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云云服务器(ECS)系统盘扩容操作分为控制台操作和系统内操作两部分,需按顺序完成。一、控制台扩容系统盘登录华为云控制台访问华为云官网,进入控制台 > 弹性云服务器 (ECS)。停止云服务器(可选但建议)在ECS列表中找到目标服务器,点击更多 > 关机。发起扩容进入ECS详情页,选择云硬盘标签页。找到系统盘,点击更多 > 扩容。设置目标容量(需大于当前容量,且不超过系统盘类型上限)。确认费用并提交。等待扩容完成状态变为“扩容成功”后,进入下一步。二、系统内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扩容后需在操作系统中分配新增空间,具体步骤因操作系统而异:Linux系统(以CentOS 7为例)查看磁盘信息lsblk fdisk -l确认系统盘(如/dev/vda)容量已更新,但分区(如/dev/vda1)未变化。扩展分区使用growpart工具(若无则安装cloud-utils-growpart):growpart /dev/vda 1 扩展文件系统ext4/xfs文件系统:# ext4 resize2fs /dev/vda1 # xfs xfs_growfs /验证df -hWindows系统进入磁盘管理右键此电脑 > 管理 > 磁盘管理。找到系统盘(通常为C:),右键选择扩展卷。按向导操作选择未分配空间,完成扩展。验证打开cmd,输入diskpart > list volume。三、注意事项备份数据:扩容前建议创建快照,防止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分区表类型:MBR分区表最大支持2TB,超过需转换为GPT。费用影响:扩容后按新容量计费,立即生效。常见问题扩容失败:检查是否欠费、实例状态或配额不足。无未分配空间:确认分区表类型,或使用第三方工具调整分区。如果遇到困难,可通过华为云新建工单,联系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
-
目前华为云有以下3种方式备份ECS云服务器数据:有云磁盘快照的功能: 帮助文档:云硬盘快照功能概述_云硬盘 EVS_华为云云硬盘快照功能概述云硬盘快照是云计算环境中一种重要的数据保护机制,它能够捕获云硬盘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完整状态和数据内容。以下是云硬盘快照的主要功能特点:核心功能数据备份:创建云硬盘在某一时刻的完整副本,保留所有数据和应用状态时间点恢复:允许将云硬盘恢复到创建快照时的状态增量存储:通常采用增量备份技术,只存储自上次快照以来的变化数据主要特点一致性保证:支持应用一致性快照,确保数据库等应用的数据完整性快速创建:秒级完成快照创建,对业务影响极小灵活管理:可手动或自动创建快照,设置保留策略跨区域复制:可将快照复制到其他区域用于灾备典型应用场景系统备份与恢复:在系统升级或重大变更前创建快照作为回退点数据保护:防范病毒攻击、人为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环境复制:基于快照快速创建相同配置的云服务器数据迁移:通过快照在不同区域或账号间迁移数据云硬盘快照是云环境中数据保护的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注意:云硬盘快照当前正在逐步按区域进行公测转商用,所以不同区域会存在公测(存量快照)、商用(标准快照)两种状态。不同状态下,快照功能存在差异。您在已经转为商用快照的区域创建的快照默认为标准快照。商用(标准快照)区域:华东二、华南-广州-友好用户环境公测(存量快照)区域:除华东二、华南-广州-友好用户环境的其他区域 有云服务备份的功能:帮助文档:快速创建云服务器备份_云备份 CBR_华为云云服务器备份就算整机服务器备份有云硬盘备份的功能:帮助文档:快速创建云硬盘备份_云备份 CBR_华为云云硬盘备份就是只备份云硬盘。
-
引言:在华为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随着AI的广泛应用,海量数据需要随时访问,价值提升后的数据需要长时间保存,这使得热温数据存储空间需求急剧增加,加速存储全闪化成为大势所趋。在AI训练和推理中,数据存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存储增强计算,提升AI训练集群利用率30%;通过长记忆存储,提升推理效率5倍。此外,随着AI的发展,企业IT架构正在向存算分离演进。 交流:最近的华为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AI的行业化落地,需要大量高效的存储体系存储海量数据,大家觉得数据存储产品对AI有什么影响?
