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 语言压缩文件处理在现代的应用开发中,处理压缩文件(如 .zip 格式)是常见的需求。Go 语言提供了内置的 archive/zip 包来处理 .zip 文件的读写,但有时我们需要封装一些常用操作,使得代码更加简洁、易用。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Go 语言封装一个 ziputil 包,来处理文件的压缩和解压操作。1. 压缩文件:Zip函数在 Go 语言中,压缩文件通常需要使用 archive/zip 包。我们将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遍历,创建一个新的 .zip 文件,并将文件或文件夹逐个添加到压缩包中。 package ziputil import ( "archive/zip" "go-admin/app/brush/utils" "sync" "io" "os" "path/filepath" log "github.com/go-admin-team/go-admin-core/logger" ) // Zip 将指定的文件夹或文件压缩为 .zip 文件 func Zip(source, zipFile string) error { // 创建一个新的 zip 文件 zipFileWriter, err := os.Create(zipFile)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defer func(zipFileWriter *os.File) { err := zipFileWriter.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 zip 文件失败: %s", err) } }(zipFileWriter) // 创建 zip 写入器 zipWriter := zip.NewWriter(zipFileWriter) defer func(zipWriter *zip.Writer) { err := zipWriter.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 zip 写入器失败: %s", err) } }(zipWriter) // 获取源文件的绝对路径 absSource, err := filepath.Abs(source)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遍历文件夹并添加到 zip 文件中 return filepath.Walk(absSource, func(path string, info os.FileInfo, err error) error {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计算文件相对路径 relPath, err := filepath.Rel(absSource, path)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如果是目录,则在 zip 文件中创建一个目录项 if info.IsDir() { if relPath != "." { _, err := zipWriter.Create(relPath + "/")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return nil } // 否则将文件添加到 zip 文件 return addFileToZip(zipWriter, path, relPath) }) } // addFileToZip 将单个文件添加到 zip 写入器 func addFileToZip(zipWriter *zip.Writer, file string, relPath string) error { f, err := os.Open(file)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defer func(f *os.File) { err := f.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文件失败: %s", err) } }(f) // 在 zip 文件中创建该文件 writer, err := zipWriter.Create(relPath)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将文件内容写入 zip _, err = io.Copy(writer, f)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2. 解压文件:UnZip 函数解压 .zip 文件时,我们需要将 .zip 文件中的每个文件提取到指定的目录中。UnZip 函数不仅能够提取文件,还能够处理文件夹结构,保证提取后的目录结构不丢失。 // UnZip 解压 zip 文件到目标目录 func UnZip(zipFile, destDir string) error { log.Debugf("解压文件: %s 到 %s", zipFile, destDir) r, err := zip.OpenReader(zipFile)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defer func(r *zip.ReadCloser) { err := r.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 zip 文件失败: %s", err) } }(r) log.Debugf("总共 %d 个文件", len(r.File)) // 并发解压每个文件 wg := sync.WaitGroup{} for _, f := range r.File { wg.Add(1) go func(rf *zip.File, w *sync.WaitGroup) { defer w.Done() if err := unzipFile(rf, destDir); err != nil { log.Errorf("解压文件 [%s] 失败: %v", rf.Name, err) } }(f, &wg) } wg.Wait() return nil } // unzipFile 解压单个文件到目标目录 func unzipFile(f *zip.File, destDir string) error { // 将文件名转换为 UTF-8 filename := utils.ConvertToUTF8([]byte(f.Name)) filePath := filepath.Join(destDir, filename) // 创建文件夹 if f.FileInfo().IsDir() { return os.MkdirAll(filePath, os.ModePerm) } // 创建文件的父目录 if err := os.MkdirAll(filepath.Dir(filePath), os.ModePerm); err != nil { log.Errorf("创建目录 [%s] 失败: %v", filepath.Dir(filePath), err) return err } // 打开文件 file, err := f.Open() if err != nil { log.Errorf("打开文件 [%s] 失败: %v", filePath, err) return err } defer func(file io.ReadCloser) { err := file.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文件 [%s] 失败: %v", filePath, err) } }(file) // 创建文件 outFile, err := os.OpenFile(filePath, os.O_WRONLY|os.O_CREATE|os.O_TRUNC, f.Mod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创建文件 [%s] 失败: %v", filePath, err) return err } defer func(outFile *os.File) { err := outFile.Clos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关闭文件 [%s] 失败: %v", filePath, err) } }(outFile) // 将文件内容写入 _, err = io.Copy(outFile, file) if err != nil { log.Errorf("复制文件 [%s] 失败: %v", filePath, err)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3. 小结通过 ziputil 包,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和解压操作。该包使用了 Go 内置的 archive/zip 包来处理 .zip 文件,并通过 sync.WaitGroup 实现了解压过程的并发处理,提高了解压效率。对于较大的压缩文件或包含大量文件的压缩包,使用并发处理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
使用 Go 语言中的 Context 取消协程执行在 Go 语言中,协程(goroutine)是一种轻量级的线程,非常适合处理并发任务。然而,如何优雅地取消正在运行的协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如何使用 context 包来取消协程的执行,特别是处理嵌套任务中的取消问题。问题描述假设我们有一个长时间运行的任务,该任务包含一个外层循环和一个内层任务。我们需要在外层循环接收到取消信号时,能够立即终止内层任务。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 longRunningTask 是一个模拟长时间运行的任务。 func longRunningTask(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 监听 ctx.Done() 以获取取消信号 fmt.Println("任务被取消:", ctx.Err()) return // 接收到取消信号后退出 default: currentTime := 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 获取并格式化当前时间 fmt.Printf("任务进行中... 当前时间:%s\n", currentTime) for { fmt.Printf("111") time.Sleep(1 * time.Second) // } } } } func main() { // 创建一个可以取消的 contex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 启动一个新的 goroutine 执行任务 go longRunningTask(ctx) // 模拟一段时间后取消任务 time.Sleep(3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取消任务...") cancel() // 发送取消信号 // 等待一段时间让任务有时间处理取消信号并退出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 在这个示例中,当我们取消任务时,外层循环会接收到取消信号并退出,但内层循环会继续运行,因为我们没有在内层循环中检查取消信号。