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活动] 2022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编译系统设计赛(华为毕昇杯)章程
    一、竞赛总则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系统能力培养研究专家组发起、由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面向高校大学生的全国性大赛。大赛目标是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计算机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育我国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的后备人才。大赛鼓励学生设计、实现综合性的计算机系统,培养系统级的设计、分析、优化与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团队协作能力。大赛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高水平计算机人才成长搭建交流、展示、合作的开放平台。二、竞赛组织主办单位: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系统能力培养研究项目发起高校[ 系统能力培养研究项目发起高校为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拼音排序)。]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协办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 ---------------------------------------1.为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设立大赛秘书处。2.大赛下设指导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执行和监督大赛的组织、运营和奖项评审工作。3.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胜出者有资格参加决赛。三、参赛对象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报名时为准)。四、赛事流程4.1 时间安排第一阶段:报名 2022年 3月22日    赛事启动,开始线上报名2022年 5月15日    报名截止2022年 5月15日起    为参赛队发放大赛指定实验设备第二阶段:初赛 报名开始后—2022年8月10日  初赛线上作品提交2022年8月10日—8月12日   初赛作品评审,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名单报名和初赛期间会安排相应的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决赛2022 年8月20日—8月22日 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注:组委会将根据全国各地疫情管控情况决定全国总决赛的时间和形式,具体信息将通过大赛官网、系统能力培养公众号及时发布。 4.2 报名名额1.参赛学校以参赛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参赛学校以教育部招生代码为准,每个参赛队不能超过4人。 2.同一所学校的参赛队数量不限,但只能有两支成绩最好的参赛队进入全国总决赛。 3.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不能联合组队参赛。 4.每位参赛学生只能参加 1 支参赛队,不可重复报名。 5.每个参赛队最多有两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可同时指导本校多支参赛队。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参赛队选题、组织学生参加赛前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学生应用大赛指定的实验平台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实现, 同时负责在大赛过程中与学校及组委会之间的信息沟通。 4.3 报名方式 1. 登录竞赛网站https://compiler.educg.net进行在线报名。 2. 除报名表外,报名者需提供加盖学校/学院公章的报名表、指导教师工作证、所有队员学生证。将上述报名材料扫描后并打包为单个文件包。文件包命名方式为:学校+参赛队编号.zip(同一学校的参赛队编号分别为1或2或3)。3. 参赛队将文件包上传至在线报名页面,收到组委会邮件确认后,报名工作完成。4.4 参赛费用 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评审费及技术平台购买费等费用。选手及指导老师在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期间产生的交通、住宿、用餐等费用自理。大赛指定的实验设备由大赛组委会免费向参赛队发放。五、竞赛管理5.1 初赛 参赛队按照大赛技术方案要求在大赛网站提交作品设计方案。评审专家根据评测标准,通过评测系统的测试对初赛作品打分,并按照分数对各参赛队进行排序, 按初赛分数高低决定入围决赛的参赛队。5.2 决赛 1.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决赛,决赛设性能测试、系统展示、答辩环节。最终按决赛各环节的综合分数高低决定奖项归属。 2.参赛团队必须按组委会要求参加决赛,未参赛的队伍视为自动放弃决赛资格。 六、奖项设置6.1 参赛团队奖本届大赛参赛团队决赛奖项如下:特等奖,1名,团队奖金5万元(税前)及获奖证书,并获“华为毕昇杯”。一等奖,2名,团队奖金3万元(税前)及获奖证书。二等奖,6 名, 团队奖金1万元(税前)及获奖证书。 三等奖,12 名,奖品及获奖证书。优胜奖,若干,获奖证书。 6.2 个人登记证书为鼓励参赛者不断提高编译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大赛设置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大赛编译系统设计赛等级标准体系。参赛队的作品达到相应等级水平,大赛将向该参赛队所有选手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等级标准详见大赛技术方案。6.3 教师奖所有决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 6.4 特殊贡献奖对于大赛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大赛颁发“特殊贡献奖”(奖金+证书)。6.5 创新奖(外卡参赛奖)大赛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认定有创新性,可获得大赛“创新奖”(奖金+证书),本奖项可空缺。七、知识产权及学术诚信7.1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及其所在学校所有。 7.2 参赛队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如造成不良后果,相关法律责任由参赛队自行承担,本竞赛的主办、承办和协办方均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7.3 参赛队应保证学术诚信,一经发现代码抄袭或技术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代码重复率在50%以上,将即时取消参赛资格。 7.4 大赛报名者默认同意大赛的主办方公开参赛作品源代码。大赛主办方拥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进行演示和出版的权利 (不涉及技术细节)。如果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参赛作品,需与参赛队及其学校协商,经参赛队及其学校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协议。八、交流与宣传8.1 大赛致力于推动高校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及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大赛期间鼓励各种形式的参赛队间的交流活动,并对优秀作品和参赛团队进行宣传。8.2 大赛组委会欢迎业内机构或组织共同参与大赛的组织、命题、宣传、赞助等工作,不断提升大赛质量和影响力。九、联系方式9.1  大赛网站:http://compiler.educg.net9.2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9.3  大赛官方邮箱:cscc-compiler@hzbook.com9.4  联系电话:丁浩 010-88379749 (报名流程及事项咨询)李超 18600162252 (竞赛技术问题咨询)9.5  大赛技术QQ群:700621252十、其他10.1 大赛组委会指定http://www.csc-he.com、https://compiler.educg.net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微信公众号为发布大赛新闻、技术资料、培训活动等的官方平台,大赛的答疑、交流等安排均通过大赛官网和公号发布通知。10.2 关于比赛内容、评测方式等具体要求详见大赛网站的“大赛技术方案”文档。10.3 各参赛学校应按大赛通知的精神,统一组织和部署大赛参赛工作,积极参加大赛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10.4 大赛的获奖结果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审定,并在大赛网站上公示。获奖证书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印制、颁发。10.5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备注:获得本竞赛决赛三等奖以上,参加华为23届秋招可以申请免机考和专业面试(特等奖和一等奖),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原文转载自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2022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编译系统设计赛(华为毕昇杯)章程
