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的故障转移和容错处理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通常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中,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扩展资源的能力。这种解决方案有助于处理突发的流量峰值,确保应用程序的高性能和可用性。在处理故障转移和容错方面,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可能包含以下机制:周期性资源同步:通过定期同步资源,确保在本地IDC和云中的资源状态保持一致,这样即使在本地资源出现问题时,也能迅速利用云资源来维持服务的连续性。应用多副本:部署多个应用副本可以提高系统的冗余能力,当某个副本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流量转移到其他健康的副本上,从而实现故障转移。异常Pod自动重启:在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中,如果检测到Pod异常,系统会自动重启Pod,以恢复服务的正常运行。此外,如果涉及对外发布的异常Pod,系统也会自动拆除访问接入,防止影响用户体验。虚拟化隔离: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通常基于安全容器进行构建,每个实例间通过虚拟化进行隔离,这样即使某个实例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实例,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资源竞争问题处理:通过虚拟化隔离,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避免了资源竞争问题,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系统崩溃或故障处理: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提供的自动化机制能够处理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问题,确保系统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监控和告警: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通常集成了监控和告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弹性策略设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弹性策略,控制不同业务在云上云下的弹性分配数量,以适应不同的容错和故障转移需求。通过这些机制,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处理故障转移和容错问题,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和连续性。
-
Cloudbursting全量同步对带宽的影响分析概述Cloudbursting是一种云计算资源管理的策略,它允许企业在自身数据中心资源不足以处理高峰时段的负载时,将部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环境中。全量同步是指在数据同步过程中,将所有的数据一次性传输到另一系统或环境中。这种同步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需的,例如在系统迁移、数据恢复或初始化时。然而,全量同步对带宽的要求很高,因为它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这可能会对企业的网络带宽产生重大影响。全量同步对带宽的影响全量同步通常需要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特别是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网络带宽的拥堵,影响其他正常的网络通讯活动。此外,全量同步还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可能会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不同规模Cloudbursting全量同步对带宽的影响比较在不同的规模下,Cloudbursting全量同步对带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全量同步可能需要较少的带宽,但对中型或大型企业而言,全量同步可能需要更多的带宽。此外,全量同步的规模也取决于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数据量的大小。Cloudbursting全量同步与网络带宽优化技术为了减轻全量同步对带宽的影响,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带宽优化技术。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压缩技术来减小数据体积,从而减少所需的带宽。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来分散带宽使用,确保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结论综上所述,Cloudbursting全量同步确实会对企业的网络带宽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当面临大量数据传输时。因此,在全量同步之前,企业应当评估自身的带宽容量,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优化带宽使用,以确保同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减少对现有网络通讯活动的影响。
-