解决方案为了确保内层任务也能响应取消信号,我们需要在内层任务中也检查 ctx.Done() 通道。以下是修改后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 longRunningTask 是一个模拟长时间运行的任务。 func longRunningTask(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 监听 ctx.Done() 以获取取消信号 fmt.Println("任务被取消:", ctx.Err()) return // 接收到取消信号后退出 default: currentTime := 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 获取并格式化当前时间 fmt.Printf("任务进行中... 当前时间:%s\n", currentTime) // 启动内层任务 runInnerTask(ctx) } } } // runInnerTask 是一个模拟内层长时间运行的任务。 func runInnerTask(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 内层任务也监听 ctx.Done() fmt.Println("内层任务被取消:", ctx.Err()) return // 接收到取消信号后退出 default: fmt.Printf("111") time.Sleep(1 * time.Second) } } } func main() { // 创建一个可以取消的 contex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 启动一个新的 goroutine 执行任务 go longRunningTask(ctx) // 模拟一段时间后取消任务 time.Sleep(3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取消任务...") cancel() // 发送取消信号 // 等待一段时间让任务有时间处理取消信号并退出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 解释外层循环:外层循环使用 select 语句来监听 ctx.Done() 通道。如果接收到取消信号,任务会打印一条消息并退出。内层任务:内层任务也使用 select 语句来监听 ctx.Done() 通道。如果接收到取消信号,内层任务会打印一条消息并退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无论是在外层循环还是内层任务中,任务都能响应取消信号并优雅地退出。总结在 Go 语言中,使用 context 包来管理协程的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每个需要响应取消信号的地方检查 ctx.Done() 通道,我们可以确保任务能够及时响应取消信号并优雅地退出。这对于构建健壮和可靠的并发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
大家好,四季度的第一个干货合集来了,这次带来的东西主要涉及到golang,python,MySQL,redis,PostgreSQL,docker,minio,鸿蒙等等,希望可以帮助到到家 1. golang gin ShouldBind的介绍和使用示例详解【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65743740541019-1-1.html 2.golang flag介绍和使用示例【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05165743832841012-1-1.html 3.Go语言中的格式化输出占位符的用法详解【转】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42165743874465013-1-1.html 4.Python中格式化字符串的方法总结【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07165744051753023-1-1.html 5.Python使用进程池并发执行SQL语句的操作代码【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11165744119162009-1-1.html 6.Mysql转PostgreSQL注意事项及说明【转】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05165745689855016-1-1.html 7.一文彻底讲清该如何处理mysql的死锁问题【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11165745597896010-1-1.html 8.Redis实现分布式事务的示例【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42165745553696016-1-1.html 9.MySQL服务无法启动且服务没有报告任何错误解决办法【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65745354539021-1-1.html 10.Python+OpenCV实现火焰检测【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05165744941700014-1-1.html 11.Python Word实现批量替换文本并生成副本【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65744886949020-1-1.html 12.Python实现OFD文件转PDF【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86165744755315017-1-1.html 13.Python中将文件从一个服务器复制到另一个服务器的4种方法【转】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42165744680560015-1-1.html 14.Python实现将pdf文档保存成图片格式【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42165744483484014-1-1.html 15.Python通过keyboard库实现模拟和监听键盘【转载】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05165744195219013-1-1.html 16.docker 配置国内镜像源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86165634815059009-1-1.html 17.Typora 代码块Mac风格化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11165634917052004-1-1.html 18.MinIO上传和下载文件及文件完整性校验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86165634713872008-1-1.html 19.鸿蒙系统特性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65634384647014-1-1.html 20.Java EasyExcel 导出报内存溢出如何解决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11165634289077003-1-1.html
-
在 Go 语言中,格式化输出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功能,特别是在处理字符串、数字和其他数据类型时。Go 提供了丰富的格式化选项,通过占位符来控制输出的格式。本文将详细介绍 Go 语言中常用的格式化占位符及其用法。基本格式化函数Go 语言提供了几个内置的格式化函数,这些函数主要位于 fmt 包和 log 包中:fmt 包fmt.Printf(format string, a ...interface{}):格式化输出到标准输出。fmt.Sprintf(format string, a ...interface{}):格式化输出到字符串。fmt.Fprintf(w io.Writer, format string, a ...interface{}):格式化输出到 io.Writer。log 包log.Printf(format string, v ...interface{}):格式化输出到日志。常用的格式化占位符字符串格式化占位符描述示例%s格式化字符串fmt.Printf("%s", "Hello")%q格式化字符串,用双引号包围fmt.Printf("%q", "Hello")数字格式化整数占位符描述示例%d十进制整数fmt.Printf("%d", 123)%b二进制整数fmt.Printf("%b", 123)%o八进制整数fmt.Printf("%o", 123)%x十六进制整数(小写字母)fmt.Printf("%x", 123)%X十六进制整数(大写字母)fmt.Printf("%X", 123)%cASCII 码对应的字符fmt.Printf("%c", 65)%UUnicode 码点fmt.Printf("%U", 'A')浮点数占位符描述示例%f浮点数fmt.Printf("%f", 123.456)%e科学记数法(小写字母 e)fmt.Printf("%e", 123.456)%E科学记数法(大写字母 E)fmt.Printf("%E", 123.456)%g根据值的大小选择 %e 或 %ffmt.Printf("%g", 123.456)%G根据值的大小选择 %E 或 %ffmt.Printf("%G", 123.456)布尔值占位符描述示例%t布尔值fmt.Printf("%t", true)其他类型占位符描述示例%p指针地址fmt.Printf("%p", &value)%T类型名称fmt.Printf("%T", value)特殊格式化占位符描述示例%v格式化任何值,默认格式fmt.Printf("%v", "Hello")%+v格式化任何值,包含结构体字段fmt.Printf("%+v", struct{ Name string }{"Alice"})%#v格式化任何值,Go 语法格式fmt.Printf("%#v", "Hello")自定义宽度和精度占位符描述示例%wd设置最小宽度,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fmt.Printf("%5d", 123)%0wd设置最小宽度,不足部分用零填充fmt.Printf("%05d", 123)%wf设置浮点数的小数位数fmt.Printf("%.2f", 123.456)对齐方式占位符描述示例%-w左对齐fmt.Printf("%-5d", 123)%+w右对齐(默认)fmt.Printf("%+5d", 123)
-