  • [技术干货] 教学挑战任务发布:基于 “紫东 . 太初”预训练及下游任务开发
    ![image.png](https://bbs-img.huaweicloud.com/data/forums/attachment/forum/20223/23/1648001763035545635.png) 2020年9月,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布局建设首批72所“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以昇腾、鲲鹏为核心,构建多样性计算的产业和人才生态,为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作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在清华大学的建设主体,共有20+老师参与。 2021年底,基于昇思MindSpore框架研发的业界首个三模态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实现基础模型开源,大模型开放。应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徐华老师邀请,华为昇思MindSpore首席架构师应江勇博士担任企业导师,于2022年3月7日在徐华老师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课程上完成关于AI大模型应用的研讨式教学,并在课堂上正式发布基于 “紫东·太初”的教学挑战任务。挑战任务发布当天,吸引了众多同学积极组队报名参加。 ![image.png](https://bbs-img.huaweicloud.com/data/forums/attachment/forum/20223/23/1648001779755618079.png) 本次挑战任务是基于昇腾AI全栈软硬件平台技术,使用图像、语音、文本开源数据集及“紫东·太初”开源代码,完成基于万条小规模数据集的大模型预训练,以及对应下游任务的fine-tune和推理验证。共发布3个任务: 任务1 使用图像、语音、文本开源数据集,对大模型进行预训练,以支持下游任务的使用; 任务2 基于已训练好的多模态大模型,使用提供的数据集,进行图像到文本生成、跨模态检索两个下游任务的fine-tune和推理验证; 任务3 设计新的下游任务,并完成优化以达到较高准确率。 本轮挑战任务项目实施将贯穿整个春季课程,期间华为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根据计划,项目将在4月完成中期考核,6月完成结题考核,后续也将对本次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 本次合作是智能基座项目的深化,未来,昇腾AI生态将继续探索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人才生态,提高高等教育支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 [行业资讯] 达实AI+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的创新应用线上研讨会
      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二年。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进,对“十四五”期间的高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达实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结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智慧校园建设,并应用于深圳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中,打造多元化智慧校园应用场景。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升级,目前达实已为全国上千所大中小学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校园服务,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教育”的智慧校园梦。  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服务,3月19日,达实将举行“AI+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的创新应用线上研讨会”,以期为学校管理者带来前沿智慧与启迪。 
  • [技术干货] “计算机艺术之父”、现代计算机技术先驱查理斯·苏黎去世,享年99岁【转载】
     "计算机艺术之父 "、俄亥俄州立大学前七叶树(Buckeye)球队队长、教授查理斯·苏黎 (Charles Csuri)已于2月27日在佛罗里达州莱克伍德牧场的家中平静逝世,享年99岁。3月3日,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官网悼念查理斯·苏黎 。投身二战并获得铜星勋章的查理斯·苏黎Csuri 1922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期间,他为学校七叶树橄榄球球队效力了三年。1942年,苏黎带领球队拿到了第一个全国冠军,并获得了传奇教练保罗·布朗“完美擒抱”的赞誉。同年,Csuri被评为全美最佳球员,并于1943年担任球队队长。1944年,Csuri在参加NFL选秀时被芝加哥红雀队选中,邀请他成为一名职业橄榄球选手,但Csuri拒绝了,因为他选择参加二战。他于1943年至1946年为美国陆军服役,在1944年参加突出部之战时,Csuri因英雄主义而获得了铜星勋章。战争期间,Csuri接触到了数学、代数和技术。军队的经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他早期的数字艺术作品“随机战争”中,刻画了军事行动中损失和死亡的随机性。集艺术家与科学家于一身的Csuri军事生涯结束后,Csuri回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他一直担任该校艺术教育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教授。任职期间,Csuri组建了艺术与设计高级计算中心(ACCAD),并共同创建了俄亥俄州超级计算机中心和Cranston/Csuri制作公司,该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动画公司之一(公司员工制作过《史努比》、《冰川时代》等动画电影)。在1960年代后期,Csuri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拨款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成立了计算机图形研究小组 (CGRG),该小组开创了基于计算机的艺术和动画。学校设计教授兼ACCAD主任Maria Palazzi说:“Csuri教授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他的工作将俄亥俄州立大学置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发展的中心,他为学生在该领域创造了难以想象的机会和经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suri构思并创造了一种真正的协作和多学科方法来制作计算机图形,将艺术家和科学家放在了一起。他在CGRG和后来在ACCAD为学生建立的社区,已经投入了世界。”1987年,Csuri创立了CGRG的继任者——艺术与设计高级计算中心,为教学、研究和制作提供最新的计算机动画资源。俄亥俄州立大学称,ACCAD的校友继续在该行业的一些顶级公司工作,包括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沃尔特迪斯尼动画工作室和工业光魔。成就影响深远Csuri在数字艺术领域的作品被认为是数字艺术的开创性和基础,影响力也非常深远。