Cloudbursting是一种云服务模型,它允许企业在本地或私有云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时,自动扩展到公共云资源。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处理突发的流量或工作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从而优化成本和性能。在混合云架构中,Cloudbursting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支持:资源扩展:当本地或私有云资源达到极限时,Cloudbursting可以触发资源的自动扩展到公有云,以处理额外的计算需求。这种扩展通常是透明的,不需要人工干预,确保了业务连续性和响应性。自动化管理: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通常包括自动化管理工具,这些工具能够监测资源使用情况,并在必要时自动启动或关闭公有云资源。这种自动化减少了手动操作的复杂性和潜在错误。弹性策略:企业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弹性策略,控制在云上和云下的资源分配数量。这些策略可以基于业务需求、时间窗口或其他预设条件来调整资源使用。成本优化:通过Cloudbursting,企业只需为实际使用的公有云资源支付费用,避免了长期维护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成本优化。基础设施免运维: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可以减轻企业的运维负担,因为它们通常提供了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安全性和稳定性: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在建立连接和传输数据时,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和访问控制,以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设计为与现有的IT基础设施兼容,包括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应用框架,确保了企业可以无缝地整合云资源。监控和优化:企业可以使用监控工具来跟踪Cloudbursting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性能数据进行优化,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应用性能。华为云提供的Serverless容器服务CCI就是一个例子,它通过CloudBursting解决方案实现了资源随启随用、业务灵活弹性分配以及基础设施免运维的特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这种服务通过在IDC中安装VirtualKubelet插件实现业务弹性到公有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或应用框架,并且不会对现有的业务流程或系统产生影响。通过上述方式,Cloudbursting有效地支持混合云架构,提供了灵活、可扩展且经济高效的计算资源管理策略。
-
上报的信息回传用户集群通常涉及到数据同步和传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系统架构和业务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工具在大数据环境中,可以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工具如Hadoop DistCp来传输数据。DistCp可以在Hadoop集群之间复制文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迁移。用户可以将信息上传到源集群的HDFS,然后使用DistCp将数据传输到目标集群。使用数据库复制工具如果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使用数据库复制工具来同步数据。例如,阿里云的数据传输服务(DTS)可以帮助实现PolarDB MySQL版集群间的数据迁移,支持结构迁移、全量数据迁移和增量数据迁移。使用消息队列服务对于实时或近实时的数据同步需求,可以使用消息队列服务如Apache Kafka。Kafka的MirrorMaker工具可以用来在不同的Kafka集群之间复制数据,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使用专业的数据同步服务还有一些专业的数据同步服务提供商,它们提供跨不同云平台或本地数据中心的数据迁移服务。这些服务通常具有易于配置的界面和自动化的数据同步功能。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特定的业务逻辑和安全要求定制数据同步解决方案。这可能涉及到编写脚本或使用特定的API来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输。选择合适的方法时,需要考虑数据的体积、同步的频率、系统的兼容性、成本以及安全性等因素。在实施数据同步策略之前,通常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
man: Manual 意思是手册,可以用这个命令查询其他命令的用法。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意思是密码。su:Swith user 切换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cd:Change directory 切换目录ls:List files 列出目录下的文件ps:Process Status 进程状态mkdir:Make directory 建立目录rmdir:Remove directory 移动目录mkfs: Make file system 建立文件系统fsck:File system check 文件系统检查cat: Concatenate 串联uname: Unix name 系统名称df: Disk free 空余硬盘du: Disk usage 硬盘使用率lsmod: List modules 列表模块mv: Move file 移动文件rm: Remove file 删除文件cp: Copy file 复制文件ln: Link files 链接文件fg: Foreground 前景bg: Background 背景chown: Change owner 改变所有者chgrp: Change group 改变用户组chmod: Change mode 改变模式umount: Unmount 卸载dd: 本来应根据其功能描述“Convert an copy”命名为“cc”,但“cc”已经被用以代表“C Complier”,所以命名为“dd”tar:Tape archive 解压文件ldd:List dynamic dependencies 列出动态相依insmod:Install module 安装模块rmmod:Remove module 删除模块lsmod:List module 列表模块Unix: 操作系统的一种Linux: 