-
Docker,这个容器引擎,虽然强大,但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巧合状态,留下一些残留文件或内存,导致资源浪费。特别是如果你没有及时清理这些残留文件和数据,Docker可能会占用大量内存,甚至影响其他服务的性能。在如今时代,内存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Docker 进程长时间运行,内存占用持续不降?清理磁盘空间,但发现 Docker 过程占用 files?虽然知道 Docker 可以清理,但具体该清理哪些文件?清理 Docker 的资源(如未使用的镜像、容器、网络和卷)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可以帮助释放磁盘空间并保持环境整洁。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命令,帮助你安全且有效地清理 Docker 环境。1. 清理未使用的容器运行中的容器不会被自动删除,但你可以先停止所有容器,然后删除它们。停止所有容器docker stop $(docker ps -aq) docker ps -aq:列出所有容器的 ID。docker stop:停止指定的容器。删除所有容器docker rm $(docker ps -aq) 如果只想删除已停止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 prune这会提示确认,并删除所有已停止的容器。2. 清理未使用的镜像未使用的镜像是指没有被任何容器引用的镜像。删除所有未使用的镜像docker image prune -a-a 参数表示删除所有未使用的镜像(包括未标记的镜像)。如果只删除悬空镜像(即没有标签的镜像),可以省略 -a:docker image prune强制删除特定镜像如果需要删除某个特定镜像,可以使用:docker rmi <IMAGE_ID> <IMAGE_ID> 是镜像的 ID 或名称。3. 清理未使用的网络Docker 网络可能会随着时间积累未使用的网络。删除未使用的网络docker network prune这会删除所有未被容器使用的网络。4. 清理未使用的卷Docker 卷用于持久化数据,但未使用的卷会占用磁盘空间。删除未使用的卷docker volume prune这会删除所有未被容器挂载的卷。5. 一键清理所有未使用的资源Docker 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命令,可以一次性清理所有未使用的容器、镜像、网络和卷:docker system prune -a-a 参数会删除所有未使用的资源,包括未被引用的镜像。不加 -a 只会清理悬空资源(例如悬空镜像)。注意: 使用此命令时请谨慎,因为它会删除所有未被引用的资源。6. 检查磁盘使用情况在清理之前或之后,可以检查 Docker 的磁盘使用情况,以确认清理效果。docker system df 输出示例:TYPE TOTAL ACTIVE SIZE RECLAIMABLE Images 10 2 2.5GB 2.0GB (80%) Containers 5 1 500MB 400MB (80%) Local Volumes 3 1 1.2GB 1.0GB (83%) 7. 手动清理日志文件如果你发现 Docker 容器的日志文件占用了大量磁盘空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限制日志大小或手动清理日志。限制日志大小编辑 Docker 的配置文件(通常是 /etc/docker/daemon.json),添加以下内容:{ "log-driver": "json-file", "log-opts": { "max-size": "10m", "max-file": "3" } } max-size:单个日志文件的最大大小。max-file:保留的日志文件数量。然后重启 Docker 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手动清理日志找到容器的日志文件路径(通常位于 /var/lib/docker/containers/<CONTAINER_ID>/<CONTAINER_ID>-json.log),然后清空日志文件:sudo sh -c 'echo "" > /var/lib/docker/containers/<CONTAINER_ID>/<CONTAINER_ID>-json.log' 总结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全面清理 Docker 的资源并释放磁盘空间。以下是推荐的清理顺序:停止并删除所有容器。删除未使用的镜像。删除未使用的网络和卷。使用 docker system prune -a 进行一键清理。检查磁盘使用情况,确保清理效果。
-
假如判题器并没有删除的请求,可以人为删除某一数据吗
-
云硬盘类型变更注意事项cid:link_1云存储网关 CSG 相关知识梳理cid:link_2存储容灾的解决方案cid:link_3MoE混合专家系统的优势和原理cid:link_0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关系cid:link_4深度学习算法之Tensorflow框架cid:link_5深度学习算法之Caffe框架cid:link_6深度学习算法之MXNet框架cid:link_7深度学习算法之大名鼎鼎的PyTorchcid:link_8深度强化学习之基于模型的动态规划方法cid:link_9大模型运行热门框架之VLLM 框架cid:link_10大模型运行热门框架之Gradiocid:link_11文本挖掘的方法cid:link_12自然语言生成NLG的典型应用cid:link_13NLU 的实现方式cid:link_14依存句法分析简介cid:link_15Encoder-Decoder 的应用cid:link_16
-
在使用云硬盘变更的时候,发现如果购买 通用型SSD V2 的硬盘类型,无法变更其他类型的硬盘,只能变更其变更IOPS、吞吐量。发现官方文档中有以下说明:说明:变更云硬盘类型目前在公测阶段,如需使用,请提交工单申请公测。因此需要前往控制台提交工单,申请相关权限。从表中可知,除了 极速型SSD V2 ,其他硬盘类型都能变更。ps:极速型SSD V2云硬盘正在公测中,当前仅华南-广州-友好用户环境、华南-广州、北京四的部分可用区支持公测。如需使用,请前往公测页面申请。还要注意:当云硬盘类型变为目标类型后,表示变更成功。可以返回控制台云硬盘页面,查看磁盘是否变更完成,一般来说,磁盘大小在几百GB内,提交变更申请后,即可变更成功。具体流程如下:一、变更前准备功能开通当前云硬盘类型变更功能处于公测阶段,需通过控制台提交工单申请开通权限。工单中需注明:账号信息、目标区域、云硬盘ID原硬盘类型与目标类型(需符合官方兼容列表)部分区域(如华南-广州友好用户环境)优先支持,需在公测页面单独申请。兼容性验证参照[表2 云硬盘变配列表],确认原类型与目标类型是否支持互转。区域与可用区限制变更支持范围以控制台实际显示为准,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策略差异。极速型SSD V2公测区域:华南-广州友好用户环境、华南-广州、北京四部分可用区。二、操作流程控制台操作路径:云硬盘列表 → 选择目标磁盘 → 更多 → 变更云硬盘类型选择目标类型及参数(IOPS/吞吐量),提交变更请求。注意:若界面未显示目标类型,需先确认权限是否开通或区域是否支持。变更时间与影响时长:通常为秒级完成(百GB内),大容量磁盘可能延长。