史密森尼学会称他为计算机艺术之父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先驱。他领导了数字艺术领域代码的开发,使艺术家能够在计算机上以新的方式创作艺术。Csuri早期在计算机绘图仪绘图、计算机动画和3D图像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他作为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先驱地位。“Csuri教授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社区的支柱,是最伟大一代的真正缩影,”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Kristina M. Johnson说,“从担任球队队长和全国冠军到担任教授的开创性工作,他体现了七叶树创新和卓越的精神。我非常钦佩他。他过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充实生活,他的成就将继续成为世界各地发明家、艺术家和领导者的灵感源泉。”俄亥俄州立大学在悼词中表示,Csuri的工作成果已应用于飞行模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科学现象的可视化、磁共振成像、聋人教育、建筑以及电视和电影的特殊效果。2000 年,Csuri获得了俄亥俄州州长艺术奖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约瑟夫·沙利文特奖章,以表彰他在数字艺术和计算机动画领域的毕生成就。2011年,他获得了计算机协会ACM SIGGRAPH颁发的数字艺术终身成就奖。2014年,他获得了俄亥俄州立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杰出校友成就奖。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sdnsevenn/article/details/123399111
  • [技术干货] 今日工作分享,人员定位系统的反向代理设置
    1)提高了内部服务器的安全外部网络用户通过反向代理访向内部服务器,只能看到反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内部服务器对于外部网络来说是完全不可见。而且反向代理服务器上没有保存任何的信息资源,所有的网页程序都保存在内部服务器上,对反向代理服务器的攻击并不能使真的网页信息系统受到破坏,这样就提高了内部服务器的安全性。2)加快了对内部服务器的访问速度在内部服务器前放置两台反向代理服务器,分别连接到教育网和公网,这样公网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公网线路访问学校服务器,从而避开了公网和教育网之间拥挤的链路。同时反向代理服务器的缓存功能也加快了用户的访问速度3)节约了有限的IP资源校园网内部服务器除使用教育网地址外,也会采用公网的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公网分配的IP地址数目是有限的,如果每个服务器有分配-个公网地址,那是不可能的,通过反向代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
  • [其他] 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挑战
    对于人工智能,我们不要过分高估也不要过分低看,就像雷·克利福德所言,“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同理,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教育、包容的教育、公平的教育与终身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能够让教育知识、心理知识和社会知识等以精确的方式呈现。那些看不见的隐性学习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加以显现。在基于人工智能精确了解学生数据的前提下,未来教育将由教师和人工智能共同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支撑、精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实现多元的教育服务供给。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得到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发展,个性化教育将从理想变成现实,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师能够连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教育将更开放,泛在学习会逐渐成为基本形态。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知识不仅来源于学校老师,也来源于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教师。人们通过无处不在的终端连接智能化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 一个教师常需面对几十个学生,没有技术的支撑,想要精确了解学生的特征是很困难的,**没有人工智能的支持,要想实施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也不可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全面采集、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基础上,人机协同既可以实现群体班级的规模化支持,也可以实现适应每个个体发展的个性化教学。 未来教育需要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教师知识性讲授功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培育学生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工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协作协同、知识迁移和运用,从而发展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教师的陪伴、组织、督促、检查,对学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今后的学习形态一定是学生线上学习,实践领域问题解决导向的项目学习,教师线下的督促、管理、陪伴三位一体的形态,而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形态。 然而,人工智能仍无法取代人类。人与机器之间有几大差异:一,人发现问题,机器解决问题。所以教育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外,应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机器不具备社会属性。计算机与人交流大都是提前准备虚拟答案,没有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三,机器不具备心理属性。不会开心,也不会郁闷。所以同机器相比,教师更应看重自身作为人的独特价值,提高学生的社会价值、心理价值和利用全球化资源的能力,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未来,而不是进入未来的社会责任。 未来的教育,要从面向知识体系的传授,转向面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知识的情境化/社会化运用能力是人类教师所应关注的核心和重点。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责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人生导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实现人生价值。今后教师的工作形态一定不以教书为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价值,不是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而是教师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国家认同、跨文化交往、审美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和知识的灌输者,不再是传授技艺的教练,也不是只为生存或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教书匠,而是学生的人生精神导师,是培养学生智慧、帮助学生成才、启迪学生心智的智者。
  • [其他] 面向教师和面向学生的人工智能