一种开源,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s torvalds: linux系统作者 Kenel: 内核GNU: GNU is Not Unix GNU不是unixOSS: open source software 开放源代码软件License: 许可证 Red hat: 红帽子公司Text mode: 字符模式Graphic mode: 图形界面Root : linux默认系统管理员账号Command: 命令 Option: 选项,参数pwd: 显示当前目录cd: change directory 改变目录 mkdir: make directory 创建目录rmdir: remove directory 删除目录 rm: remove 删除文件cp: copy 复制mv: move 移动或重命名ISO:光盘镜像文件 mount: 挂载umount: undo mount 卸载useradd: add a user 添加用户userdel: delete a user 删除用户groupadd: add a group 添加组 groupdel: delete a group 删除组rwx: read write execute 读取,写入,执行chmod: change the permission mode of the files or the directories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own: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宿主属性Application: 应用Rpm: redhat packages manager 包管理器Version: 版本Build date: 创建日期Summary: 概括描述 Description: 详细描述level: 级别runlevel: 运行级别chkconfig: check config 检查系统服务启动状态 log: 日志quota: 配额NFS: network file system 网络文件系统export: 输出 service: 服务opensource 开源localhost 本地主机directory 目录total 总共forward 转发search 查询media 媒体autorun 自动运行track 跟踪authentication 认证 successfully 成功地deny 拒绝access 接入aplication 应用 block 模块protect 保护device 设备Double-click 双击mouse 鼠标init 初始化specific 精细的,细节 tag 标记normal 正规的accessories 附件 login 登陆export 出口 输出specific 特定 特殊echo 发出manager 管理器 environment 环境 source 源license 许可signature 签字,签名interpreter 翻译器feature 特征modification 修改,修饰 summary 概要prepared 准备 faile 失败dependent 依赖,依靠 minimal 最小的variable 变量development 发展bracket 归档 include 包括action行动 standard 标准process 过程,进程script 文本,剧本 execute 完成,执行status 状态 message 消息 console 控制except 除了...外 private 私人的restricte 限定,制约 quota 限额,配额 inordinate 过度compress 压缩 drop 丢弃 loopback 回环collision 冲突transmit 传送,传递 unreachable 不可达的parameter 参数various 不同的,各式各样的require 需要,要求generate 生成,导致 confirm 确认 session 会话 terminal 终端operational 操作的,运行的 flag 标志 offset 偏移量 invalid 无效acknowledge 确认split 分裂platform 平台bandwidth 带宽
-
技术干货C++解决线性代数矩阵转置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73153974293006010-1-1.html几个好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总结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269318669043-1-1.htmlnginx配置ssl和反向代理的配置代码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09154787245094010-1-1.htmlMVC知识分享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09154787690725011-1-1.htmlStruts2框架知识分享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09154788051346012-1-1.htmlXHR 和 Fetch方法小知识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7154880861342001-1-1.htmlMQTT通信中的跨网络和防火墙问题处理方法总结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4793832005-1-1.htmlMQTT协议在设备地理定位与追踪中的应用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01154944897555003-1-1.htmlMQTT协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与效益分析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5027111009-1-1.html服务网格与SDK的比较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5600811006-1-1.htmlGaussDB单表数据存储能力分析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5735758010-1-1.html采用CCE Autopilot后对成本控制的积极影响分析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5882733004-1-1.html资讯资讯|张平安:华为云完成全国三大核心枢纽战略布局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6165731004-1-1.html资讯|华为云发布C.H.A.N.G.E架构,加速荷比卢爱“数字十年”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6269968009-1-1.html资讯|华为联合信通院发布《智能盘框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标准,打造AI场景可靠存储底座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02127154946397338010-1-1.html