结果验证控制台:查看磁盘详情页,确认类型/参数已更新。性能测试:通过fio或云监控工具验证IOPS/吞吐量是否符合预期。三、关键注意事项费用变化变更后按新类型单价计费(可能涉及升配/降配差价)。例:通用型SSD V2 → 极速型SSD V2,费用可能上涨(以定价页为准)。回退限制部分类型变更不可逆(如高IO → 极速型SSD ),需谨慎操作。若需恢复原配置,可以通过创建新盘+数据迁移实现。性能与兼容性确保实例规格支持目标硬盘类型(如部分老实例不支持普通IO(上一代产品))。调整吞吐量时,需配合实例的网络带宽上限(避免资源瓶颈)。四、常见问题(FAQ)Q:为何极速型SSD V2无法跨类型变更?A:该类型处于公测阶段,目前只支持变更IOPS。Q:变更后性能未提升?A:检查实例规格限制、系统文件配置(如RAID/分区对齐)及业务负载模式,如:极速型SSD V2 预配置的IOPS超过128000或者期望吞吐量峰值超过3000MiB/s,需要挂载特殊ac7实例,性能才能达到预期。五、关联服务推荐云备份(CBR):变更前创建备份,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异常。云监控(CES):配置IOPS/吞吐量告警,实时监控变更后性能。自动快照策略:定期备份,降低业务中断风险。六、技术支持官方文档:云硬盘类型变更指南紧急问题:通过控制台“工单”入口联系工程师,需提供错误码或操作日志。扩展建议:若业务对存储性能敏感,建议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如华为云性能测试服务:性能测试 CodeArts PerfTest)模拟真实负载,验证变更后的稳定性。
-
比如调用云硬盘挂载/卸载的接口,响应值是个TaskID,我想知道调用那个接口可以根据这个taskID查询任务状态呢?运营面接口未看到
-
在完成华为云《云技术精髓入门级开发者认证》的系列学习内容后,现在已经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结果如下:实验考试分数:整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对云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在实践操作和学习方法上有了新的感悟。以下是我此次学习的详细笔记。一、课程内容概述华为云的这门入门级开发者认证课程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云技术相关知识,从云的基础概念到具体的服务应用,层层递进,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云技术知识框架。(一)云基础概念课程首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云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云服务的主要类型,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让我清晰地理解了不同云服务类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势。例如,IaaS 适合企业自行搭建和管理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设施,而 SaaS 则更侧重于为用户提供直接可用的软件应用,无需关注底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二)华为云核心服务接着,课程详细讲解了华为云的一系列核心服务,包括弹性计算服务(ECS)、弹性块存储(EVS)、虚拟私有云(VPC)等。对于 ECS,我了解到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配置计算资源,如 CPU、内存等,并且能够快速创建和启动实例,为应用程序的部署提供了便捷的计算环境。同时,学习了如何在创建 ECS 实例时进行合理的选型,考虑因素包括业务负载、预算等。EVS 则让我认识到云存储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它可以为 ECS 实例提供可靠的存储服务,并且支持多种存储类型,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存储性能和成本的要求。VPC 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如何在华为云中构建一个虚拟的私有网络,实现网络资源的隔离和定制化配置。通过划分子网、设置路由表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流量,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云安全与管理云安全是云技术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课程也着重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学习了华为云提供的各种安全服务,如安全组、云审计(CTS)等。安全组可以通过设置规则来控制进出实例的网络流量,确保只有合法的流量能够访问实例,从而保护实例内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安全。云审计服务 CTS 则能够记录对华为云的 API 访问等操作信息,这对于安全审计、合规检查以及故障排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 CTS 记录的日志,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操作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二、实验心得课程配套了丰富的实验内容,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这也是我此次学习过程中最有收获的部分之一。(一)实验环境搭建在进行每个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这涉及到在华为云平台上创建各种所需的资源,如 ECS 实例、VPC 等。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一些操作步骤还不是很熟悉,比如在配置 ECS 实例的网络参数时,容易出现错误导致实例无法正常联网。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文档,多次尝试并参考平台提供的帮助信息,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成功搭建起了稳定的实验环境。(二)实验操作过程在完成环境搭建后,便开始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 ECS 实例的创建和管理实验时,我按照步骤依次完成了实例类型选择、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部署等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华为云平台操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快速创建出满足需求的 ECS 实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实例进行配置调整,如增加内存、更换操作系统等。