在 Go 语言中,flag 包用于解析命令行标志。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程序的输入参数。以下是对 flag 包的介绍和使用示例。1. 基本概念标志(Flag):命令行参数,通常以短划线 - 开头,用于控制程序的行为。解析(Parse):读取和解析命令行参数。2. 常用函数flag.StringVar:定义一个字符串标志。flag.IntVar:定义一个整数标志。flag.BoolVar:定义一个布尔标志。flag.Parse():解析命令行参数。3. 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 flag 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package mainimport ( "flag" "fmt")type Options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DB bool}func main() { // 创建一个 Options 结构体实例 var option Options // 定义标志 flag.StringVar(&option.Name, "name", "Guest", "用户名称") flag.IntVar(&option.Age, "age", 18, "用户年龄") flag.BoolVar(&option.DB, "db", false, "初始化数据库") // 解析命令行参数 flag.Parse() // 输出参数 fmt.Printf("Name: %s\n", option.Name) fmt.Printf("Age: %d\n", option.Age) fmt.Printf("DB initialized: %v\n", option.DB)}4. 如何运行假设文件名为 main.go,可以通过命令行运行:1go run main.go -name=John -age=30 -db5. 输出结果运行以上命令后,输出将会类似于:123Name: JohnAge: 30DB initialized: true6. 帮助信息可以通过添加 -h 或 --help 参数查看帮助信息:1go run main.go -h输出将显示所有定义的标志及其说明。7. 小结flag 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处理命令行参数。使用 flag 可以定义不同类型的标志,并在解析后使用这些参数。记得调用 flag.Parse() 来解析命令行参数。
-
在 Go 语言的 Gin 框架中,ShouldBind 是用于将请求中的数据绑定到结构体的一个方法。它简化了从请求中提取参数的过程,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如 JSON、表单、查询参数等)。以下是 ShouldBind 的介绍和使用示例。1. 基本概念ShouldBind: 这个方法根据请求的 Content-Type 自动选择合适的绑定方式,将请求数据绑定到指定的结构体上。如果绑定成功,它返回 nil,否则返回错误信息。2. 支持的数据格式JSON: 适用于 application/json 的请求。表单数据: 适用于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的请求。查询参数: 适用于 URL 中的查询参数。3. 使用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ShouldBind 绑定 JSON 数据到结构体。示例代码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gin-gonic/gin" "net/http" ) // 定义一个结构体用于绑定请求数据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json:"name" binding:"required"` Email string `json:"email" binding:"required,email"` } func main() { router := gin.Default() router.POST("/user", func(c *gin.Context) { var user User // 使用 ShouldBind 绑定请求数据 if err := c.ShouldBindJSON(&user); err != nil { // 如果绑定失败,返回错误信息 c.JSON(http.StatusBadRequest, gin.H{"error": err.Error()}) return } // 绑定成功,返回成功响应 c.JSON(http.StatusOK, gin.H{"message": "用户创建成功", "user": user}) }) // 启动服务器 router.Run(":8080") }4. 运行示例将上述代码保存为 main.go。在终端中运行 go run main.go 启动服务器。使用工具(如 Postman 或 curl)发送 POST 请求到 http://localhost:8080/user,并在请求体中包含 JSON 数据,例如:1234{ "name": "John Doe", "email": "john@example.com"}5. 响应如果请求成功,你将收到如下响应:1234567{ "message": "用户创建成功", "user": { "name": "John Doe", "email": "john@example.com" }}如果请求数据不符合要求(如缺少字段或格式错误),将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6. 小结ShouldBind 是 Gin 中用于简化请求数据绑定的强大工具。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可以根据请求的 Content-Type 自动选择合适的绑定方式。通过结构体标签可以轻松定义验证规则,提高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虽然 ShouldBind 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请求数据,但 ShouldBindUri、ShouldBindJSON 和 ShouldBindQuery 这些方法仍然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优势。以下是它们存在的原因及各自的优点:1. 更明确的绑定方式ShouldBindUri:专门用于从 URL 路径参数中提取数据,适用于处理 RESTful API 中的动态路由。明确表示你只想从 URI 中获取参数,避免了可能的混淆。ShouldBindJSON:专门处理 JSON 数据,适合 Content-Type 为 application/json 的请求。提供了更好的错误提示和特定的绑定逻辑,确保 JSON 数据的正确解析。专门处理 URL 查询参数,适合 GET 请求中的参数解析。明确表示你只想从查询字符串中获取参数,便于阅读和维护。2. 提高代码可读性使用特定的绑定方法(如 ShouldBindJSON 和 ShouldBindQuery)可以让代码的意图更明确,使后续维护和阅读更容易。其他开发者可以迅速理解这段代码是处理什么类型的数据。3. 错误处理和反馈各个专用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例如,如果 JSON 解析失败,ShouldBindJSON 能够提供关于 JSON 格式的问题,而 ShouldBindQuery 则会专注于查询参数的错误。4. 性能优化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性能差异不明显,但特定的绑定方法可能在某些场景下提供更优的性能,因为它们只关注特定的数据源。ShouldBindQuery:
-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两种锁机制,它们主要用于多线程编程,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一、公平锁 (Fair Lock)1. 概念公平锁是一种按照请求顺序授予锁的机制,即先请求锁的线程会先获得锁,后请求锁的线程会后获得锁。这种锁通过维护一个队列来管理等待的线程,确保每个线程都能公平地获取到锁。2. 优点避免饥饿:所有线程都有机会获得锁,不会出现某些线程长期得不到锁的情况。可预测性:锁的获取是按顺序进行的,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3. 缺点性能开销:由于需要维护一个队列,公平锁在管理上有一定的性能开销。上下文切换增加:由于公平锁可能需要频繁地切换线程,导致上下文切换的次数增加,影响性能。二、非公平锁 (Unfair Lock)1. 概念非公平锁是一种不按照请求顺序授予锁的机制,即任何线程都有可能在任何时候获得锁,而不考虑请求顺序。这种锁通常会优先考虑当前已经持有锁的线程,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2. 优点高性能:由于没有队列管理的开销,非公平锁通常性能较高,特别是在高并发场景下。减少上下文切换:非公平锁可以减少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提升效率。3. 缺点可能导致饥饿:某些线程可能长时间得不到锁,导致线程饥饿。不可预测性:锁的获取是随机的,具有较低的可预测性。三、Go语言中的实现Go语言中的锁主要通过sync包提供,常用的锁有Mutex(互斥锁)和RWMutex(读写互斥锁)。Go的sync.Mutex默认实现的是一种非公平锁,但也可以实现公平锁。1. 非公平锁的实现Go标准库中的sync.Mutex是非公平锁的实现。它的主要结构和实现方式如下: type Mutex struct { state int32 sema uint32 } func (m *Mutex) Lock() { // 快速路径:尝试直接获取锁 if atomic.CompareAndSwapInt32(&m.state, 0, 1) { return } // 慢速路径:获取不到锁时,调用lockSlow方法 m.lockSlow() } func (m *Mutex) Unlock() { // 快速路径:尝试直接释放锁 if atomic.CompareAndSwapInt32(&m.state, 1, 0) { return } // 慢速路径:释放锁时,调用unlockSlow方法 m.unlockSlow() } 2. 公平锁的实现Go标准库不直接提供公平锁的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公平锁,比如通过条件变量(sync.Cond)来维护等待的队列,从而实现公平锁。 type FairMutex struct { mu sync.Mutex cond *sync.Cond waiting []chan struct{} } func NewFairMutex() *FairMutex { fm := &FairMutex{} fm.cond = sync.NewCond(&fm.mu) return fm } func (fm *FairMutex) Lock() { fm.mu.Lock() defer fm.mu.Unlock() ch := make(chan struct{}) fm.waiting = append(fm.waiting, ch) if len(fm.waiting) > 1 { <-ch } } func (fm *FairMutex) Unlock() { fm.mu.Lock() defer fm.mu.Unlock() if len(fm.waiting) > 0 { fm.waiting = fm.waiting[1:] if len(fm.waiting) > 0 { close(fm.waiting[0]) } } } 四、总结公平锁:按请求顺序授予锁,避免饥饿,维护队列,开销较大。非公平锁:随机授予锁,高性能,可能导致饥饿。
