest-2)的OBS,该桶就是用的区域对应的终端节点(obs.cn-southwest-2.myhuaweicloud.com)。
  • [存储] 【对象存储OBS】项目使用antd 4.* 进行文件上传,报跨域CORS err
    问题现象:上传时会报跨域问题。其它项目调用同一个桶就是正常的。项目使用 antd 4.*,的upload 组件解决办法:1、配置obs 桶 CORS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bestpractice-obs/obs_05_1800.html2、antd 组件 默认会在请求头添加代码如图,设置为null 则可以 
  • [数据库] 【RDS for MySQL】链接异常:Host ‘host.docker.internal‘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
    问题现象:ECS链接RDS异常Host ‘host.docker.internal‘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 解决方案:使用 select user,host from user; 命令查看 root 用户的 host,可以看到默认是 localhost。此问题由于默认配置只允许使用 localhost 访问,我们修改下参数即可。修改 root 用户的 host 为百分号后就可以用 ip 访问了:update user set host='%' where user='root';然后 flush privileges; 使之生效。     
  • [数据库] 【RDS for MySQL】rds的MySQL分表, 分表的数据结构都一样, 可以使用一个index吗?
    问题现象:rds的MySQL分表, 分表的数据结构都一样, 可以使用一个index吗? 解决办法:如welink沟通,是否使用同一索引查询分表性能上差距不大。一般情况下,一条索引和两条索引性能不会差很多,除非数据量超级大,那这样一个索引就会比较耗时间。如果选择两个分表使用一个索引,可以用别名,也可以用user*,但是用一个索引有两个风险:1、如果两个表的数据格式存在不一致,可能会写不进去。如果数据格式完全一致,那没问题。2、不能用ID索引,因为两个表的ID是独立的,用ID索引会存在把另一个表相同ID的给覆盖掉。即 如果表里有主键,也就是写入索引需要指定 _doc ID,如果两表里面都有这个值,写入ES 索引会覆盖更新。不执行ID写入,这个没有影响因此在性能差距并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分表共用一条索引和分表使用两条索引您可以根据利害自主选择。   
  • [安全与监管]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通过第三方IAM登录进来的用户,属于云联邦体系,无法在codearts中分配IPD项目成员,并且项目创建权限不生效。
    问题现象:Q1:使用主账号登录, 为IAM登录用户分配项目权限,IPD项目成员邀请和租户设置中分配创建项目的权限,邀请成员时报参数异常, 分配项目创建权限无效,用户依旧无法创建项目.Q2:您好,邮箱已提供,对于项目创建权限的问题, 是所有对接后的云联邦账号都不生效但是成员邀请的问题,scrum类型的项目是可以正常邀请云联邦的账号,只有ipd类型的项目不能邀请。Q3:我们的策略是需要我们公司的域账号进行登录和后续的操作,之前提供的那个文档里是打通我们域账号登录华为云的过程。麻烦您安排远程协助我们下吧。Q4:规则调整后可以使用username登录, 不存在@符号了。 现在就是希望能帮忙问1下, 这通过iam登录过来的用户在哪里可以管理。  目前同样的账号再次登录会识别为新账号,这部分账号关系不知道在哪里删除。Q5:我们是企业联邦的用户方式,在身份提供商页面没有找到管理用户的地方。并且我们尝试删除了之前配置的身份提供商, 但是删除后, 之前登录的用户也还能看到。Q6:我们在您这边同事的协助下重新配置了iam登录的方式, 现在不用云联邦体系, 使用子账号的方式进行iam授权了但是我们这边只给提供了iam readonlyaccess这一个权限可是登录进来的人, 都能查看主账号的后台,能够购买服务变更服务套餐。请问如何配置权限, 才能限制iam登录的子账号 不能读取主账号的后台数据 ? 解决办法:A1:麻烦您提供下邮箱,这边可以远程拉您看一下。远程拉会协助需要元旦之后跟您联系,建议您再看看iam这块联邦认证账号有没有什么还没有完善的信息,此账号可能涉及到是否启用,且拉的这个账号先登录下华为云A2:您这边需要拉进来的账号登录过华为云了嘛?如果登录过了仍存在权限问题,为您远程拉会处理。A3:会议链接已发送到您的邮箱。A4:已跟IAM接口人沟通,虚拟用户是映射规则决定的,个人信息登录之后没有办法修改。但是可以通过配置身份转换规则来指定登录进来的联邦用户的用户名。您需要创建身份提供商,且配置身份转换规则,重新让云联邦用户登录进来,相关操作内容可以参考如下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iam/iam_08_0004.htmlA5:您说的IAM登录过来的用户是否是企业联邦的用户方式?如果是企业联邦的用户方式,您可以在昨天的身份提供商页面进行删除。