-
近日,2024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ODCC)夏季全会在大连顺利召开。全会期间,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据中心团队发布《智能盘框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业界首个针对智能盘框产品品类的技术标准。标准围绕智能盘框的核心功能,从接口协议、存储功能、数据缩减、可靠性、近数据处理能力、性能等方面对智能盘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定义,同时明确对应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要求。基于Diskless架构的智能盘框定义AI时代云和互联网存储底座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的加速创新,众多新兴业务场景大量涌现,加速释放数据价值。传统的存算一体服务器架构面临扩展不灵活、资源利用率低、盘可靠性低等问题。以数据为中心的Diskless架构秉承存算分离、资源池化、共享应用等理念,实现了各类硬件的独立扩展和灵活共享,帮助企业从全局视角上实现硬件资源的最优组合。智能盘框是践行Diskless架构的标杆性产品品类,提供规模集约、媲美专业存储级别的多样化资源池服务。•极高带宽:通过NoF高速以太网络联接到服务器,将复杂的数据存储能力卸载到智能盘框,相比单台服务器本地盘性能提升10倍。•绿色集约:通过高密硬件和大比例EC的编码算法,实现机柜空间节省60%,能耗节省30%,通过存算分离架构实现存储和计算按需扩容。•稳定可靠:通过硬盘亚健康管理和慢盘智能优化等多重可靠性技术,实现系统级99.999%高可靠,数据盘故障可预测、可视可管,大幅降低运维难度,相比通用服务器可靠性提升100倍。基于Diskless架构,加强智能盘框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共识,使能AI数据价值智能盘框以标准部件的方式被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集成,其标准化工作尤为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智能盘框产品功能,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指导智能盘框产品的健康发展,协助企业及数据中心用户进行存储部件选型。华为分布式存储领域副总裁徐育林表示,传统的数据中心主要基于x86架构,以CPU为中心,然而随着AI时代的到来,这种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为了释放数据中心的算力和存力潜能,需要从以CPU为中心的架构向以DPU/GPU多样算力协同发展的对等架构转变。Diskless架构能很好地满足业务需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无缝扩展算力和存力,从而性能和容量都能得到灵活的提升。未来,采用高效集约、分离池化的Diskless架构趋势不可阻挡。Diskless架构将凭借其灵活的架构、精细化的资源利用率、绿色低碳的能耗比等优势,帮助数据中心迎来产业变革的新机会。转自华为存储公众号
-
6月6日,华为云荷比卢爱云峰会在阿姆斯特丹隆重举办。此次峰会发布了全新的“变革(C·H·A·N·G·E)”架构,包含大企业、运营商、金融、电商零售、媒体和娱乐五大行业解决方案,及云原生基础设施、华为云Stack8.3、盘古大模型、GaussDB数据库、数智融合、媒体服务六款重磅产品。在荷比卢和爱尔兰这一“全球门户”的重要高地,华为云将安全、发展与可持续作为关键词,为本地客户、伙伴和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加速荷比卢、爱尔兰实现欧盟“数字十年”愿景,提升其在数字世界中的全球影响力,增强安全的数字连接。华为荷比卢爱CEO钱坤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华为在荷比卢和爱尔兰深耕的第20年,我们非常自豪地见证了荷比卢、爱尔兰和欧洲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并为之做出了贡献。华为云将基于30多年的ICT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服务全球数十个行业与数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先经验,为欧洲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在欧洲,为欧洲,一起激发改变,点燃未来!”会上,欧盟云CoC正式为华为云颁布欧盟GDPR认证。华为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备完善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的平台以及服务。到目前为止,华为云已通过140多项国际审计和认证,例如西班牙ENS、德国C5、金融行业PCI DSS等。华为云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全面安全和隐私合规资质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之一,为金融、能源、制造、医疗、政府机构等不同行业的业务合规和网络安全需求提供了保障,支持在欧盟建立安全透明的数字环境,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持续创新,加速数字经济跃迁过去一年,华为云在荷比卢及爱尔兰的销售增速超过280%,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华为云坚持深耕行业、持续创新。华为云荷比卢爱业务部部长梁冰在峰会上发布了“变革(C.H.A.N.G.E)”架构,这是华为云基于对数千家企业深入分析后的最佳实践架构。梁冰表示:“我们认为这是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架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需要以系统化的思维和创新的架构应对行业转型升级难题。”