-
实现功能每个客户端上线,服务端可以向其他客户端广播上线信息;发送的消息可以广播给其他在线的客户支持改名支持客户端主动退出支持通过who查找当前在线的用户超时退出变量用户结构体 保存用户的管道,用户名以及网络地址信息type Client struct { C chan string //用于发送数据的管道 Name string //用户名 Addr string //网络地址 } 保存在线用户的map表var onlineMap map[string]Client 消息通道var message = make(chan string) 主协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listener, err := net.Listen("tcp", "127.0.0.1:8000")当客户端有消息发送,就向当前用户列表中所有在线用户转发消息go Manager()接受客户端的请求conn, err1 := listener.Accept()处理用户连接go HandleConn(conn) func main() { //监听 listener, err := net.Listen("tcp", "127.0.0.1:8000") if err != nil { fmt.Println("net.Listen.err=", err) return } defer listener.Close() //新开一个协程,转发消息,只要有消息,就遍历map,给每个成员发送消息 go Manager() //主协程,循环阻塞等待用户连接 for { conn, err1 := listener.Accept() if err1 != nil { fmt.Println("listener.Accept.err1=", err1) continue } //处理用户连接 go HandleConn(conn) } } 处理用户连接子协程获取客户端的网络地址cliAddr := conn.RemoteAddr().String()创建一个用户结构体,默认:用户名和网络地址一样cli := Client{make(chan string), cliAddr, cliAddr},加入map表给客户端发送信息go WriteMsgToClient(cli, conn)广播某个人在线message <- MakeMsg(cli, "login")提示当前用户 cli.C <- MakeMsg(cli, "I am here")判断用户状态isQuit hasData接收用户的请求,查看当前用户who,改名rename,发送消息message func HandleConn(conn net.Conn) { cliAddr := conn.RemoteAddr().String() cli := Client{make(chan string), cliAddr, cliAddr} //把结构体添加到map onlineMap[cliAddr] = cli //新开一个协程,给客户端发送信息 go WriteMsgToClient(cli, conn) //广播某个人在线 message <- MakeMsg(cli, "login") //提示当前用户 cli.C <- MakeMsg(cli, "I am here") isQuit := make(chan bool) //对方是否主动退出 hasData := make(chan bool) //对方是否有数据 //新开一个协程,接收用户的请求 go func() { buf := make([]byte, 2048) for { n, err := conn.Read(buf) if n == 0 { //对方断开或者出问题 isQuit <- true fmt.Println("conn.Read.err=", err) return } msg := string(buf[:n-1]) if len(msg) == 3 && msg == "who" { //遍历map,给当前用户发送所有成员 conn.Write([]byte("user list:\n")) for _, tmp := range onlineMap { msg := tmp.Addr + ":" + tmp.Name + "\n" conn.Write([]byte(msg)) } } else if len(msg) >= 8 && msg[:6] == "rename" { name := strings.Split(msg, "|")[1] cli.Name = name onlineMap[cliAddr] = cli conn.Write([]byte("rename ok\n")) } else { message <- MakeMsg(cli, msg) } hasData <- true //代表有数据 } }() for { //通过select检测channel的流动 select { case <-isQuit: delete(onlineMap, cliAddr) //当前用户从map移除 message <- MakeMsg(cli, "login out") //广播谁下线了 return case <-hasData: case <-time.After(60 * time.Second): delete(onlineMap, cliAddr) message <- MakeMsg(cli, "time out leave out") return } } } 给客户端发送信息 func WriteMsgToClient(cli Client, conn net.Conn) { for msg := range cli.C { conn.Write([]byte(msg + "\n")) } } 发送消息func MakeMsg(cli Client, msg string) (buf string) { buf = "[" + cli.Addr + "]" + cli.Name + ":" + msg return } 转发消息子协程有消息到来就进行广播给map分配空间onlineMap = make(map[string]Client)遍历在线用户列表,转发消息;没有消息之前message通道会阻塞 func Manager() { //给map分配空间 onlineMap = make(map[string]Client) for { msg := <-message //没有消息前,会阻塞 for _, cli := range onlineMap { cli.C <- msg } } }
-
一、背景当使用 Go 语言进行 HTTP 请求时,默认情况下,http.Client 会自动处理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3xx 状态码)。但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请求中禁止自动的重定向。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Go 中实现禁止 HTTP 请求的重定向、限制重定向次数以及添加自定义重定向策略。二、默认值http.Client 的 CheckRedirect 字段是用于处理重定向策略的函数,如果 CheckRedirect 不是 nil,则客户端会在遵循 HTTP 重定向之前调用它。参数 req 和 via 是即将到来的请求和已经发出的请求,最早发出的请求在前面。如果 CheckRedirect 返回错误,则 Client 的 Get 方法将返回前一个 Response(其 Body 关闭)和 CheckRedirect 的错误(包装在 url.Error),而不是继续发出重定向请求。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如果 CheckRedirect 返回 ErrUseLastResponse,则返回的最新响应体的 body, 且 body 未关闭,并返回 nil 错误。如果 CheckRedirect 为 nil,则客户端使用其默认重定向策略,即在连续 10 个请求后停止。相关源码如下,来自src/net/http/client.go。func defaultCheckRedirect(req *Request, via []*Request) error { if len(via) >= 10 { return errors.New("stopped after 10 redirects") } return nil } 三、禁止重定向通过设置 http.Client 的 CheckRedirect 字段为一个为一个自定义的函数,可以控制重定向的行为。这个函数接收一个 *http.Request 和一个 []*http.Request 参数,前者代表当前正在处理的请求,后者代表已经请求的重定向请求链,返回 http.ErrUseLastResponse 错误,收到这个错误后,http.Client 不会再继续重定向请求,并且返回一个 nil 错误给上游,如下:func forbidRedirect(req *http.Request, via []*http.Request) (err error) { // 返回一个错误,表示不允许重定向 return http.ErrUseLastResponse } 五、自定义重定向策略通过对重定向函数的重写,添加一些自定义的逻辑,并将该函数其赋值给 http client 的CheckRedirect,可以实现自定义重定向策略,其中 req.Response 参数表示导致该次重定向的返回。 func myRedirect(req *http.Request, via []*http.Request) error { // 限制重定向次数 if len(via) >= 10 { return errors.New("stopped after 10 redirects") } if req == nil || req.URL == nil || req.Response == nil || !strings.HasPrefix(req.Response.Status, "3") { return http.ErrUseLastResponse } // 禁止重定向下载 apk 文件 if strings.HasSuffix(req.URL.Path, "apk") { return fmt.Errorf("invalid redirect url, path: %s", req.URL.Path) } // 限制重定向请求类型 contentType := req.Response.Header.Get("Content-Type") if strings.Contains(contentType, "octet-stream") { return fmt.Errorf("invalid redirect url, type: %s", contentType) } // 限制重定向请求体长度 contentLength := req.Response.Header.Get("Content-Length") if contentLength != "" { length, _ := strconv.Atoi(contentLength) if length > 1000 { return fmt.Errorf("invalid redirect url, len: %s", contentLength) } } // 限制重定向请求传输编码 transferEncoding := req.Response.Header.Get("Transfer-Encoding") if strings.Contains(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 return fmt.Errorf("invalid redirect url, encoding: %s", transferEncoding) } return http.ErrUseLastResponse }