    **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 • 教学辅助型: 例如拍照进行作业批改,机器代替人工阅卷等,根据中国信通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监测平台数据显示,到2018年4月前,应用市场中共有95个提供作业自动批改服务的应用程序,大部分致力于小学口算与简便计算,其中“爱作业”应用程序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0万,日均处理作业50万份。 早在2015年间,安徽合肥等地已经开始试用科大讯飞研发的人工智能阅卷技术。通过人机改卷的对比试验,智能阅卷技术与人工阅卷在正确率、平均分差等方面相差无几甚至有超越之势,利用机器阅卷和批改作业更加有助于将教师从繁琐的机械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能更加促进教育公平,保证阅卷的客观性。 • 教学反馈型 此类人工智能即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情况,进而方便教师得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的AI+教育目前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和情感进行识别与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描绘学生状态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图谱,从而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参考之一,也可以帮助教师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同时也可以指导课程设计。此类服务代表的机构有Affectiva、Acrobatiq等。 **面向学生的人工智能** • 学习辅助型: 如现在市场流行的“作业帮”等拍照搜题的手机应用,现今手写拍照的准确率也在70%以上,对于自觉性好的学生来说这类应用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学习辅助型的人工智能可以提升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效率,尤其对于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偏远地区意义非凡,能够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无疑也是一种解放。 但值得反思的一点是,此类人工智能会不会使得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会不会使学生养成依赖性进而弱化自身自主探索钻研的能力。这点还需我们不断观察和研究。 ​ • 自适应学习型: 自适应学习型人工智能系统在一些教育机构应用较多,此类系统主要通过将知识点进行纳米级细分,然后通过测—学—练—测的方式让学生查漏补缺。 第一步,先行测试,该环节系统会在题库中每个知识点抽取一至两道题,对学生进行测试。 第二步,系统会推送在测试中学生未掌握知识点的视频,视频是由名师录制的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 第三步,在看完学习视频后推送有关的习题,供学生练习,如果做错了答案就会弹出,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在看不懂答案的情况下求助真人教师。 最后,进入测试环节,系统仍会推送刚才学习过的知识点所对应的习题以对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其实从技术上说,也就是这2类。一类是批改作业的。一类是学习-反馈的。
  • [行业资讯]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教育部日前宣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3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平台的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该平台由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而来,新增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6个版块。
  • [优秀实践] Remill指令语义开发项目感受
    首先很高兴可以有机会参加华为的REMILL指令语义开发项目。通过本次项目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实践项目的开展需要学会自主的学习,这是工程项目与课堂学习最大的不同与收获。平时的课堂学习,老师都会给我们强调什么是学习的重点,同时又通过课下作业进行强化,把握知识相对较容易;但是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开发经历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就要能够分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并通过网络资源及相关书籍进行学习,与自己的实验条件等信息进行比较,经不断的修改调试去解决问题。此次项目主要是基于remill开源项目,完成不同指令族指令的语义函数的扩展,对于一些平台相关的指令,提供了对应的intrinsic函数方式进行语义实现。在此之前小组大部分成员对intrinsic和LLVMIR等知识了解较少,所以在项目初期我们查阅了大量有关期刊文献,大致了解了remill库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老师、师兄和华为专家的咨询,基本了解了基于remill开展语义指令扩展的工作流程。但项目中涉及大量intrinsic函数,网上对这块的介绍比较少,需要花费很大经历去熟悉相关函数。后来在老师和师兄的指导下,项目组对intel体系和intrinsic指令做了系统学习。在掌握上述资料后,项目组对项目进行了初步需求分析,初步确定了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开发流程,初定制定了开发计划,并且根据各成员的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了工作划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对项目有了整体把我以及对相关技术有了整体了解后,于是开始一步步搭建环境、编码开发和集成测试。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如在性能测试中,发现性能测试数据未达要求指标,除了自己反复校验代码逻辑,调整实现形式,多角度优化编码效率外,还与小组成员一起一次次磨合中找出解决方案,分阶段对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改进,及时调整偏差,尽力保证项目质量。经历了项目实战,收获颇丰。既开拓了视野,也培养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同时也更清楚的认识到不断充实自身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不仅要深专专业知识,还需广泛涉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本着对工作严谨的态度,力求做到最好。最后感谢华为提供了鲲鹏众智平台提供了项目实践平台,在为鲲鹏生态系统做出微薄之力的同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同济大学--认知与智能计算研发团队--张浩东指导教师:田春岐老师
  • [行业资讯] 喜讯!青岛黄海学院新增5个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青岛黄海学院申报的物联网工程、智能交互设计、音乐教育、会计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5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自2022年起可以招生。至此,青岛黄海学院共开设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此次新增获批的5个专业,聚焦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积极布局新文科、新工科急需专业,促进学校多学科协同发展,丰富专业办学内涵,更好地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获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持续改进和提升专业内涵,加强新专业建设督查,确保新设专业建设质量。