此次华为云面向荷比卢和爱尔兰重磅发布了全新的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华为云Stack 8.3。华为云Stack 8.3是一个安全可信的全栈云解决方案,它可以部署在客户自有数据中心,确保安全合规和本地运维;在服务体验上,客户还能快速共享公有云丰富的云服务,确保云平台持续领先、持续演进。华为云Stack8.3提供超过110个高频刚需的云服务,是业界云服务数量最多的云平台。创新,是华为云的DNA。华为云致力为客户提供创新领先的云服务:弹性云原生基础设施,可满足客户弹性资源、多云多活等多样化诉求;盘古大模型3.0,可以快速适配、快速满足行业的多变需求,帮助各行各业加速智能化;GaussDB,实现架构领先一代,性能遥遥领先,给世界一个更优的选择;数智融合,将数据开发和AI开发打通,提供完整的Data-AI融合能力,最大化数据价值;盘古大模型赋能的华为云MetaStudio,轻松获取数字人分身,其声音、表情、口型、肢体动作等与真人表现无异。深耕行业,解锁业务新增长针对行业创新,华为云荷比卢爱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Stef Venner分享了华为云基于C.H.A.N.G.E架构为大企业、运营商、金融、电商零售、媒体和娱乐等行业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高的运营效率、更多的商业价值。该架构可以助力大企业高效智能运营和管理,实现数字化跃迁;帮助运营商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2B新模式运营;在金融行业,打造可信云底座的同时,实现数据高效处理服务,确保金融安全及业务高效运行;在电商行业,实现敏捷交易、精细化运营,提供数字人和低时延直播新模式;在媒体和娱乐行业,提供低时延直播、一站式OTT解决方案和AI赋能数字人生产,重构内容生产、分发及用户体验。值得信赖,助力可持续发展云与AI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生产效率的飞跃和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通过技术普惠大众,为个人、组织、社会带去积极的改变。本次峰会上,华为荷比卢爱政府与公共关系COO Gert-Jan van Eck分享了华为云“Cloud for Good”行动计划的成功实践。包括通过云技术推动医疗普惠,构建AI助手辅助医学检验发现罕见病让患者获得及时救治;借助云与AI技术保护生态,在爱尔兰的海洋保护野生鲸鱼、在意大利的绿洲监测非法盗猎、在奥地利的湿地守护迁徙鸟类……华为云坚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并持续倡议客户和伙伴携手在荷比卢爱关心的教育、医疗保健、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领域,共同推动Cloud for Good的实践,让每一位欧盟成员国的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消弭数字鸿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协同作用,为欧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生态方面,面向本地客户与伙伴,华为云宣布了最新的伙伴计划和初创计划:面向生态伙伴,华为云伴将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销售支持、更好的联合运营、更好的激励四个方面助力伙伴拓展市场,实现收入倍增。面向初创企业,华为云将协同各方资源,在创业、营销、增长等方面提供赋能,还将配备专属团队为初创企业的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赋能初创企业在云上释放创新潜力,激发无限可能!转自华为云公众号
-
6月14日,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宣布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开服,这标志着华为云全国存算网的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华为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新技术的安徽芜湖、贵州贵安、内蒙古乌兰察布三大云核心枢纽,将构建“算力一张网”,服务全国算力需求。以区位优势打造华东华中区域10ms时延圈作为“东数西算”中芜湖集群首个开服的项目,芜湖数据中心三个园区之间通过光纤网连接,对外则是TB级互联网出口带宽,能覆盖华东及中部地区城市。通过光纤网络,芜湖数据中心可直达华东和中部热点城市,网络时延在10ms以内,不仅能满足对时延不敏感的业务需求,也能满足对于时延要求非常高的AI推理、电商、游戏等业务需求。张平安介绍,芜湖数据中心有三种服务方式:第一,作为华东热业务中心,利用区位优势,可运行企业核心在线业务;第二,作为华东数智中心,利用能耗与容量优势,可运行企业大数据分析、AI训练与推理等业务;第三,作为企业灾备中心,对时延要求相对较低的业务,可以充分利用芜湖的海量存储与安全高可靠优势。“芜湖数据中心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可以就近服务华东和中部各省市,还可以辐射全国,帮助全国的企业上好云、用好云。”张平安说。全新多元算力对等池化架构重新定义云基础设施智能时代,随着计算场景的多元化(比如通用算力、超算、AI计算等)以及AI算力需求飞速增长,传统的以CPU为中心的主从架构无法满足当前的超大规模算力要求。对此华为云设计了全新多元算力对等池化架构,重新定义云基础设施,从算力规模、扩展模式、使用模式匹配超大规模算力诉求。张平安介绍说,在全新架构设计中,华为云秉承“一切可池化”“一切皆对等”“一切可组合”的核心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来解行业难题。“一切可池化”指通过分布式擎天架构能实现CPU、NPU、GPU、内存等多样资源统一抽象、池化,让算力规模提升50倍;“一切皆对等”指通过超高带宽的Scale Up网络,打破单体算力性能和集群线性度瓶颈,在同等算力条件下,提升大模型的训练效率。以盘古大模型训练为例,效率可提升68%;“一切可组合”则指通过瑶光智慧云脑提供NPU、GPU、CPU、内存等资源按需组合,通过匹配最优算力组合,实现百亿到万亿级模型训练所需的资源。多项创新技术首次应用业界最低液冷PUE值1.1面对数据中心耗电挑战,芜湖数据中心在业界首创了直通风和间接通风自适应融合方案,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26度时,采用直通风制冷。