-
一、背景在服务端开启长连接的情况下,四层负载均衡转发请求时,会出现服务端收到的请求qps不均匀的情况,或是服务重启后会长时间无法接受到请求,导致不同服务端机器的负载不一致,qps高的机器过载的问题;该问题的原因是只有在新建连接时才会触发负载四层负载均衡器的再均衡策略,客户端随机与不同的服务器新建 TCP 连接,否则现有的 TCP 连接够用时,会一致被复用,在现有的 TCP 连接上传输请求,出现 qps 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需要服务端定期主动断开一些长连接,触发四层转发连接的再均衡策略,实现类似于七层负载均衡 Nginx 中的 keepalive_requests 字段的功能,即同一个 TCP 长连接上的请求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服务端主动断开 TCP 长连接。二、基本介绍1,TCP 的 Keepalive:即 TCP 保活机制,是由 TCP 层(内核态) 实现的,位于传输层,相关配置参数在 /proc/sys/net/ipv4目录下:tcp_keepalive_intvl:保活探测报文发送时间间隔,75s;tcp_keepalive_probes:保活探测报文发送次数,9次,9次之后直接关闭;tcp_keepalive_time:保活超时时间,7200s,即该 TCP 连接空闲两小时后开始发送保活探测报文;TCP 连接传输完数据后,不会立马主动关闭,会先存活一段时间,超过存活时间后,会触发保活机制发送探测报文,多次探测确认没有数据继续传输后,再进行 TCP 四次挥手,关闭 TCP 连接;在 go 语言中,建立 TCP 连接时,默认设置的 keep-alive 为 15s,详见 go1.21 src/net/tcp/tcpsocket.go2,HTTP 的 Keep-Alive即 HTTP 长连接,是由应用层(用户态) 实现的,位于应用层;需要在 HTTP 报文的头部设置以下信息:12* Connection: keep-alive* Keep-Alive: timeout=7200上面信息表示,http 采用长连接,且超时时间为7200s;http 协议 1.0 默认采用短连接,即每次发送完数据后会设置 Connection: close 表示需要主动关闭当前 TCP 连接,进行四次挥手后关闭;下次再发送数据前,又需要先进行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才能发送数据;循环往复,每次建立的 TCP 连接都只能发送一次数据,每次发送数据都需要进行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每次建立连接与断开连接会导致网络耗时变长ttp 协议 1.1 开始默认采用长连接;即每次发送完数据后会设置 Connection: keep-alive 表示需要复用当前 TCP 连接,建立一次 TCP 连接后,可以发送多次的 HTTP 报文,即多次发送数据也只需要一遍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省去了每次建立连接与断开连接的时间3,四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是一种在网络层(第四层)上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通过传输层协议 TCP 或 UDP,将传入的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请求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四层负载均衡主要基于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对请求进行分发,不深入分析请求的内容和应用层协议,通常使用负载均衡器作为中间设备,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预定义的算法(例如轮询、最小连接数、哈希、随机、加权随机等)选择后端服务器来处理请求;4,七层负载均衡Nginx 可以用于七层负载均衡器,客户端与 Nginx 所在的服务器建立起 TCP 连接,通过解析应用层中的内容,选择对应的后端服务器,Nginx 所在的机器再与后端服务器建立起 TCP 连接,将应用层数据转发后端服务器上,这就是所谓的七层负载均衡,即根据应用层的信息进行转发;在 Nginx 中,keepalive_requests 指令用于设置在长连接上可以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量,一旦达到这个数量,Nginx 将关闭当前连接并等待客户端建立新的连接以继续处理请求;通过限制每个持久连接上处理的请求数量,keepalive_requests 可以帮助控制服务器资源的使用,并防止连接过度占用服务器资源,也可以帮助避免潜在的连接泄漏和提高服务器的性能;该值设置得过小,会导致经常需要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无法有效发挥长连接的性能;该值设置得过大,会无法发挥该值的作用,导致长连接上的请求过多;具体的大小,要根据实际请求的 QPS 和响应耗时来设置;七层负载均衡能够根据应用层的请求内容实现更惊喜的请求分发和处理,但是需要建立两次 TCP 连接,以及每次将报文逐步解析到应用层再又逐步封装链路层,会导致耗时和失败率上涨;三、具体实现1,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sync" "time" "github.com/labstack/echo" ) type QpsBalance struct { mu sync.Mutex data map[string]int // key: ip:port num int // 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 } // Update 返回 true 表示当前的 tcp 连接上的请求数超过限制,需要断开连接 // 如果是某个 tcp 连接长时间没有后续请求了,默认 15s 之后会发送保活报文, func (q *QpsBalance) Update(k string) bool { q.mu.Lock() defer q.mu.Unlock() num := q.data[k] + 1 if num >= q.num { q.data[k] = 0 return true } q.data[k] = num return false } // Reset 通过定时任务每天3点重置,避免上游多次不同的扩容ip形成脏数据 func (q *QpsBalance) Reset() { q.mu.Lock() defer q.mu.Unlock() q.data = make(map[string]int) } func (q *QpsBalance) Init(n int) { q.mu.Lock() defer q.mu.Unlock() q.data = make(map[string]int) q.num = n } func main() { balancer := &QpsBalance{} balancer.Init(200) e := echo.New() e.PUT("/handle", func(c echo.Context) error { if balancer.Update(c.Request().RemoteAddr) { c.Response().Header().Set("Connection", "close") } // do other return nil }) go func(b *QpsBalance) { ticker := time.NewTicker(time.Hour) for { t := <-ticker.C if t.Hour() == 3 { b.Reset() } } }(balancer) } 2,基本原理当同一个 TCP 连接上的请求数达到一定限制时,设置返回头部为 Connection: close,主动关闭 TCP 连接,并重置计数器;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如果也是服务器,并且存在自动扩容,那么需要定期清理计数的 map,避免多次不同的扩容ip形成脏数据;以及某些 TCP 连接可能没有达到计数的阈值,便不再被复用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主动断开,这些 TCP 的计数依然存在 map 中,形成了脏数据;四、数据验证通过服务记录的监控,查看上游请求过来的平均耗时、P99 耗时、失败率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以及不同服务器收到的请求 QPS 是否均匀;通过 tcpdump src port 28080 -A | grep Connection 命令查看服务端响应的HTTP报文头部是否有 Connection: close 字段,即是否会主动关闭 TCP 连接;通过 netstat -antp | grep main | grep :28080 命令查看不同服务器上的服务建立的长连接数是否均匀;选取某个长连接,多次查看其存在的时间,是否符合预期;预期时间:假如 keepalive_requests 设置为 100,客户端记录的响应耗时 20ms(包括网络耗时和服务端耗时),那么平均一个长连接一秒能够发送 5 个请求,约 20s 后能够处理 100 个,那么该长连接能够存活 20s;注意不能查看某个长连接对应的 socket 创建的时间,因为同一个 socket 会被不同的长连接复用,一般不会被关闭;在 TCP 连接中,使用四元组来标记的一个唯一的 TCP 连接,即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现在是在服务端进行计数的,所以目的ip和目的端口都是一样的,仅仅通过源ip和源端口便可以分别出 TCP 连接;
-