如果是华为云账号登录使用IAM进行管理分配权限,可以在管理控制台用户/用户组进行删除。如果您是其他的问题,请附上对应截图和说明A6:您首先在您的IAM控制台界面用户下查看是否有您需要删除的用户,codearts应该是同步了IAM账户下的所有子用户。您可以在项目成员列表管理下将需要移除的用户移除项目:A7:您可以创建用户组,并给用户组成员授权策略或角色。如果是符合您要求的权限,建议您选择Tenant Guest角色权限,是对除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外,其他所有服务的只读权限:权限对应的内容可以参考如下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permissions/iam_01_0001.html创建用户组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如下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iam/iam_03_0001.html且IAM子用户是具有查看云资源的使用,实例信息等情况的, tenant guest已是对云服务最大程度的限制权限。   
  • [数据库] 【云数据库GaussDB(for MySQL)】引入opengauss包导致dws相关sql执行报错 ERROR: function working_version_num() does not exist
    问题现象:在引入opengauss包调用dws相关sql后,报错ERROR: function working_version_num() does not existNo function matches the given name and argument types. You might need to add explicit type casts. 解决办法:此问题可能是因为引入的opengauss包中没有包含所需的函数或方法。您需要检查opengauss包的版本和内容,确保其中包含了名为"working_version_num"的函数。可以通过查看opengauss包的文档或源代码来确认。如果确认opengauss包版本正确且包含了所需函数,但仍然出现函数不存在的错误,可能是因为opengauss包没有正确加载或配置。您可以检查一下opengauss包的加载方式和配置文件,确保正确加载并配置了所需函数。  
  • [技术干货] 《华为云DTSE》期刊2023年第三季企业服务专刊,聚焦2B企业场景,传递DTSE优秀企业业务与行业实践
    开发者是华为云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云上开发,对开发者来说,是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新的机会。软件行业、企业IT面向云化或者数字转型,普遍存在业务规划不清晰、业务模块耦合、SaaS化不彻底、技术架构腐化、流程不规范、新兴云服务不知道如何使用等痛点,导致企业在产品创新、迭代、扩展、更新节奏上存在一系列业务问题。针对具体企业场景,华为云DTSE将华为云能力与企业业务结合,解决客户技术问题,将华为云能力与企业业务与行业实践结合,沉淀行业应用和经验,支持客户业务成功,是践行、落地和检验DTSE工作的关键方式之一。鉴于此,此次DTSE期刊聚焦2B企业场景下DTSE对开发者的技术服务,将优秀实践集中传递给大家,为每个企业、每个人提供技术服务,让工作更轻松,推动华为云在各领域的开发者中更多、更好、更顺利的使用。点击立即下载>>《华为云DTSE》期刊2023年第三季企业服务专刊期刊目录:1、开发者创新中心践行生态型发展模式,以商业化运作实现与当地产业融合 (开发者创新中心)——汪盛、崔晓露、马立恒、刘俊辉、毛文远2、Serverless Streaming:毫秒级流式大文件处理探秘 (PaaS)——钱洁龙、周平山3、解密华为云媒体网络底座ADN (媒体)——丁凯、李胜强4、 基于华为云GES的九洲平台确定性运维实践(EI)—— 华为云GES团队、华为云SRE九洲团队5、予力八六三软件应用现代化,提升DevSecOps效能,探索全球交付之路 (生态发展 )—— 杨兵、王滨、李卓6、从“制造”到“智造”:华为云携手无锡云数助推塑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赋能云)—— 司家成7、冲破传统健康监测桎梏,华为云DTSE携手“灵康宜”创造健康生活 (赋能云)—— 夏崎峰8、 华为云DTSE助力车卫士技术架构升级,探索智能出行行业数字化新路径 (赋能云) ——章文奇9、OREL IT Sri Lanka's R&D efficiency Boosted Through CodeArts Integration(海外亚太)——卢义峰附件:华为云DTSE期刊-第三季V1.2-对外.pdf
  • [热门活动] 2024步履不停丨HCDG城市行南京站圆满落幕