进一步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文化建设,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会计学专业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培养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会计、审计、税务、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依托“大智移云物”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业财税”理念,具备会计核算与管理、智能会计处理分析与控制等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部门中从事智能会计、审计监督及管理会计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智能交互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交互设计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设计思维能力,能在互联网产品和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用户研究、数据分析预测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物联网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物联网专业技术,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及物联网系统的运营维护能力,能从事物联网项目研发、设计、维护和实施等工作,系统掌握物联网知识体系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与音乐教育相关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够适应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类基础音乐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潜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本专面向航空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艺术学、管理学以及航空服务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航空业法律法规,熟悉国内外航空服务业知识,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在航空业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国际型、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
  • [行业资讯] 二次产业浪潮下物联网如何破壁
    “经历了物联网 应用遍地开花的第一个产业高潮之后,物联网产业正迎来第二个发展高潮。”在近日举办的聚焦物联网领域的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期间,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讲席教授宁焕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也表示,作为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和基础,物联网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聚焦的热点技术,并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对于技术环节中多重“爆炸性”挑战如何破壁?如何通过人才培养驱动产业发展?《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二次产业浪潮来袭我国在2009年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后,次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基金,我国物联网产业和应用随即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看成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特点是物联网应用遍地开花。”宁焕生说。然而,他表示,由于这一阶段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和人才较为缺乏,投资环境和应用需求尚不充分,很多企业的业务定位和经营模式不够清晰,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不足,市场定位不够精准,一批物联网企业并未发展起来,几年后物联网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宁焕生表示,当前物联网产业正迎来第二个发展高潮,主要原因就在于物联网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市场、用户、需求、服务都相对丰富和明晰。“这一波的高质量发展会有很多机会。”他说。例如,在技术方面,物联网传感器 和感知技术更趋完善、网络传输能力更快更强、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更加丰富和明确。对此,周立伟也表示,现阶段“大智云移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实施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加速融合,驱动物联网场景不断创新,开启了万物智联的新时代。风口与挑战并存随着物联网二次浪潮“风口”的开启,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应用正在蓬勃发展。典型的物联网包含三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以感知技术为例,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正在代替传统的感知模式,成为物联网领域的“新宠”。“移动群智感知,将移动感知和众包思想相结合,即利用人、车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感知,并将大量‘草根’用户的移动设备作为基本感知单元,实现感知任务的分发与感知数据的收集,完成大规模复杂的感知任务。”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赵东对《中国科学报》说。相对于传统固定部署的感知网络,它有成本低、易维护、可扩展性高的优点,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大有可为。目前,移动群智感知的兴起正在带来许多新业态,如“微差事”。一些通用移动群智感知平台可吸纳数十万普通草根用户完成群智感知任务。如微软曾发布的实景拍摄任务,将用户拍摄的数据整合到地图上。“用户甚至可在逛街等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做一些感知任务,顺便赚点钱。”赵东说。在当前构建新型能源系统,特别是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物联网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目前,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均位于世界第一,但占整体用电量目前仅为10%。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和风电的比例最终或将达到50%~70%。”清华大学机电系副教授、聚焦能源互联网研究的张宁对《中国科学报》说。他表示,风电、光伏,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等能源的加入,使能源系统由原来的统购统销的方式变得发散。同时,风电和光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需通过电力电子并网,会引起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物联网将有助协调成千上万可发电的主体、消纳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人类历来生活在复杂多样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之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第四个基本生存空间。”宁焕生说。为此,在典型物联网技术路线——“泛在连接”(感知/网络/应用)的基础之上,宁焕生提出了另一种技术路线——“空间融合”,即物联网作为桥梁推进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融合。他表示,尽管物联网给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便利,但这两种技术路线均面临“爆炸性”的挑战。例如,“泛在连接”的挑战有数据爆炸与有限感知的矛盾(感知层的技术瓶颈)、连接爆炸与高效通信的矛盾(网络层的技术瓶颈)、应用爆炸与精准适配的矛盾(应用层的技术瓶颈)。“空间融合”的挑战有身份爆炸(物的身份识别瓶颈)与关系爆炸(物与物的连接瓶颈)。从“泛在连接”+“空间融合”角度来说则存在服务爆炸。教育“破壁”助推创新发展“如果说新技术应用是物联网的产业推动者,学术和科研就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原创动力。”