Golang原生http实现中间件中间件(middleware):常被用来做认证校验、审计等大家常用的Iris、Gin等web框架,都包含了中间件逻辑。但有时我们引入该框架显得较为繁重,本文将介绍通过golang原生http来实现中间件操作。全部代码:https://github.com/ziyifast/ziyifast-code_instruction/tree/main/middleware1 定义http.Handler:具体中间件操作①CORSMiddleware:允许跨域// CORSMiddleware handle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CORS) responses. func CORSMiddleware(next http.Handler) http.Handler { fmt.Println("cors middleware....") return http.HandlerFunc(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if r.Method == "OPTIONS" {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DELETE") //如果前后端需要传递自定义请求头,需要再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中匹配(Yi-Auth-Token)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 Accept, Yi-Auth-Token") w.WriteHeader(http.StatusOK) return }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DELETE") w.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Accept,Yi-Auth-Token") //交给下一个中间件处理 next.ServeHTTP(w, r) }) } ②AuthMiddleware:认证// AuthMiddleware simulates a simple authentication middleware. func AuthMiddleware(next http.Handler) http.Handler { return http.HandlerFunc(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Println("auth middleware...") //store info in ctx token := r.Header.Get("Token") if len(token) != 0 { //TODO 1. check token 2. get userinfo from token userID := "1" ctx := context.WithValue(r.Context(), "userID", userID) r = r.WithContext(ctx) } next.ServeHTTP(w, r) }) } ③AuditMiddleware:审计操作// AuditMiddleware simulates an audit logging middleware. func AuditMiddleware(next http.Handler) http.Handler { return http.HandlerFunc(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Println("audit middleware...") next.ServeHTTP(w, r) }) }
-
前言: 在Go语言中,变量的声明是编写程序时的基础之一。 使用 var 关键字可以定义单个或多个变量,并且可以选择是否初始化这些变量。 Go语言的静态类型系统要求在声明变量时指定变量的类型,但也提供了类型推断功能,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类型声明。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var 关键字进行变量声明,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理解。 基本类型: Go语言的基本类型有: bool string int、int8、int16、int32、int64 uint、uint8、uint16、uint32、uint64、uintptr byte // uint8 的别名 rune // int32 的别名 代表一个 Unicode 码 float32、float64 complex64、complex128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之后,系统自动赋予它该类型的零值:int 为 0,float 为 0.0,bool 为 false,string 为空字符串,指针为 nil 等。 所有的内存在 Go 中都是经过初始化的。 变量的命名规范: 关于Go语言变量命名的一些建议和规范: 使用有意义的名称: 变量名应该能够清晰地描述其用途和含义,避免使用单个字符或者含糊不清的命名。 驼峰命名法: 在Go语言中,推荐使用驼峰命名法(camelCase)命名变量,即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小写,后续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例如 userName、totalCount。 避免缩写: 尽量避免使用缩写,除非是广为人知的缩写,否则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例如,使用 totalCount 要比 totalCnt 更容易理解。 使用名词命名: 变量名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因为变量是用来表示数据或者状态的。 遵循约定: 遵循项目或团队的命名约定,以保持代码风格的一致性。 避免与关键字冲突: 不要使用Go语言的关键字作为变量名,避免引起混淆和错误。 短小精悍: 变量名应该简洁明了,尽量不要过长,但也要保证足够清晰。 保持一致性: 在整个项目中保持变量命名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同的命名风格。 变量的声明 变量的声明是指在程序中明确告诉编译器,某个标识符被用作变量,并可能给予其一个初始值。 变量的声明通常是为了在程序中引入新的标识符,并为其分配存储空间,以便在程序执行期间存储和操作数据。 一般语法: var identifier type // 变量声明,不初始化 var identifier type = expression // 变量声明并初始化 其中: var 是Go语言的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 identifier 是变量的名称,应符合命名规则。 type 是变量的数据类型,表示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类型。 expression 是变量的初始值(可选),用于初始化变量。 var age int // 声明一个名为 age 的 int 类型变量,不初始化 var name string = "John"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 string 类型变量 var isStudent bool = true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isStudent 的 bool 类型变量 1 2 3 简短语法: Go语言还提供了简短声明语法 :=,用于声明并初始化变量,它可以更简洁地声明变量,但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例如: age := 25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age 的变量 name := "John"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变量 1 2 举例: 在Go语言中,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变量。以下是几个示例: 1.声明单个变量: var age int var name string var isStudent bool 2.声明多个变量: var x, y int var x, y *int var name, email string var isActive, isAdmin bool 3.批量声明变量: var ( a int b string c []float32 d func() bool e struct { x int } ) 4.声明并初始化变量: var age int = 25 var name string = "John" var isStudent bool = true 1 2 3 5.声明多个变量并初始化: var x, y int = 10, 20 var name, email string = "Alice", "alice@example.com" var isActive, isAdmin bool = true, false 1 2 3 6.简短语法赋值: age := 25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age 的变量 name := "John"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变量 1 2 在Go语言中,如果变量有初始值,则可以省略类型,由编译器根据初始值推断类型: var age = 25 var name = "John" var isStudent = true 1 2 3 总结: 变量的声明是每个程序员在编写Go语言程序时必须掌握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使用 var 关键字,我们可以轻松地定义和初始化变量,从而使我们的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掌握变量声明的基本语法和最佳实践,将有助于编写出可维护和高效的Go语言程序。 希望本文能够更好地理解Go语言中变量声明的使用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jinxinxin1314/article/details/136421022
-
前言: 在Go语言中,变量的声明是编写程序时的基础之一。 使用 var 关键字可以定义单个或多个变量,并且可以选择是否初始化这些变量。 Go语言的静态类型系统要求在声明变量时指定变量的类型,但也提供了类型推断功能,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类型声明。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var 关键字进行变量声明,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理解。 基本类型: Go语言的基本类型有: bool string int、int8、int16、int32、int64 uint、uint8、uint16、uint32、uint64、uintptr byte // uint8 的别名 rune // int32 的别名 代表一个 Unicode 码 float32、float64 complex64、complex128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之后,系统自动赋予它该类型的零值:int 为 0,float 为 0.0,bool 为 false,string 为空字符串,指针为 nil 等。 所有的内存在 Go 中都是经过初始化的。 变量的命名规范: 关于Go语言变量命名的一些建议和规范: 使用有意义的名称: 变量名应该能够清晰地描述其用途和含义,避免使用单个字符或者含糊不清的命名。 驼峰命名法: 在Go语言中,推荐使用驼峰命名法(camelCase)命名变量,即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小写,后续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例如 userName、totalCount。 避免缩写: 尽量避免使用缩写,除非是广为人知的缩写,否则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例如,使用 totalCount 要比 totalCnt 更容易理解。 使用名词命名: 变量名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因为变量是用来表示数据或者状态的。 遵循约定: 遵循项目或团队的命名约定,以保持代码风格的一致性。 避免与关键字冲突: 不要使用Go语言的关键字作为变量名,避免引起混淆和错误。 短小精悍: 变量名应该简洁明了,尽量不要过长,但也要保证足够清晰。 