同时,在进行 VPC 相关实验时,我学习到了如何通过划分子网、设置路由表等来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 VPC 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它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实验结果与收获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我成功完成了各个实验项目,并获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在华为云平台上快速创建和管理各种云资源,如何运用云服务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云安全服务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此外,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连接不稳定、应用程序部署失败等。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排查和参考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我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这也让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三、学习方法分享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也总结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帮助。(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学习很难真正掌握其精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我都会尽快找到相关的实验或案例来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 ECS 实例的配置时,我不仅认真学习了理论知识,还立即在华为云平台上进行了实例创建和配置的实验,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个参数的作用和设置方法。(二)多参考官方文档和资料华为云官方提供了丰富的文档和资料,包括课程教材、实验指导手册、技术白皮书等。这些官方资料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们详细介绍了华为云的各项服务和操作方法,内容准确、权威。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参考这些官方资料,尤其是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操作不熟悉的情况时。通过仔细阅读官方资料,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和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走弯路。官方文档地址如下:官方文档帮助中心_华为云 (huaweicloud.com)四、总结通过参加华为云《云技术精髓入门级开发者认证》的学习,我对云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华为云的一些核心服务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将对我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云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云技术,考取更高级别的认证,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云技术领域的专业水平,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云应用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华为云耀服务器网站搭建时报错 (出处: 宝塔面板论坛)华为云耀服务器,BT(宝塔)应用镜像 安装好环境后 搭建网站报错 试了几次都是这样
-
【待反馈】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 挂载数据盘到/www报错 (出处: 宝塔面板论坛)系统版本:CentOS 7.9.2009 x86_64(Py3.7.9)问题描述: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 挂载数据盘到/www报错相关截图(日志、错误):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 挂载数据盘到/www报错 : Internal Server Error 在ssh终端执行一下bt 16修复一下面板后,还是不能使用,刚挂载的时候可以看到挂载盘,但是刷新后还是报Internal Server Error
-
下面的curl中通过volumeNativeId过滤能正常查询到数据curl --location --request GET 'https://xxx/rest/tenant-resource/v1/tenant/resources/CLOUD_VM_VOLUME_VIEW?condition=volumeNativeId=331d0327-58a2-4a2a-a2f1-69a4eecb4a07' \但通过limit、offset分页进行全量查询后,在查询的结果中未找到volumeNativeId=331d0327-58a2-4a2a-a2f1-69a4eecb4a07的磁盘信息 curl --location --request GET 'https://xxx/rest/tenant-resource/v1/tenant/resources/CLOUD_VM_VOLUME_VIEW?limit=1000&offset=0' \curl --location --request GET 'https://xxx/rest/tenant-resource/v1/tenant/resources/CLOUD_VM_VOLUME_VIEW?limit=1000&offset=1000' \还有另一个问题,CLOUD_VM_VOLUME_VIEW 返回的JSON中总量是1575,但把数据累加起来实际是1585,多出来了10条
-
有两台HECS(L实例)服务器,现在想要挂在一个云硬盘,但是添加云硬盘时在可用区下找不到我的两台HECS(L实例)服务器,如果要添加应该如何操作。
-
EVS-共享磁盘挂载之后需要自行搭建文件或者集群系统,有这方面的教程吗?自己没找到
-
请问开发环境中,jupyter输出的模型超过100MB在开发环境中怎么下载到本机?网页提示说无法下载,谢谢各位大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