    回首2023,HCDG(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组织)累计在25座城市,共举办30+场技术沙龙。展望2024,华为云将一如既往帮助开发者成长,持续赋能开发者云上创新。1月16日,“数字应用 洞见未来”应用现代化专题思享会——HCDG城市行南京站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吸引30+家企业CTO等技术高管相聚在秦淮河畔,现场围绕企业数字化变革新动能、应用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鸿蒙生态与应用开发等议题,一同探讨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路径。以数字化变革构建伙伴企业新动能随着数实融合不断深化,传统应用架构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增长诉求。企业都在力求提高自己的敏捷性,以便更快地创新和响应变化。江苏云生态发展与运营部技术专家马德锦表示,“华为云开发者技术服务专家(DTSE)将以专业的技术服务助力应用构建质效提升,帮助开发者提升开 发效率和创新能力。新的一年里,希望与开发者们共同成长,不断释放产业创新源动力。”▲ 江苏云生态发展与运营部技术专家 马德锦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应用现代化是提高企业业务敏捷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华为云一直是应用现代化的践行者和企业推进应用现代化的使能者。技术分享环节,华为云应用现代化架构师宋志刚对应用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解读。华为云通过提供“组装式交付、数智驱动、研发数字化、服务化架构、安全可信、韧性”六大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加速现代化应用构建,成就高质量增长的现代化企业。▲ 华为云应用现代化架构师 宋志刚创新引领未来共建鸿蒙花园智能时代到来,传统操作系统环境下应用开发者面临诸多挑战,Harmony OS是新一代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致力于打造更极致、流畅、安全的用户体验。华为终端云服务开发者生态运营资深专家徐旭彪表示,目前搭载HarmonyOS的生态设备数量已经超过7亿,随着鸿蒙生态发展体系的不断成熟,希望更多的开发者们加入鸿蒙生态,开启鸿蒙原生应用开发。鸿蒙的世界里,没有篱笆,只有共同灌溉。▲ 终端云服务开发者生态运营资深专家 徐旭彪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灿灿亦漫漫在企业分享环节,南京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TO戚俊带来了《国产化浪潮下的应用高效交付》主题分享。国产化背景下应用交付面临适配、性能、环境三大痛点,路特数科通过跨平台机制“兼容并蓄”,不断通过项目实践,实现国产化与云原生的技术融合,大大提升产品国产化交付效率。▲ 南京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TO 戚俊穿越周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南京哈哈智能创始人杨威发表了《产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主题演讲并表示,我们正处在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折点上,通用性人工智能(AGI)是大趋势,是共识。智能化是数字化的上位技术和上位解决方案。2024,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行业内的趋势,顺势而为。▲ 钉钉前技术副总裁&哈哈智能创始人 杨威在活动最后环节,由马德锦和宋志刚为现场参与活动的软件谷内新晋HCDE(华为云开发者专家)进行授牌。、▲ HCDE(华为云开发者专家)现场合影留念截至2023年12月底,华为云全球开发者数量已超550万,通过多元生态协同,全链路赋能全方位助力开发者进行智能化升级,帮助开发者实现应用高效开发、快速增长、商业变现。接下来,华为云HCDG城市行活动还将在大连、武汉、东莞等地相继落地。华为云将继续携手广大开发者,共建产业新生态,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让千万开发者在云上创新,释放数字创新源动力。
  • [数据库] 【数据复制服务DRS】pg数据库迁移上云
    问题现象:客户有线下pg迁移上云需求,数据量几十G,只可以很短停机时间,1.用DRS全量+增量同步是否可以实现2.DRS是否可以实现PG迁移,是否需要配合ugo 解决办法:1、用DRS全量+增量同步可以实现;2、DRS可以实现PG的迁移,DRS实时同步支持线下PG同步到云上PG,您可以参考将PostgreSQL同步到PostgreSQL,参考文档: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realtimesyn-drs/drs_04_0107.html不需要UGO的配合,需注意,PG库的实时同步,每次同步只能选择一个库做同步,多个库的话需要使用多个DRS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