保持一致性: 在整个项目中保持变量命名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同的命名风格。 变量的声明 变量的声明是指在程序中明确告诉编译器,某个标识符被用作变量,并可能给予其一个初始值。 变量的声明通常是为了在程序中引入新的标识符,并为其分配存储空间,以便在程序执行期间存储和操作数据。 一般语法: var identifier type // 变量声明,不初始化 var identifier type = expression // 变量声明并初始化 其中: var 是Go语言的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 identifier 是变量的名称,应符合命名规则。 type 是变量的数据类型,表示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类型。 expression 是变量的初始值(可选),用于初始化变量。 var age int // 声明一个名为 age 的 int 类型变量,不初始化 var name string = "John"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 string 类型变量 var isStudent bool = true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isStudent 的 bool 类型变量 简短语法: Go语言还提供了简短声明语法 :=,用于声明并初始化变量,它可以更简洁地声明变量,但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例如: age := 25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age 的变量 name := "John"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变量 举例: 在Go语言中,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变量。以下是几个示例: 1.声明单个变量: var age int var name string var isStudent bool 2.声明多个变量: var x, y int var x, y *int var name, email string var isActive, isAdmin bool 3.批量声明变量: var ( a int b string c []float32 d func() bool e struct { x int } ) 4.声明并初始化变量: var age int = 25 var name string = "John" var isStudent bool = true 5.声明多个变量并初始化: var x, y int = 10, 20 var name, email string = "Alice", "alice@example.com" var isActive, isAdmin bool = true, false 1 2 3 6.简短语法赋值: age := 25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age 的变量 name := "John" // 简短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名为 name 的变量 在Go语言中,如果变量有初始值,则可以省略类型,由编译器根据初始值推断类型: var age = 25 var name = "John" var isStudent = true 1 2 3 总结: 变量的声明是每个程序员在编写Go语言程序时必须掌握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使用 var 关键字,我们可以轻松地定义和初始化变量,从而使我们的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掌握变量声明的基本语法和最佳实践,将有助于编写出可维护和高效的Go语言程序。 希望本文能够更好地理解Go语言中变量声明的使用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jinxinxin1314/article/details/136421022
-
核心流程框架搭建打印提示符读取用户输入解析输入命令执行退出功能内建命令总结之前看到 Github 有个 build-your-own-x 的仓库,觉得挺有意思的,有不少有趣的实现。我就想着多尝试实现些这样的小项目,看看不同的领域。一方面提升我的编程能力,另外,也希望能发现一些不错的项目。今天的项目在 build-your-own-x 中也能找到,即 build your own shell。这个项目能帮助学习 Go 如何进行如 IO 输入输出、如何发起进程调用等操作。核心流程首先,我声明这是个简陋的 shell,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 Shell。它支持如提示符打印、读取用户输入、解析输入内容、执行命令,另外还支持开发内建命令。接下来,我将从零开始一步步复现我的整个开发过程。框架搭建我从创建一个 Shell 结构体开始,这是整个 shell 程序的核心,它其中包含一个 bufio.Reader 从标准输入读取用户输入。 type Shell struct { reader *bufio.Reader } func NewShell() *Shell { return &Shell{ reader: bufio.NewReader(os.Stdin), } } 如上,通过 NewShell 构造函数创建 Shell 实例。这个函数返回一个新的 Shell 实例,其中包含了初始化的 bufio.Reader。为了方便扩展,接下来添加了几个方法,分别是:• PrintPrompt用于打印提示符;• ReadInput用于读取用户输入;• ParseInput用于解析输入并分割成命令名和参数;• ExecuteCmd用于执行命令。定义如下:func (s *Shell) PrintPrompt() func (s *Shell) ReadInput() (string, error) func (s *Shell) ParseInput(input string) (string, []string) func (s *Shell) ExecuteCmd(cmdName string, cmdArgs []string) error它们就是核心流程中最重要的四个方法,都是在 RunAndListen 方法中被调用,如下所示: func (s *Shell) RunAndListen() error { for { s.PrintPrompt() input, err := s.ReadInput() if err != nil { fmt.Fprintln(os.Stderr, err) continue } cmdName, cmdArgs := s.ParseInput(input) if err := s.ExecuteCmd(cmdName, cmdArgs); err != nil { fmt.Fprintln(os.Stderr, err) continue } } } 主函数 main 的代码不复杂,如下所示:func main() { s := NewShell() _ = s.RunAndListen() }通过 NewShell 创建 Shell 示例,调用 RunAndListen 监听用户输入即可。接下来,我开始介绍其中每一步的实现过程。打印提示符首先,打印提示符的代码,非常简单,如下所示:func (s *Shell) PrintPrompt() { fmt.Print("$ ") }单纯的打印 $ 作为提示符,更复杂的场景可以加上路径提示,如:[~/demo/shell]$修改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func (s *Shell) PrintPrompt() { //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 cwd, err := os.Getwd() if err != nil { // 如果无法获取工作目录,打印错误并使用默认提示符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current directory:", err) fmt.Print("$ ") return } // 获取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homeDir, err := os.UserHomeDir()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home directory:", err) fmt.Print("$ ") return } // 如果当前工作目录以HOME目录开头,则用'~'替换掉HOME目录部分 if strings.HasPrefix(cwd, homeDir) { cwd = strings.Replace(cwd, homeDir, "~", 1) } // 打印包含当前工作目录的提示符 fmt.Printf("[%s]$ ", cwd) } 这是非常粗糙的拿到目录并打印出来。通常 Shell 的提示符是可以自定义,有兴趣可以在这里扩展个接口类型,用于不同提示符的格式化实现。读取用户输入最简单的读取用户输入的代码,代码如下: func (s *Shell) ReadInput() (string, error) { input, err := s.reader.ReadString('\n') if err != nil { return "", err } return input, nil } 按 \n 分割命令,分割出来的文本可以理解为一次执行请求。但实际情况是在使用 Shell 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特殊符号是要处理,如引号。例如:[~/demo/shell]$ echo ' Hello World! Nice to See you!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实现: func (s *Shell) ReadInput() (string, error) { var input []rune var inSingleQuote, inDoubleQuote bool for { r, _, err := s.reader.ReadRune() if err != nil { return "", err } // Check for quote toggle switch r { case '\'': inSingleQuote = !inSingleQuote case '"': inDoubleQuote = !inDoubleQuote } // Break on newline if not in quotes if r == '\n' && !inSingleQuote && !inDoubleQuote { break } input = append(input, r) } return string(input), nil } 如上的代码中,逐一读取输入内容。程序中,通过判断当前是处于引号中,保证正确识别用户输入。如果你读过我之前一篇文章,熟练使用 bufio.Scanner 类型,也可以用它提供的自定义分割规则的方式,在这个场景下也可以使用。我的完整源码 goshell 就是基于 Scanner 实现的。