周立伟倡议,进一步促进相关学术思想的生长,为这场物联网战略盛会注入新生力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宁焕生表示,国内许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已设置物联网专业,大多课程按照“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技术体系设置。根据教育部在物联网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方面的两套指导意见,根据挂靠的学科不同,一些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偏前端,一些则偏后端。多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近年来物联网教育为产业发展输送了许多人才,功不可没。但针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教育也应进一步“破壁”,以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推进基础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对此,一些高校已经作出部署。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夏元清介绍,北理工自2018年起开始实施书院制培养管理模式,设置睿信书院(信息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9大书院,新生进校第一年不分专业,培养综合发展能力。同时,还设置了交叉课程。例如,北京书院专门负责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和“高端人才贯通培养实验”。对于实现从基础教育到产业对接,张宁认为,在注重打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实践教育。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国际班为例,一方面,其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必修课程不仅要学习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领域的课程,还要学习传热学、工程物理等方面的跨学科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参观实际工程项目、参与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等实践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前沿发展。“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我们的市场足够大,信息化发展速度足够快,走得相对靠前。但高端传感器方面仍相对欠缺。”宁焕生说。他建议进一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物联网“泛在连接”和“空间融合”两个技术路线实现跨越发展。冯丽妃来源: 《中国科学报》转载自https://www.wli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381
  • [行业资讯] 增强现实改变家庭学习
    译:iothome增强现实正成为一种改变课堂的工具。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学校已经关闭,学生被送回家中隔离,并且教室已经搬到了家里,尽管是暂时的。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种技术来改变在家学习并支持家庭教育——无论是教师在经营数字教室,还是家长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尽管增强现实(AR)仍在发展中,但确实有机会让数亿坐在家里的孩子参与其中,并通过沉浸式技术(如AR)来改善记忆力,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相关、更有用。增强现实将真实世界的图像(如森林、动物、道路、桥梁、建筑、绘画)与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以创建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在森林中散步时,学生可以听到风、鸟或动物奔跑的声音;在观察伦敦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时,学生可以聆听交通情况,看到道路上的维修孔,然后再看看位于其下方的地下污水系统。学生们可以在家中完成所有这些操作。他们正在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进行实践学习,并且正在改变他们对所需学习的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同时还将其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这是真正的实时学习。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间,这与坐在努力教书的家长面前想比,更具吸引力。增强现实(AR)学习的主要好处…AR使各种知识和信息能够以创造性和集成的方式共享,例如有趣的动画和引人入胜的视频。通过更大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它在学生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创造了一种身体接触,在社交隔离时期,结束了许多学生现在所感到的孤立感。互动和参与与情感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更好地记住他们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现实为学生提供了在多个领域加深知识的机会,包括:▲阅读▲处理数字▲空间概念▲比赛▲内容创作▲现实生活环境和场景增强现实学习可以分为4个关键领域:1、基于发现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出版商和父母将增强现实体验附加到物体上,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物体。这已经在许多博物馆或天文学等基于发现的学科模型中使用。2、2D/3D建模AR可用于两个基于网络的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创建对象或概念的3D实物大小模型,或参与其中。例如,可以在增强现实中以太阳系为例来解释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在学生的大脑中达到一个全新的概念保留水平。3、增强现实书籍AR书籍会从页面上弹出故事或概念的数字和3D体验,让学生们感到很有趣。4、增强现实游戏学习的游戏化,以及与现实世界高度互动的测验和寻宝等机制,使学习变得有趣,并使学习与学习者更加相关。增强现实的未来角色如今,随着父母努力在家里教育孩子,以及教师寻求其他在线资源来帮助远程学习,像这样的辅助教学工具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来自物联之家)再加上增强现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并提供学生不太可能忘记的学习体验,这就形成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主张。通过将学生的参与度与最佳的学习成果预测联系起来,AR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技术干货] 【历史上的今天】2 月 16 日:世界上第一个 BBS 诞生;中国计算机教育开端;IBM 机器人赢得智能竞赛[转载]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yeweiyang/article/details/122959000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今天是 2022 年 2 月 16 日,在 1914 年的今天,世界第一条空中航线——美国洛杉矶到旧金山航线开通。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岸加州南部的城市,是美国的第二大城,仅次于纽约;它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是美国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拥有美国最大的海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位居全球第一,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金融中心。回顾计算机历史上的 2 月 16 日,这一天都发生过哪些影响深远的事件呢?1978 年 2 月 16 日:世界上第一个 BBS 系统 CBBS 诞生CBBS(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意为“计算机公告板系统”,是由 Ward Christensen 和 Randy Suess 在 1978 年 2 月 16 日 创建的计算机程序,创立之初是为了让两位创始人和其他计算机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换信息。