这一举措可使芜湖数据中心1年内近10个月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极大地降低能耗。同时,华为云还引入AI技术精准控制温度,首创云服务感知能效调优技术。“华东区域液冷机房年均PUE1.1,这样每100万台服务器每年可以节省10亿度电。”张平安说。此外,芜湖数据中心采用全生命周期高可用设计,保证业务连续性。针对数据中心交付的质量隐患及交付速度,华为云首创机房产品化,将交付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降低了90%。在运维层面,华为云则首次引入IoT技术,打造了全数字化的数据中心,实现了告警秒级上报,故障分钟级定位。而针对供电、制冷、电池等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则引入AI技术主动识别风险。在电力供应环节,华为云率先采用了500kV变电站双源双路,实现业界最高可靠性的供电等级。华为云全国存算网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张平安指出,面对智能算力需求的大爆发,华为云几年前就开始了全球存算网的战略布局,匹配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规划打造出贵州贵安、内蒙古乌兰察布、安徽芜湖三大云核心枢纽。芜湖数据中心的开服,标志着华为云全国存算网的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他表示,包括新开服的芜湖数据中心在内,华为云已构筑起一个覆盖全球的安全稳定高质量的存算网,包括云核心枢纽、云区域枢纽和边缘三层架构,覆盖33个云区域和93个可用区,为全球用户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持。“依托华为云构筑的全栈AI能力,通过全球存算网、昇腾AI云服务、盘古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我们将为千行万业创新发展注入数智活力,推动中国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加速培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张平安说。转自华为云公众号
-
采用CCE Autopilot后对成本控制的积极影响概述CCE Autopilot是华为云推出的面向云原生的容器服务,旨在简化Kubernetes集群的管理和运维工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采用CCE Autopilot后对成本控制的产生的积极影响。成本控制积极影响分析自动化运维降低人力成本CCE Autopilot的自动化运维特性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传统的运维模式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集群管理和节点维护,而CCE Autopilot则提供了全托管的节点管理服务,使得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的实现,无需关心底层的运维工作。弹性伸缩优化资源配置CCE Autopilot的弹性伸缩功能可以根据应用的实时负载动态调整资源配置,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业务高峰期自动扩容,而在业务低谷期自动缩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成本优化策略CCE Autopilot为企业用户提供了灵活的资源配置方案,支持业务量的自动扩缩,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即使在资源需求较小的初期阶段,用户也能获得高可靠性和性能的服务,随着业务的扩展,资源可以无缝扩展,满足企业对成本效益和业务连续性的需求。安全性和合规性CCE Autopilot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它不仅提供了自动化的安全补丁和升级服务,还支持Kubernetes的RBAC等权限管理能力,确保了集群的安全性。综合成本效益采用CCE Autopilot后,企业能够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同时,优化整体的资源配置和成本结构。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治理,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结论综上所述,CCE Autopilot通过自动化运维、弹性伸缩、成本优化策略、安全性和合规性保障以及综合成本效益的提升,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采用CCE Autopilot后,不仅可以降低运维成本,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安全性和合规性,最终实现成本和收益的最佳平衡。
-
GaussDB单表数据存储能力分析概述GaussDB作为一款高性能的数据库产品,其单表数据的存储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分析旨在探讨GaussDB单表最多能存储多少数据,并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这一问题。单表数据存储能力根据搜索结果,GaussDB的单表数据存储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单节点的容量、单表大小、单行数据大小、单表列数、单表记录数等技术参数。具体来说,GaussDB支持的最大单节点容量可达8PB,而单表大小则可以达到7.8TB。这意味着在一个节点配置较高的环境中,GaussDB理论上能够存储相当庞大的数据量。详细对比分析单节点容量GaussDB支持的最大单节点容量为8PB,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量,足以满足大多数企业级应用的需求。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数据库系统可能仅支持数TB的存储容量。单表大小GaussDB允许的最大单表大小为7.8TB,这在数据库领域也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规模。这种大小的表能够容纳海量的数据记录,适用于大数据分析和存储的场景。单行数据大小与单表列数GaussDB的单行数据大小可达8000字节(不含CLOB/BLOB),而单表列数最多可达4095列。这两个参数决定了表中单个记录所能占用的空间以及表可以定义的字段数量,从而影响单表的整体存储能力。