另外,这个输入不支持删除,如果我输出错了,只能退出重来,也是挺头疼的。如果要实现,要依赖于其他库实现。解析输入读取完成,通过 ParseInput 方法解析成 cmdName 和 cmdArgs,代码如下: func (s *Shell) ParseInput(input string) (string, []string) { input = strings.TrimSuffix(input, "\n") input = strings.TrimSuffix(input, "\r") args := strings.Split(input, " ") return args[0], args[1:] } 真正的 Shell 肯定比这个强大的多了。最容易想到的,一次 shell 执行请求可能包含多个命令,甚至是 shell 脚本。太复杂的能力实现起来太麻烦,我们可以支持一个最简单的能力,分号分割运行多个命令。$ cd /; ls我们修改代码,支持这个能力。 type CmdRequest struct { Name string Args []string } func (s *Shell) ParseInput(input string) []*CmdRequest { subInputs := strings.Split(input, ";") cmdRequests := make([]*CmdRequest, 0, len(subInputs)) for _, subInput := range subInputs { subInput = strings.Trim(subInput, " ") subInput = strings.TrimSuffix(subInput, "\n") subInput = strings.TrimSuffix(subInput, "\r") args := strings.Split(subInput, " ") cmdRequests = append(cmdRequests, &CmdRequest{Name: args[0], Args: args[1:]}) } return cmdRequests } 上面代码里,定义了一个新类型 CmdRequest,它用于保存从用户输入解析而来的命令名和命令参数。由于修改了 ParseInput 的返回类型,RunAndListen 中的逻辑就要改动了。如下所示: for { // ... cmdRequests := s.ParseInput(input) for _, cmdRequest := range cmdRequests { cmdName := cmdRequest.Name cmdArgs := cmdRequest.Args if err := s.ExecuteCmd(cmdName, cmdArgs); err != nil { fmt.Fprintln(os.Stderr, err) continue } } } 到此,通过分号分割多命令也是支持的了。命令执行最后一步就是执行命令了。代码如下所示: func (s *Shell) ExecuteCmd(cmdName string, cmdArgs []string) error { cmd := exec.Command(cmdName, cmdArgs...) cmd.Stderr = os.Stderr cmd.Stdout = os.Stdout return cmd.Run() } 我使用的是标准库 exec 包中的 Command 类型创建一个命令用于执行外部命令。这个命令的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都被设置为当前进程的对应输出,这样命令的输出就可以直接显示给用户。最后,通过调用 cmd.Run() 执行该命令即可。退出功能在初步测试中,我发现 shell 还不支持退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 RunAndListen 循环中加入了对 exit 命令的检查。 for { cmdName := cmdRequest.Name cmdArgs := cmdRequest.Args if cmdName == "exit" { return nil } if err := s.ExecuteCmd(cmdName, cmdArgs); err != nil { } } 如果用户输入的是exit,循环将终止,直接退出 shell。
-
简介debug包的核心组件debug/elf:解析ELF格式文件debug/dwarf:DWARF调试信息的读取debug/macho:Mach-O文件格式的解析debug/pe:PE文件格式的解析debug/gosym:Go程序符号表的解析高级功能与技巧性能分析与pprof包的应用深入理解堆栈跟踪内存分析的实践使用debug/gosym解析符号表debug与其他标准库的结合应用代码示例:综合应用案例常见问题解答总结简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调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特别是对于使用Golang的开发者而言,理解并有效利用标准库中的debug包,可以极大地提高调试效率和代码质量。本文旨在深入介绍Golang的debug标准库,帮助开发者掌握其核心功能和实战应用。Golang作为一种高性能、高效率的编程语言,其标准库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包,以支持各种程序开发和维护任务。其中,debug库作为这些工具中的一员,专注于提供调试支持。它包含多个子包,如debug/elf、debug/dwarf、debug/macho等,各自负责不同调试任务,例如文件格式解析、调试信息读取等。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有效地进行性能分析、错误跟踪和数据检查,从而提升代码质量和运行效率。本文将针对Golang的debug库进行全面解读,涵盖其核心组件、高级功能和实战技巧。文章将通过丰富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功能说明,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每个组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无论您是初入Golang世界的新手,还是寻求深入了解库功能的资深开发者,本文都将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索debug库的核心组件,解析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以及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示例。通过这些内容,您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Golang的debug库,提高您的软件开发和调试能力。debug包的核心组件debug/elf:解析ELF格式文件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格式是在Unix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标准文件格式,用于可执行文件、目标代码、共享库和核心转储。在Golang的debug/elf包中,提供了一系列工具来读取、解析和检查ELF文件。这对于理解程序如何在操作系统上运行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跨平台开发和调试时。使用debug/elf,开发者可以获取ELF文件的详细信息,如头部信息、段(section)列表和程序头部(program header)等。例如,通过这个包可以检查一个二进制文件是否含有特定的段或符号,从而帮助理解其结构和潜在的执行行为。debug/dwarf:DWARF调试信息的读取DWARF是一种标准的调试数据格式,用于在编译时记录程序中各种元素的信息。Golang的debug/dwarf包提供了读取和解析这些信息的能力,使开发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程序的结构和状态。通过使用debug/dwarf,开发者可以访问变量、类型信息、函数调用等详细的调试信息。这对于高级调试任务,如断点设置、性能分析和复杂错误排查非常有帮助。debug/macho:Mach-O文件格式的解析Mach-O是macO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文件格式,用于可执行文件和动态库。debug/macho包允许开发者在Go中读取和解析这种格式的文件。这在进行macOS或iOS平台的程序开发和调试时尤为重要。利用debug/macho,开发者可以获取Mach-O文件的结构信息,例如段、符号表和动态库依赖等。这样的信息对于理解程序在Apple平台上的行为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debug/pe:PE文件格式的解析PE(Portable Executable)格式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可执行文件格式。debug/pe包提供了在Go中读取和解析PE格式文件的功能。对于那些需要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和调试程序的Golang开发者来说,这个包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debug/pe,可以访问Windows可执行文件的关键信息,如头部信息、段和导入/导出表。这对于深入理解程序在Windows环境中的运行和交互非常有价值。debug/gosym:Go程序符号表的解析debug/gosym包用于解析Go程序的符号表。符号表是编译后的程序中包含的,用于存储变量名、函数名等信息的部分。这个包对于那些需要深入了解程序内部结构和函数调用关系的开发者来说非常有用。利用debug/gosym,开发者可以在运行时获取关于程序结构的详细信息,这对于调试和性能优化尤其重要。
推荐直播
-
DTT年度收官盛典:华为开发者空间大咖汇,共探云端开发创新
2025/01/08 周三 16:30-18:00
Yawei 华为云开发工具和效率首席专家 Edwin 华为开发者空间产品总监
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速,驱动着技术革新发展,华为开发者空间如何巧妙整合鸿蒙、昇腾、鲲鹏等核心资源,打破平台间的壁垒,实现跨平台协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开发者们如何迅速把握机遇,实现高效、创新的技术突破?DTT 年度收官盛典,将与大家共同探索华为开发者空间的创新奥秘。
回顾中 -
GaussDB应用实战:手把手带你写SQL
2025/01/09 周四 16:00-18:00
Steven 华为云学堂技术讲师
本期直播将围绕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数据库对象、系统函数及操作符等内容展开介绍,帮助初学者掌握SQL入门级的基础语法。同时在线手把手教你写好SQL。
去报名 -
算子工具性能优化新特性演示——MatMulLeakyRelu性能调优实操
2025/01/10 周五 15:30-17:30
MindStudio布道师
算子工具性能优化新特性演示——MatMulLeakyRelu性能调优实操
即将直播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