1978 年 1 月,芝加哥遭受了大暴风雪袭击,为整个美国中西部带来了创纪录的降雪量。芝加哥地区计算机爱好者交流中心 CACHE 的成员 Ward Christensen 和 Randy Suess 也受到了这场风暴的影响,于是他们准备将受困的时间用来搭建一个新的计算机信息传递系统。Christensen 创建了一种文件传输协议,用于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发送二进制计算机文件,简称 MODEM。这个协议简称为 MODEM,后来又对该程序的改进并更名为XMODEM。该项目的成功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Christensen 继续开发软件本身,而 Suess 则拼凑了一台 S-100 计算机来运行程序。最终在 1978 年 2 月 16 日,两人宣布正式成立 CBBS。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由于当时的互联网规模很小且没有对大部分用户开放,因此用户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直接拨打 CBBS;而由于 CBBS 的硬件所限,其软件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支持一个调制解调器,因此用户必须轮流访问系统。尽管存在这些限制,但该系统被认为非常有用,并且运行了多年,并启发了许多其他公告板系统的创建。尽管处处受限,CBBS 仍被认为非常有用,并且运行了很多年,启发了许多其他 BBS 的创建。CBBS 具有许多前瞻性思想,现在已被认为是创建网络论坛的规范。后来,Christensen 和 Suess 两人分道扬镳、各奔东西;CBBS 的名称被继续保留,并在一定程度上幸存了下来,放在了 Randy Suess 创立的 chinet.com 论坛上存活至今。而 Christensen 则自己弄了个名为“Ward’s Board”的 BBS,于 1990 年代初关闭。2003 年 2 月 16 日,芝加哥市长 Richard M. Daley 宣布这一天为“BBS”​​日,以纪念 25 年前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 BBS 日;此后不久,芝加哥论坛报上出现了一篇带有 Ward 和 CBBS 硬件照片的文章。BBS 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开始是 CBBS 所代表的拨号 BBS;随后基于电话线路发展出了 Telnet BBS;最后才到我们熟悉的网页论坛 BBS。2000 年到 2010 年前后是中国 BBS 社区最火爆的时代,目前大部分的论坛都已经关闭或者转型,许多 BBS 时代的表情和流行用语留存下来,人们迎来了短、平、快的移动信息时代;你还记得自己用过哪些已经没落的 BBS 或论坛吗?欢迎参与本期投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1984 年 2 月 16 日:上海举办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1984 年 2 月 16 日,在上海的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上,数名少年宫出来的青年才俊们在展示自己学成的最新计算机技术;原计划在展台前停留 1 分钟的总设计师停驻在了展台 6 分钟,全程观看了由少年宫学生李劲制作的电脑动画程序,并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从此成为中国计算机教育普及的开端。李劲是中国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孩子。1982 年正值中国互联网之初,所有人都想了解儿童对计算机教育的适应程度;李劲参加了少年宫的培训,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学习竞赛,并获得了上海市徐汇区小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从此,各种各样的奖状接踵而至。此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共同参与下,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这次比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李劲也在比赛中获第一名。而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劲博士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9 位创始成员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多项微软产品中,并在如今主持微软云计算和存储的研究。伟人的一句话,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这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在那个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的年代,铺垫了一条漫长无垠的科技发展之路。最近几年,国内外涌现了大量计算机编程比赛和机器人设计大赛,使许多少年天才映入了大众的眼帘;你最早是在几岁接触计算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学习经历。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2011 年 2 月 16 日:IBM 人工智能“沃森”赢得美国知名电视智力竞赛节目2011 年 2 月 16 日,IBM 的“人工智能”沃森赢得了美国知名电视智力竞赛节目。沃森(Watson)是集成了多种技术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由 IBM 首席研究员戴维·费鲁奇所领导的 DeepQA 小组开发,并以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名字命名。这次沃森参赛是美国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有史以来第一次人机对决,最终沃森打败了两位人类常胜将军,赢得了 100 万美元奖金。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在“沃森”摘下桂冠的两年后,2013 年 2 月,IBM 宣布,沃森软件系统的第一个商业应用程序将与 WellPoint(现已经改名为 Anthem)一起用于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肺癌治疗中的使用管理决策。2013 年,IBM 沃森的业务主管 Manoj Saxena 表示,该领域 90% 使用沃森的护士现在都遵循这台机器人的指导。近年来,沃森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其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利用新的部署模型(IBM Cloud 上的 Watson)和改进的机器学习功能以及可供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的优化硬件。它不再是纯粹由问答对设计的问答(QA)计算系统,而是可以“看到”、“听到”、“阅读”、“谈话”、“品尝”、“解释”、“学习”和“推荐”的强大机器人。IBM 为沃森发展出了医疗保健、烹饪、建筑规划、助教、天气预报、时尚、税务计算和广告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根据 IBM 官方的说法,沃森的终极目标是“让计算机开始在一系列应用程序和流程中以自然的人类术语进行交互,理解人类提出的问题并提供人类可以理解和证明的答案。”
  • [技术干货] 学会在Vue项目中插入高德地图JS API与地图的相关设置,看这一篇就够了~(保姆级精简教学)[转载]