单表记录数虽然GaussDB没有明确给出单表记录数的限制,但实际存储能力取决于表的设计和存储空间的利用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规划表结构以最大化存储利用率。结论综合以上信息,GaussDB具备强大的单表数据存储能力,能够支撑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然而,具体的存储能力还会受到实际部署环境、表设计和数据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数据库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服务网格与SDK的比较服务网格的定义与功能服务网格(Service Mesh)是一种专门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它通过轻量级的网络代理(如Envoy、Linkerd)独立于应用程序运行。这些代理通常部署在与应用代码并行的容器中,对应用来说是透明的。服务网格的核心功能包括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安全性、可观测性等。SDK的定义与功能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简称SDK)是一套为特定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提供的开发工具集合,它包括API接口定义、编译器、调试器、运行时/开发环境等。SDK通常用于简化特定任务或服务的开发,如支付、推送通知、地图服务等。服务网格与SDK的比较优点比较服务网格:解耦:服务网格将服务治理能力从业务逻辑中剥离出来,降低了业务代码的复杂性。多语言支持:服务网格支持多语言环境,简化了异构系统的统一治理。可观察性:服务网格提供了全面的监控和追踪能力,有助于提高服务的可观测性。SDK:集成便利:SDK通常提供了一系列预先打包的工具和库,便于开发者快速集成特定功能。针对性优化:针对特定平台或语言的SDK可以提供最优化的性能和体验。缺点比较服务网格:复杂性:服务网格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需要额外的学习和配置。性能开销:虽然服务网格的代理设计为轻量级,但它仍然可能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SDK:依赖特定环境:SDK通常与特定环境紧密绑定,移植和维护可能受到限制。独立性:SDK可能导致应用过度依赖特定的服务或平台,降低应用的独立性。结论服务网格和SDK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栈。服务网格更适合需要高度可观测性和多语言支持的云原生应用,而SDK更适合需要特定功能快速集成和优化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二者也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
MQTT协议概述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通信协议,专为资源受限的设备和低带宽、不稳定网络环境设计。它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支持多种服务质量(QoS)等级别,确保消息的可靠传输。MQTT协议因其轻量级、高效、可靠、安全等特点,在物联网(IoT)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MQTT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智能生产线监控与管理在某汽车制造厂的智能生产线中,MQTT工业网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生产线装备了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数据。通过MQTT协议,实时数据可以发送给MQTT消息代理服务器,进而实现与云平台、移动设备等的通信。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或移动设备实时监控生产线的状态,并在必要时发送控制指令给MQTT网关,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业物联网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在工业物联网中,MQTT网关能够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例如,钡铼技术BL系列网关作为工业物联网中的关键设备,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并将数据转换为MQTT格式,实现数据的统一传输和管理。智能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物联网中,MQTT协议可以实现农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智能灌溉等功能。通过MQTT协议,数据点可以结合精确到毫秒级的时间戳,实现工业数据的实时上报。MQTT协议的效益分析提高生产效率MQTT协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智能制造中,通过MQTT协议实现设备间的实时通信,可以快速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延迟。降低成本通过MQTT协议实现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或移动设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生产线,而不必亲自到场。提升产品质量MQTT协议支持的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生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MQTT协议支持TLS/SSL加密,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这对于处理敏感数据的智能制造企业尤其重要。结论综上所述,MQTT协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表明,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加强数据安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MQTT协议将继续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
-
简介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它以其低功耗、低带宽占用、简单易用等特点,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MQTT协议如何在设备的地理定位与追踪中发挥作用。MQTT协议的工作原理MQTT协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概念:主题(Topic):消息发布和订阅的标识,客户端可以发布和订阅不同主题。QoS(Quality of Service):定义了消息传递的质量,有三个级别:QoS 0(最多一次)、QoS 1(至少一次)和QoS 2(只有一次)。保留消息(Retained Message):Broker存储最新的消息,并在新的订阅者连接时发送该消息。Last Will and Testament(遗嘱消息):当客户端异常断开连接时,Broker将发布预定义的遗嘱消息。MQTT协议在地理定位与追踪中的应用实例实时位置追踪在物流行业中,车辆实时跟踪是MQTT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车载GPS设备可以通过MQTT协议发布车辆的位置信息,而后台的调度系统可以订阅该信息,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实时可控。室内定位系统MQTT还可用于室内定位系统。例如,在一个商场中,商家可以通过在商品上放置带有MQTT功能的标签,并通过安装在商场各处的读取器捕捉这些标签发出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发送到MQTT服务器。后台系统可以订阅这些位置信息,实时追踪商品的位置,以便顾客查询或导购员管理。农业物联网在农业领域,MQTT可用于农业物联网系统中,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控。例如,通过在农田中部署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发布关于土壤湿度、温度等数据到MQTT服务器,农民或其他管理者可以订阅这些数据,实时了解农田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水肥管理。MQTT协议的优势及其在定位追踪中的体现MQTT协议的优势在于其轻量化和低延时特性,尤其适合在带宽有限的环境下使用。在设备地理定位与追踪中,这些优势尤为明显:低延迟:保证了位置信息的实时性,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节省带宽:在传输大量位置数据时,MQTT协议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带宽的占用。可靠性:尽管MQTT是基于TCP/IP协议的,但它通过QoS级别和遗嘱消息等功能提高了消息传递的可靠性。安全性:MQTT支持TLS/SSL加密,确保了位置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结论综上所述,MQTT协议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设备的地理定位与追踪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无论是在物流车辆的实时追踪还是在农业物联网中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控,MQTT都能提供稳定、可靠且高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MQTT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
概述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然而,在实现MQTT通信时,经常遇到跨网络和防火墙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连接或通信。接下来,我将详细讨论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跨网络通信的处理跨网络通信通常指在一个网络中的设备需要与另一个网络中的MQTT服务器通信的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进行端口转发或VPN连接。端口转发端口转发是将内网的MQTT服务暴露给外网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子路由器上设置端口转发规则,将内网的MQTT服务器的端口映射到外网的一个端口,从而使得外网设备可以通过这个端口访问内网MQTT服务。VPN连接VPN连接可以为跨越不同网络的设备提供一个安全的通道。通过建立一个VPN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绕过网络隔离带来的障碍。防火墙问题的处理MQTT通信可能会受到防火墙的影响,尤其是当MQTT的默认端口(1883)被阻止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更改MQTT端口将MQTT服务的端口更改为不受防火墙影响的端口,例如使用443端口,因为这个端口通常不会被防火墙所阻止。配置防火墙规则在防火墙中添加例外规则,允许MQTT的端口和协议通过。这通常需要在防火墙的管理界面中添加相应的规则,确保MQTT的流量不被阻拦。使用TLS/SSL加密使用TLS/SSL加密可以增强通信的安全性,同时也能避免一些防火墙对未加密协议的限制。通过加密通信,即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也不会被轻易破解。结论处理MQTT通信中的跨网络和防火墙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策略。无论是通过端口转发还是VPN连接来解决跨网络通信问题,还是在防火墙中配置规则或使用加密协议,都需要确保MQTT通信的流畅和安全。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因网络隔离和防火墙导致的通信难题,确保物联网设备间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
推荐直播
-
在昇腾云上部署使用DeepSeek
2025/02/14 周五 16:30-18:00
Hao-资深昇腾云解决方案专家
昇腾云上有多种方法部署DeepSeek,讲师一步步演示,解析配置参数的含义和推荐的选择。学完一起动手搭建自己的DeepSeek环境吧!
即将直播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