    转载自: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3072519/article/details/122556672高德地图API官网:高德开放平台 | 高德地图API。由于博主是基于前端 Vue 框架进行开发的,所以针对地图 JavaScript API 结合 Vue 展开介绍。一、案例效果二、开发准备        需要注意想要使用 JS API 必须注册账号并获取 key 值。1. 注册高德开放平台账号        正常输入个人信息注册即可。2. 创建应用添加 key 值        注册成功之后,进入控制台,然后点击创建新应用;        填写名称应用名称和类型之后就可以看到已创建的应用了;        接下来点击“添加”为应用添加 key 值;        注意此处我们应选择 Web 端(JS API);        点击提交后,key 值获取成功。三、项目中使用地图组件1. npm 获取高德地图 API        首先在 Vue 项目中通过命令 npm i @amap/amap-jsapi-loader --save 获取高德地图 API; 下载成功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的项目中使用地图 API 了。2. 页面中使用地图 API(案例)(1)新建 .vue 页面文件并设置容器<template>  <!--地图容器-->  <div id="container"></div></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gaode"  }</script> <style scoped>  #container {    width: 80%;    height: 400px;    margin: 100px auto;    border: 2px solid red;  }</style>(2)在页面中引入 amap-jsapi-loader 并初始化 map 对象        样式设置完后在页面中引入 amap-jsapi-loader 并初始化 map 对象;此处需注意 Vue2 和 Vue3 中引入与初始化方式都是不同的,注意自己的 Vue 版本。查看 Vue 版本在控制台中输入 npm list vue 命令即可;如下,博主用的是 vue2。vue2 方式(下文均以此方式为例):<script>  import AMapLoader from '@amap/amap-jsapi-loader'; //引入   export default {    name: "gaode",    data() {      return {        map: null //初始化 map 对象      }    }  }</script>vue3 方式:<script>  import {shallowRef} from '@vue/reactivity' //引入   export default {    name: "gaode",    setup() {      const map = shallowRef(null);      return {        map,      }    },  }</script>(3)定义地图初始化函数 initMap 并调用methods: {      initMap() {        AMapLoader.load({          key: "ed2ea36f8564541569c370254845d93d", //此处填入我们注册账号后获取的Key          version: "2.0", //指定要加载的 JSAPI 的版本,缺省时默认为 1.4.15          plugins: [''], //需要使用的的插件列表,如比例尺'AMap.Scale'等        }).then((AMap) => {          this.map = new AMap.Map("container", { //设置地图容器id            viewMode: "3D", //是否为3D地图模式            zoom: 5, //初始化地图级别            center: [105.602725, 37.076636], //初始化地图中心点位置          });        }).catch(e => {          console.log(e);        })      },    },    mounted() {      //挂载阶段调用,DOM初始化完成进行地图初始化      this.initMap();    }3. 完整代码+详细注释<template>  <div>    <div id="container"></div>  </div></template> <script>  import AMapLoader from '@amap/amap-jsapi-loader';   export default {    name: "gaode",    data() {      return {        map: null //初始化 map 对象      }    },    methods: {      initMap() {        AMapLoader.load({          key: "ed2ea36f8564541569c370254845d93d", //此处填入我们注册账号后获取的Key          version: "2.0", //指定要加载的 JSAPI 的版本,缺省时默认为 1.4.15          plugins: [''], //需要使用的的插件列表,如比例尺'AMap.Scale'等        }).then((AMap) => {          this.map = new AMap.Map("container", { //设置地图容器id            viewMode: "3D", //是否为3D地图模式            zoom: 5, //初始化地图级别            center: [105.602725, 37.076636], //初始化地图中心点位置          });        }).catch(e => {          console.log(e);        })      },    },    mounted() {      //DOM初始化完成进行地图初始化      this.initMap();    }  }</script> <style>  #container {    width: 80%;    height: 400px;    margin: 100px auto;    border: 1px solid red;  }</style>四、在地图中添加覆盖物、图层、插件、事件等属性        经过前三步的配置,一个最基础的高德地图就成型了,但实际应用中仅仅这样肯定是不行的,项目中需求会有很多。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它的样式,或者是在地图上添加一些其他属性如图层、点标记、点击事件时,只需在以上代码 this.map = new AMap.Map("container", { } 的同级位置添加相关代码即可。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1. 添加图层        默认情况下,地图只显示标准底图,如需要叠加别的图层,可以通过map.add方法添加图层。我们试着添加一个卫星图层 TileLayer.Satellite,如下:效果如下,原始地图变为卫星地图:2. 在地图中使用插件(地图控件)        JS API 提供了众多的插件功能,这些功能不会主动随着 JSAPI 主体资源下发,需要引入之后才能使用这些插件的功能。在使用插件之前我们需要先将各个插件引入到 plugin 数组中,随后使用 addControl 添加至地图中。        如下代码添加了图层切换、比例尺和鹰眼三个插件:效果如下:3. 其他设置        方法就是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同小异。掌握方法后再设置花里胡哨也就不在话下了,更多属性与插件请参见 JS API 官网:概述-地图 JS API v2.0 | 高德地图API高德开放平台官网https://lbs.amap.com/api/jsapi-v2/summary
  • [行业资讯] 增强现实改变家庭学习
    增强现实正成为一种改变课堂的工具。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学校已经关闭,学生被送回家中隔离,并且教室已经搬到了家里,尽管是暂时的。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种技术来改变在家学习并支持家庭教育——无论是教师在经营数字教室,还是家长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尽管增强现实(AR)仍在发展中,但确实有机会让数亿坐在家里的孩子参与其中,并通过沉浸式技术(如AR)来改善记忆力,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相关、更有用。增强现实将真实世界的图像(如森林、动物、道路、桥梁、建筑、绘画)与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以创建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在森林中散步时,学生可以听到风、鸟或动物奔跑的声音;在观察伦敦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时,学生可以聆听交通情况,看到道路上的维修孔,然后再看看位于其下方的地下污水系统。学生们可以在家中完成所有这些操作。他们正在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进行实践学习,并且正在改变他们对所需学习的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同时还将其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这是真正的实时学习。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间,这与坐在努力教书的家长面前想比,更具吸引力。增强现实(AR)学习的主要好处…AR使各种知识和信息能够以创造性和集成的方式共享,例如有趣的动画和引人入胜的视频。通过更大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它在学生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创造了一种身体接触,在社交隔离时期,结束了许多学生现在所感到的孤立感。互动和参与与情感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更好地记住他们所学知识的能力。